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学之家(那些被经典小说创造的传奇建筑)(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1764年恐体小说中的哥特古堡到J.K.罗琳笔下的霍格沃茨学院,作为故事发生地的房屋,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书集文学与地理为一体,深度剖析了独具特色的传奇建筑,展现了经典作品跨越时空的迷人魅力。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英国作家、记者,1946年出生,毕业于剑桥大学,关注文学地理及历史写作,致力于探索文学作品与地理及日常生活场景间的联系。热爱自然、帆船运动。198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现已出版《作家的足迹:20次伟大的文学之旅》《英国文学地图》《书中的食物》等十余部作品。2018年,哈迪曼特以72岁高龄出版《文学之家》。 目录 序言:房屋作为主角 逼真的幻象:奥特兰多城堡与贺拉斯·沃波尔(1764) 迷惘之屋:曼斯菲尔德庄园与简·奥斯丁(1814) 连通两个世界:图里-维奥兰城堡与沃尔特·司各特(1814) 两家人的灾祸:呼啸山庄与艾米莉·勃朗特(1847) 黑暗传奇:七个尖角顶的宅第与纳撒尼尔·霍桑(1851) 活人的坟墓:荒凉山庄与查尔斯·狄更斯(1852—1853) 灶台社团: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哈丽雅特·比彻·斯托(1852) 单身汉之家:贝克街221号B与阿瑟·柯南·道尔(1887—1927) 镇宅之神:波因顿庄园与亨利·詹姆斯(1896) 产业:罗宾山庄与约翰·高尔斯华绥(1906—1921) 心灵的依靠:霍华德庄园与E.M.福斯特(1910) 宏大的幻梦:西卵与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25) 奇异的回响:诺尔庄园与弗吉尼亚·伍尔夫、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1928、1930) 纯粹的呓语:令人难以宽慰的农庄与斯黛拉·吉本斯(1932) 秘密之宅:曼陀丽与达芙妮·杜·穆里埃(1938) 虔信之家:布赖兹赫德庄园与伊夫林·沃(1945) 巫师的塔楼:我的秘密城堡与多迪·史密斯(1948) 庞大的废墟:歌门鬼城与马尔文·皮克(1947—1959) 深深扎根:袋底洞与J.R.R.托尔金(1954—1955) 古老魔法的堡垒:霍格沃茨魔法学院与J.K.罗琳(1997—2007) 后记 地名录 注释 延伸阅读 致谢 序言 房屋令我着迷。我指的 不是那些被现代开发商强行 塞进逼仄空间的小方格子, 而是历史悠久的房屋,那种 在数十年、数百年时光里形 成自己独特“个性”的建筑。 当大多数我这个年龄的女性 忙着挣脱延续了千百年之久 的家庭桎梏时,我却忙着生 儿育女、收集缝纫机,并撰 写了一本关于家用电器发展 史的书。我曾认真定居过三 次,终于在现在这个家彻底 安定下来,来过我家的人或 许会说,这里留存了太多来 自之前几个家的东西,尤其 是书。我住的这栋爱德华时 期的独立别墅坐落于牛津一 个不大时髦的街区。尽管我 并不认为它具备“属于人类 的体力与道德力量”,不过 每当我小酌几杯,步入幽暗 的花园,仰望漫天的星光, 都会深刻感受到它的确是“ 人类面对宇宙的一种手段” 。重要的是,由于我从父亲 身上继承了不少北欧人对旅 行的狂热,所以每当我旅行 归来,这个家也成了我最温 暖的怀抱、一个安全而熟悉 的避风港。坚实稳固的房屋 成了我们的另一重外壳,是 我们抵御世界的防线和安乐 的小窝。 自然而然地,我总被那 种把房屋塑造得独具个性的 小说吸引。小时候,我喜欢 的书中的家园,是像《柳林 风声》中的鼹鼠居、伊丽莎 白·古吉的《小白马》中的 月亮坪庄园、劳拉·英格尔 斯·怀德笔下的《草原上的 小屋》、L.M.蒙哥马利的绿 山墙、露西·波士顿的格林 诺威,还有《长袜子皮皮》 里的维拉·维洛古拉别墅那 样的。如果把“家”的定义稍 作拓展,还可以加上亚瑟· 兰塞姆在《燕子号与亚马逊 号》中创造的野猫岛。在特 威克纳姆镇那座宏伟的卡内 基图书馆,我初次走进成年 人阅读区是为了寻找J.R.R. 托尔金的《霍比特人》续集 ,看到自己心中最富魅力的 书中家园之一——“袋底洞” ,频频出现在《魔戒》三部 曲中,我喜不自胜。到了能 随意出入图书馆主馆那扇红 木大门的年纪,我发现许多 为成年人写作的作家,也像 我一样对房屋着迷,从此, 我陷入了对这类小说一生的 痴迷。 过去三十年间,我曾写 过许多的书和文章来讲述作 家对房屋的痴迷。但我绝不 敢以文学评论家自居。我只 是效仿弗吉尼亚·伍尔夫在 《普通读者》中使用的那种 言之有物又不失热情的写作 方式,为那些“读书只为愉 悦自己,不为传道授业或纠 正他人看法”的爱书之人写 了一系列文章。因此,一得 知自己有机会用二十篇文章 向这样的读者介绍那些把房 屋视作重要角色的小说时, 我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对 我而言,要把数量控制在二 十部小说之内是十分困难的 ——文学作品浩瀚如烟海, 值得写一写的小说不计其数 ,一想到必须舍弃自己的心 头好,像是鲁默·戈登的《 中国宫廷》和伊丽莎白·古 吉的《格蕾丝的草药》,我 的心就隐隐作痛。不过,把 选择对象限定在近两百年来 最知名的英、美小说,能确 保时间与文学上的连贯性。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读过其中 几部作品,有人甚至全部读 过。这本《文学之家》的写 作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或 帮助他们重温我挑选的这些 小说。 这些塑造了非凡房屋的 小说各不相同,这既因为它 们创作于不同年代,也因为 作者抱有不同的写作目的。 有些创作只为消遣,有些则 是为了抨击政敌。它们有的 说教,有的温暖,有的惊悚 ,有的浪漫,有的讽刺。它 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那栋 作为故事背景的虚构建筑都 久负盛名。必须承认,为这 篇序言起名为《房屋作为主 角》或许有夸大之嫌,不过 ,这个标题的确是我的第一 反应,因为它简单明了地概 括了我对那些虚构建筑的感 受:它们既是书中人物的守 护神与跳板,也是他们灵感 的源泉、心灵的依靠。家是 这些小说反复书写的主题: 童年的家、饱受威胁的家、 失去的家、失而复得的家。 单从住所这个维度去解 读这些小说,意味着我的视 角必然是单一的。不过,我 相信这种写法能清晰地揭示 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些主导 小说情节的建筑往往有另一 重隐喻。内部构造错综复杂 的歌门鬼城,饱含作家对萨 克岛的深情回忆。在《曼斯 菲尔德庄园》中,简·奥斯 丁既是在为女主角安排一处 理想的家,也是在向自己的 兄弟提出忠告。初读《故园 风雨后》时,我丝毫没看出 它的内核会像伊夫林·沃在 给南希·米特福德写信时提 到的那样——“与上帝有关” 。同样,我也没意识到贺拉 斯·沃波尔创作《奥特兰多 城堡》是为了批判托利党独 揽大权,更没意识到哈丽雅 特·比彻·斯托夫人是何等明 智地预见到“美国的妇女, 国家命运真正的掌握者”将 把《汤姆叔叔的小屋》化作 反对奴隶制的行动力量,因 为她们对汤姆叔叔简朴的家 惨遭摧毁的遭遇深感震惊。 由此可见,重温这些名著或 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为本书挑选的作品都 是文学界的里程碑,是闪亮 的彗星,身后都拖着由数不 清的评论组成的长长彗尾。 这些作品都被评论家从无数 角度解读过,有些解读发人 深省,有些只能一笑置之。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奥 兰多》中不无讽刺地评论道 : 作家灵魂的每一个秘密 ,作家生活的每 导语 在不同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房屋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房屋不仅是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也能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它们是陷阱、迷宫,也是温馨之地、心灵归宿,它们久负盛名,数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 由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剖析了“奥特兰多城堡”“呼啸山庄”等独具特色的传奇建筑。 对于喜爱经典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妙趣横生的补充读物。 后记 我描写的这二十座虚构 建筑或简陋或宏伟,或舒适 或可怖,或凄凉孤寂或备受 珍视。其中一些遭到了破坏 ,另一些则从灾难中幸存下 来。人们心怀感激地回到其 中一些,又明智地避开另一 些。这些文章背后的潜台词 ,是对家园的本质的追寻。 家究竟是一座奖杯,对事业 成功、婚姻美满的肯定,还 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负担?它 究竟是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奋 斗的地方,还是一个与我们 的童年纠缠不清,进而阻碍 我们成长的所在?我们究竟 应该留在那里,还是应该把 它当作迈向成功的跳板?在 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借家 园达到不同的目的。我文中 各具特色的虚构家园,正印 证了家对人类而言是何等重 要。 时代在变。“二战”后的 几十年中,家庭生活备受重 视,但现代科技降低了家庭 生活的技术门槛,导致它在 20世纪60年代遭到拒斥。 70年代,“唯我一代”逐渐占 据主流,人们开始崇尚个人 主义,迷恋游牧式的生活, 更愿意把资源投入到自己身 上,而不是用于经营家庭。 到了1983年,伦纳德·卢特 瓦克已经能够想象“在20世 纪和24世纪,移动的住所— —汽车、房车、飞船——或 许会成为人们的家园”。然 而,在过去三十年中,面对 水泥、砖块飙升的价格,生 活在路上的浪漫幻想逐渐褪 色,从一栋设施完善的住宅 升级到另一栋更高级的住宅 ,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 。如今,从事搬家业务越来 越无利可图,而且许多年轻 人根本买不起房。租房成为 新的常态。我想,今天,我 们正重新审视那些失落的家 园,找到昔日的根基,并打 下新的根基,建立新的连接 ,也重新发现已有的连接。 有了网络搜索引擎和社交媒 体,这个过程变得空前容易 。人们热衷于追溯家族史、 建造花园来装点家园。而我 们每个人,无论是租户还是 业主,也都欣然接受挑战, 争相创造日后能让我们的后 代深情怀念的家园。作家们 也再次开始在小说中传达自 己的理念,强调家所蕴含的 情感而非金钱价值。把房屋 视作主角的小说必将再次涌 现。 精彩页 去年6月初我做了个梦,醒来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自己身在一座城堡中(我满脑子都是哥特故事,会做这样的梦毫不稀奇),看见一只戴铠甲的巨手出现在一段宽阔的楼梯顶端的扶手上。 ——贺拉斯·沃波尔致理查德·科尔的信,1765年3月9日 这座有血有肉的城堡不单是反派迫害少女的地点,它还拥有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它会回应曼弗雷德淫邪的暴行……仿佛是有生机的僵尸…… ——费德里科·S.弗兰克,2003年 贺拉斯·沃波尔笔下极富新意与开创性的传奇小说《奥特兰多城堡》创作于1764年夏天,并于当年平安夜出版。它令伦敦文学界为之振奋,堪称超自然“恐怖”幻想小说的鼻祖(也是其中最诙谐的一部),简·奥斯丁后来在《诺桑觉寺》中对这类小说做了活泼的戏仿。《奥特兰多城堡》充满精心设计的浮夸情节,既像一场耶鲁节的趣味游戏,又如一份节日的礼物,不动声色地赞颂了贺拉斯在特威克纳姆附近的泰晤士河畔修建的“哥特小城堡”——草莓山庄。不过,这部小说还暗含一个严肃的目的。沃波尔出身于政治世家,所以,尽管《奥特兰多城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轻松诙谐的虚构作品,但它也是对独裁统治的一次抨击,书中那座积极推动情节发展的阴森古堡,即是独裁统治的象征。 这部小说情节紧凑。一天早晨,美丽富有的伊莎贝拉正准备跟奥特兰多的继承人康兰举行婚礼,一顶带羽毛的巨型头盔突然从天而降,坠入城堡后院,砸死了康兰。康兰冷酷无情的父亲曼弗雷德伯爵求嗣心切,竟决定抛弃无法生育的妻子希波吕忒,自己代替儿子与伊莎结婚。经过一段地下通道,伊莎最终逃入圣尼古拉斯教堂的圣所(圣尼古拉斯是圣诞守护神,也守护落难女子与孩童)。路上,她得到了西奥多的帮助,这位年轻的农夫酷似画廊上那幅肖像画上的奥特兰多前任领主阿尔芬索伯爵。西奥多险些被曼弗雷德“刺伤”。他们晕头转向地辗转于回廊、城堡与地窖之间。善良的落难少女几度落泪,邪恶的曼弗雷德失手杀死了亲生女儿。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超自然力量接管了剧情: 这时一声霹雳把城堡摇塌。地面开始摇晃,那件神一般的甲胄的铿锵声又从后面传来……阿尔芬索的形象出现在废墟中间,越来越大。 看看西奥多吧,他是阿尔芬索的真正后嗣!幻影说完后,随着一声巨响升上天空。空中云层裂开之处,可以看见尼古拉斯的形象,阿尔芬索的幽灵进入云霄后,他们在一阵耀眼的光芒中从凡人的眼里消失。许多当代学者都对《奥特兰多城堡》抱有浓厚的兴趣。“这座城堡能像鬼魂(沃波尔的)一样附身。”安吉拉·莱特宣称。菲奥娜·罗伯逊把小说中迷宫般的密道看作对大脑的模仿。伊丽莎白·麦克安德鲁认为这座城堡“正逐渐成为一个不灭的符号,象征着自我被潜意识禁锢的痛苦”。我认为这些都属于过度解读,这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堡固然令人胆寒,但沃波尔笔下那些超自然事件在恐怖之余也喜感十足,因为书中出现的物品不少为沃波尔的客人熟知。那只巨大的铠甲手套来自沃波尔收藏的一副铠甲,被它砸毁的楼梯有着与草莓山庄相同的装饰纹章。阿尔芬索的幽灵形象从马库斯·海拉特为弗兰克爵士亨利·加里作的一幅肖像中走出,画上的爵士身着一袭白衣,这幅画当时就挂在草莓山庄。除此之外,故事中许多的波谲云诡也都源于这栋建筑的构造与布置。 贺拉斯为什么要建造草莓山庄?他是第一任奥福德伯爵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最小的儿子,其父曾在1721—1742年间叱咤英国政坛。贺拉斯一点儿也不喜欢霍顿府,那是罗伯特爵士在18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一座不伦不类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注定要成为一副欠债累累的重担,压在他两位兄长的肩头。所以他在特威克纳姆一带的泰晤士河沿岸找到一块占地约二公顷的地皮,买下一栋“玩具小屋”。“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小东西,矗立在苍翠欲滴的草坪上,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灌木间。”他决定把它改造成一处小小的乡间居所,以显示他对一切中世纪事物的热爱。最终,他成功地打造出一个“黑暗蒙昧时代的逼真幻象”。室内挂满了精美的画作,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沃波尔深受约瑟夫·艾迪生1712年写下的散文《论想象力》影响。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