![]()
内容推荐 坠机事件过去两年以后,布莱恩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决定再次返回荒野,然而荒野再一次“教训”了他。 暴风雨掀翻帐篷,他滚落到自己制作的箭头上,血流如注;白尾鹿突然出现,蹬翻了他的独木舟;一头巨熊向他扑来,一会儿扑到左边,一会儿扑到右边,布莱恩已经听到了它粗重的呼吸声…… 不管多苦多难,布莱恩相信自己就是属于荒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头驼鹿,它不怕人,当布莱恩用弓箭瞄准它的时候,驼鹿潇洒悠然地看向北方。老猎人比利告诉布莱恩,这头驼鹿是荒野精灵,它在告诉你生命的秘诀。 布莱恩决定按照鹿精灵的指引和内心的召唤,一直向北,走向密林深处。在那里,他探索到了什么生命的奥秘? 作者简介 盖瑞·伯森Gary Paulsen(1939-2021),出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先后当过卡车司机、捕猎人、弓箭手、导演、演员、歌手、水手、工程师、农夫、教师,他职业的多样化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后来作者移居森林,潜心写作,作品取材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成为一名讲故事的高手。 《手斧男孩》出版后,就很快畅销200万册。作者几乎每天收到两百封读者来信,询问布莱恩后来怎么样了。由于《手斧男孩》内容精彩逼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误以为是真实事件,欲对布莱恩进行采访报道。 作者也开始续写下面的几部,并越写越精彩。1987年《手斧男孩》荣获美国知名大奖纽伯瑞奖(世界两大儿童文学大奖之一,另一项是“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被评为美国100年来非常优秀的50部青少年图书之一。 目录 1 独木舟上 2 城市里的噪声 3 不一样的男孩 4 接受心理咨询 5 讲述丛林故事 6 收到一张弓 7 和妈妈谈心 8 坐上丛林飞机 9 两个垂钓者 10 行囊里有什么 11 一头白尾鹿 12 计划赶不上变化 13 偷东西的熊 14 受伤了 15 暴风雨后 16 和孤狼合唱 17 老猎人比利 18 和熊搏斗 19 迈向远方 后记 智力大比拼 野外生存秘籍 序言 一个现代少年的绝境自 救 彭懿 假如有一天,你突然被 抛弃到一片你出不去、别 人进不来的大森林里,你 靠吃野果或野兽充饥,一 个人能挣扎着活过五十四 天吗? 布莱恩能。 他本来是要坐飞机一路 向北,去找爸爸,和他一 起度过夏天的几个月,后 来飞行员突发心脏病去世 ,飞机坠落,跌进了加拿 大北部的丛林里,具体位 置他不知道,他也不知道 在那之前飞了多久,朝哪 个方向飞的…… 慢慢来,他暗想,慢慢 回忆,不要急。 几个小时以前,十几岁 的布莱恩还身在纽约,刚 和妈妈在机场告别——妈妈 和爸爸离婚了,他坐一架 单引擎的小飞机去加拿大 的油田看爸爸。可是飞行 员猝死,他操纵小飞机, 好不容易栽进了原始森林 的一个湖里。就这样,一 个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 的城里孩子,突然就被丢 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里。 他饥寒交迫地站了起来 。“满眼都是杂草和灌木丛 。除了数不清的鸟,还有 那只河狸,还能抓什么, 还能烤什么?就算能抓住 一只活物,他也没有火柴 ,没火柴怎么生火……”他 哭过,绝望过,害怕过, 在梦里喊过妈妈,但没用 ,没人能伸出援手,他只 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救。“ 我只能靠我自己,我必须 自己行动。” 还好,上飞机前妈妈送 了他一把手斧,他一直把 它挂在腰带上。想不到这 把手斧救了他的命,他用 它“凿”火,用它砍树,用它 搭房子,用它制造武器。 他还和黑熊抢吃覆盆子, 吞过难吃的乌龟蛋,遭遇 过大灰狼,差一点儿被驼 鹿撞死……一天又一天过去 了,最后,他发现自己重 生了。“他感觉到心中燃起 了新的希望——不是希望被 救走,他早就不想这个了 。他的希望源于知识,他 心怀希望,因为他善于学 习,学会了生存,学会了 照顾自己。‘不屈不挠,心 存希望。’他一个晚上都在 想这个。对,我要不屈不 挠,心存希望。” 当然,和所有的冒险小 说一样,布莱恩后来也获 救了,只是获救的那一幕 非常戏剧化,让你不知道 应该是笑好还是哭好。那 天,也就是他遇险后的第 五十四天,他把救生包从 飞机里掏了出来,里面食 物数量之多,让他“觉得自 己真的可以吃到地老天荒 了”。他熬了一锅牛肉饭和 蜜桃蛋奶,可是还没来得 及享用这美味大餐,一架 小飞机就来救他了——布莱 恩已经站起来了,可依然 说不出话,手里依然端着 橙汁。他的舌头好像打了 结,粘在了嘴巴里,喉咙 好像也不听使唤了。他看 了看飞行员,看了看飞机 ,又看了看自己——脏兮兮 ,乱糟糟,皮肤黝黑粗糙 ,整个人干瘦。他清了清 嗓子。“我叫布莱恩·罗伯逊 。”他说。接着,他突然看 到牛肉饭已经煮好了,蜜 桃蛋奶也差不多能吃了, 于是用手指了指,对飞行 员说:“要不要先吃点?” 这套书的第一部《手斧 》,发表于1987年,获得 了198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 奖银奖。因为故事写得太 逼真了,以至于美国《国 家地理杂志》还以为真有 其人其事,想对布莱恩做 一个采访报道。写这本书 的作家叫盖瑞·伯森,他本 人就住在森林里,他说:“ 我一直认为,发生在布莱 恩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应该 以现实为基础……我决定只 写那些曾经发生在我身上 的,或者经过我证实的、 确实适合布莱恩的故事。” 今天生活在大都市里的男 孩子们,真应该好好读一 读这本书。手斧男孩布莱 恩在书里教会了我们一条 最重要的生存法则,那就 是:怨天尤人毫无用处。 还有就是要记住:哪怕 没有手斧,你也还有勇气 。 导语 如果你是一个13岁的男孩,只有一把手斧,在野兽出没的丛林里,你能否独自生存54天?同行的心理学家陷入昏迷,近200公里的水路,60多个小时的木筏漂流,你能否安全抵达终点?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大雪封山,巨熊来袭,你能否活下去?…… 布莱恩做到了! 他害怕过,痛哭过,懊恼过,发泄过,但从来没有放弃,他坚信:虽然只能靠自己,但就算没有手斧,也还有勇气。他用手斧赶跑豪猪,凿壁生火,自己做了木筏和弓箭,生吃龟蛋,捕获驼鹿……在泪水、鲜血、绝望和孤独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最恐惧、最孤独、最绝望的时候,就是心灵成长的时候。 作品以高密度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细腻的心理刻画,描述了充满诗意的自然之美和残酷的自然法则,引领读者体悟生命的坚韧和神奇。 本书为系列之一,这次又会带给布莱恩怎样的奇遇呢?让我们也跟随布莱恩追寻他生命力精灵的脚步,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灵吧。 后记 在创作“手斧男孩”首部 时,我才真正了解丛林, 了解丛林中发生的一切, 揭开了丛林的神秘面纱。 那时我就意识到,我要着 手写这部书。也可以这样 说,在创作《手斧》《冒 险河》以及《冰雪弓箭》 之前,我内心深处就有一 种强烈的渴望,促使我非 完成这部书不可。 如果你曾身处无边无际 的丛林,领略过广袤的荒 野风光,就知道生活会发 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正如那些 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患上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样,长 期生活在荒野中的人,一 旦返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 ,也会产生某种应激反应 。只要亲身感受过荒野苍 凉孤寂的美,就很难再回 归到所谓的“正常状态”。 十一岁左右,我就开始 在明尼苏达州的北方丛林 中狩猎和捕鱼。小时候家 境贫寒,生活艰苦,我很 少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 都与丛林为伴。当然,这 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成绩 。每次踏进丛林,我都会 带上一张用柠檬木制成的 旧弓和五六支自制的箭, 不然就是带上一把磨损的 雷明顿点22口径来复枪。 但这把枪发射到一半就熄 火,子弹也经常卡壳(我 不得不用随身携带的小折 叠刀的刀尖把打过的弹壳 撬出来)。 事实上,在“手斧男孩” 五部曲中,布莱恩经历的 所有事,我都或多或少地 经历过。我曾经两次乘坐 轻型飞机在空中迫降。不 过,远没有布莱恩在《手 斧》中经历的坠机事件那 样严重(坠机事件完全是 基亍真实事故改编而成) 。与丛林为伴的时光里, 我曾用一张直弓猎过数不 清的大小动物,也被驼鹿 攻击过好几次,还像本书 中的布莱恩一样,也被熊 耍得团团转(说实话,被 当作猎物戏弄的感觉真是 太羞耻了),也有一头母 鹿曾为了躲避蚊虫的叮咬 ,跳到了我的独木舟上。 布莱恩吃过的东西我也吃 过,我也像他那样生火煮 饭;我和布莱恩一样,在 独木舟下面忙来忙去,躲 在那儿睡觉,还在棚屋和 地面上的洞穴里生活过一 段时间;我也找到了属于 我的精灵,坚信它能给我 指引方向——就像比利的精 灵一样,我的精灵也是一 只乌鸦。有将近十二年的 时间,我一直在丛林里生 活。大部分时光里,我用 弓箭捕猎,或在园子里种 植作物,以此来获取食物 。有时,我还会在丛林里 采摘一些树莓和坚果来填 饱肚子,除此之外,我不 吃从其他途径获取的食物 。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 供养住在丛林附近的家人 ,也许布莱恩将来也会像 我一样。我们家钱财拮据 ,只花钱在买盐、调味品 和衣服上,其他的一切—— 食物、住所和热源都来自 丛林或者自家的园子。可 以说,那时候我吃到的食 物,比如今从商店里购买 的蔬菜肉类要新鲜健康多 了(尽管我现在是个素食 主义者)。在丛林生活的 那段时光,我的生活方式 最健康。 我曾两次驾驶这艘旧帆 船前往墨西哥(可不要小 瞧船,它们是有生命、有 灵魂、有情感的)。我把 它命名为“幸福号”。我们一 起漂流,抵达科尔特斯海 。去年春天,我驾驶“幸福 号”从墨西哥出发,一路抵 达美国西海岸,又经由内 线航道,到达阿拉斯加。 再掉头来到圣地亚哥,休 息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前 往夏威夷,接着去马绍尔 群岛,再到澳大利亚。 但事与愿违,正如布莱 恩在重返丛林路途中得出 的结论:谋事在人,成事 在天。“厄尔尼诺”现象阻断 了我的计划行程,暴风雨 席卷了圣地亚哥和夏威夷 之间的海域,海面上刮起 了猛烈的西南风,在这种 糟糕的天气下,“幸福号”简 直寸步难行。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笔 记本电脑前敲打键盘,记 录下这些内容。一群海鴎 还在叽叽喳喳地为公共码 头上方搁置的垃圾箱里的 垃圾抢个不停。外面下起 了绵绵细雨,雨水打在我 头顶的船舱天窗上,发出 噼里啪啦的声音。收音机 里播放着莫扎特的曲子, 我听着音乐,静静等待着 再次出发。 不会等上太久了。只要 等到风向转变,就可以继 续前行了。正如勇敢的布 莱恩一样,我一直在路上 ,从未停歇。 盖瑞·伯森 本稿写于“幸福号”帆船 上, 圣地亚哥海湾,1998年 2月 书评(媒体评论) 作家用如此灵动真实的 笔墨来描写细节、人物、 情境,读者在作品中不但 能体味到生命的力量,还 可以感受语言的魔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诗 人金波 简单的情节并不影响故 事的惊心动魄。盖瑞·伯森 的“手斧男孩”系列已经触及 青少年成长教育的最深处 ,它通过对布莱恩野外成 长历程的叙事,反映出布 莱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儿 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手斧男孩布莱恩在书里 教会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 生存法则,那就是:怨天 尤人毫无用处。还有就是 要记住:哪怕没有手斧, 你也还有勇气。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翻译家、学者彭懿 这是十三岁男孩独自在 荒野中生存五十四天的故 事。如果这套书的书名有 一个副标题,我想应该是“ 少年野外求生指南”。他能 够生存下来的原因,除了 有妈妈送他的手斧之外, 最重要的是能够勇敢面对 困难,永不放弃希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比安基国际文学奖得主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精彩页 独木舟上 布莱恩静静地坐在独木舟里,沉浸在久违的宁静氛围中。一个小时前,他划着独木舟驶入这片小湖。这会儿,小舟已经漂离了右侧的湖岸,在碧绿的莲叶间悠悠漂荡。这片圆形湖泊大约占地八英亩①,周围森林环绕,松树、云杉、白杨、桦树,以及茂密的灌木丛随处可见,绿意浓浓。正值暮春时节,确切点说,是六月三日。湖泊周围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动物在地上撒欢儿,昆虫在空中嗡嗡地飞来飞去,小鸟叽叽喳喳地拍打着翅膀。但还有数不清的蚊子和苍蝇,一群群地朝他拥来,在他头顶和耳边不停飞舞。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些“小吸血鬼”时自己惊恐的模样,布莱恩不禁笑了起来。 小木舟中间还躺着一个陈旧的咖啡罐,里面装着一些火引和一小块桦树皮。布莱恩点燃了桦树皮,往微弱的火苗里扔了一小撮青翠的杨树叶。不一会儿,烟气就一股股冒了出来,在小木舟四周弥漫升腾,蚊虫很快被熏跑了。这次出行,他还随身携带了驱虫剂,哦,还有重达两百磅①的其他装备。但布莱恩厌恶驱虫剂散发的味道,那味道过于刺鼻,再说有时候驱虫剂还不如烟熏的效果好。尤其是黑蝇、鹿虻和马蝇,完全不把驱虫剂当回事。布莱恩敢发誓,甚至还看见过它们舔舐驱虫剂,品尝味道。幸好它们对烟熏非常敏感,一闻到烟熏味,就会立刻冲出小木舟,在远远的地方继续飞舞。 布莱恩松了口气,终于能安心欣赏湖面上的景象了。他静静地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观望着,聆听着。 小木舟左后方传来河狸用尾巴拍打水面,紧接着又扑通跃入湖中的声音。它正在对入侵者发出警告:“对,就是那个不停冒出奇怪烟雾、里面坐着人的大块木头!不准侵犯我的领地!”布莱恩微微笑了笑。他早就对河狸的看家本领了如指掌,它们不仅是技艺高超的工程师,还是建造家园的行家。他从书里了解到,欧洲的大多数城市都是由河狸建造起来的。它们先把河边的树木啃倒,再筑起堤坝。到了汛期,越来越多的树木被暴涨的河水逐渐淹没。一旦河狸没有可以咀嚼的树皮,它们就会离开原地,原先筑起的堤坝开始崩塌,河水也会排干。日积月累,河狸最初啃咬树木的河边变成了大片空地。早期的人类来到这儿,着手在空地上建造城市。可以说,河狸是很多城市的建造者,也是定居者,比如伦敦、巴黎,都被打上了属于河狸的印记。 小木舟右前方又传来鹿在榛树丛中穿梭时发出的沉重脚步声。不是幼鹿那种轻快的脚步声,可能是一头雄鹿吧!布莱恩猜想。更像是一头长着鹿茸、体形庞大的雄鹿,它似乎嗅到了难闻的烟熏味,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小木舟。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