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现代佛教报刊史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李翚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著者熟悉报刊出版业务,也有新闻传播史理论功底;又是哲学科班出身,近几年在南京大学攻读中国哲学专业,主攻佛学方向。因而在阅读近代佛教报刊时既能够从新闻出版专业角度探析报刊编辑旨趣与风格,又能从佛学视角洞悉报刊性质与特色。
本书既注意从宏观层面概说近现代佛教报刊发展历程,也注重“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更注意对史料深耕细作。
本书在选取解析的典型报刊时,不仅注意体现近现代佛教发展中的重要思想观点、事件,能够代表其宗派、流派或阵营的主要观点;也注重其有一定贡献或特色,即在佛教发展与传播史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更注意报刊本身所表现出的鲜明特色。
作者简介
李翚,1968年10月生于安徽合肥,现供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编审,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传播、新闻宣传实务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天理昭彰:悦读<四书集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弘毅——新中国第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传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主编出版《声誉》(兵器工业出版社)、《审思大学》(光明日报出版社)等文集;参编《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哲人》(江苏人民出版社)、《广播电视新闻实务》(国防工业出版社)等。
目录
序言
前言
创始篇(1912—1917)
第一章 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佛教报刊——《佛学丛报》
第二章 中国第一份佛教官方报刊——《佛教月报》
繁盛篇(1918—1937)
第三章 《佛化新青年》《心灯》与《现代僧伽》等革新派佛教报刊
第四章 《弘法社刊》等保守派佛教报刊
第五章 《内学》与《微妙声》等学术性佛教报刊
第六章 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海潮音》
第七章 发行量最大的佛教报刊——佛学半月刊
第八章 唯一的佛教日报——《佛教日报》
第九章 《四川佛教月刊》与《佛化随刊》等地域性佛教报刊
坚守篇(1938—1945)
第十章 佛教报刊的抗日宣传
第十一章 坚守在沦陷区的中国佛教报刊
恢复篇(1946—1949)
第十二章 《觉群周报》:议政不干治的佛教政论报
第十三章 《觉讯》:面向青年的佛教报刊
第十四章 《世间解》:文学化的佛教刊物
附篇
第十五章 中国台港澳地区中文佛教报刊发展略述
第十六章 中国内地近现代佛教报刊总览
后记
序言
王月清
佛教报刊是近代佛教复
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汇
编1920—1949年期间的佛
教期刊《海潮音》出版之后
,自2006年10月起到2013
年11月,黄夏年先生主编出
版了《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
成》(初编、补编、三编)
与《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
(报纸)》,共搜集288种
近代佛教报刊,“基本上将
民国时期的佛教刊物搜罗殆
尽”。魏道儒在《当代中国
宗教学研究》中特别指出这
些资料“为研究近现代佛教
提供了资料方便,有助于研
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佛
学界与传播学界都提供了巨
大的研究空间,更为新兴的
交叉学科——宗教传播学研
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材料。
但是从目前研究成果来
看,无论是传播学界还是佛
学界,对近现代佛教报刊的
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传
播学来看,中国新闻传播史
研究领域显然存在着一个巨
大的反差:一方面以传播西
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为主旨
的传教士报刊获得了高度的
肯定与丰富的研究成果,另
一方面,中国佛教、道教以
及伊斯兰教报刊在中国新闻
传播史中既没有一席之地,
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那
么,中国近代佛教报刊特点
、内容是什么?发展历程如
何?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乃至
新闻传播史中又该怎样评价
?从佛教传播史研究来说,
近代报刊的兴办是佛教弘传
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佛
教传播现代化转型最重要的
体现。那么,这些佛教报刊
对佛教传播乃至“佛教的复
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对中国文化与社会又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等等这些基本
问题,目前都还缺乏系统的
阐述与回应,更不用说研究
专著了。显然,这是传播学
与佛学研究中的一块“低地”
。就此而言,《中国近现代
佛教报刊史》是第一本较为
全面系统阐论上述问题的专
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
播史与佛教史中的一个缺憾

本书的著者大学就读安
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长期
从事新闻宣传实务与教学工
作,2013年进入南京大学
哲学(宗教)系在职攻读博
士学位。我们在讨论他的研
究方向与选题时,考虑到他
的实际情况,拟定“佛教在
近代传播的现代化转型”这
个研究方向,就以黄夏年先
生主编的《民国佛教期刊文
献集成》等为主要研究材料
。自此,他就开始系统阅读
与研究这些报刊,并搜集相
关材料。先后发表数篇研究
论文,并以《<海潮音>与
中国近代佛教革新运动》为
题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现在
完成的这本专著,当是顺理
成章的成果。
本书著者熟悉报刊出版
业务,也有新闻传播史理论
功底;又是哲学科班出身,
近几年在南京大学攻读中国
哲学专业,主攻佛学方向。
因而在阅读近代佛教报刊时
既能够从新闻出版专业角度
探析报刊编辑旨趣与风格,
又能从佛学视角洞悉报刊性
质与特色。
著者告诉我,这几年阅
读了几乎所有目前所能找到
的近现代佛教报刊,本著是
在此基础上以“史论结合”为
指导思想完成的。通览著作
,从扎实的资料与详实的叙
述中是可以看出这一点的,
正如他自己所说,至少在材
料耙梳方面,是下足了功夫
。因而对近现代佛教报刊发
展脉络的梳理、报刊类型与
性质的分判、代表性报刊的
选取与评析等既有较为充分
的依据,又体现出著者的个
人见解。比如对佛教报刊发
展阶段的分期,著者以佛教
报刊自身发展的历史实际情
况,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的时
间节点来分创始期(1912—
1917)、繁盛期(1918—
1937)、坚守期(1938—
1945)与恢复期(1946—
1949),要而不繁。并以
此为经线,以革新派报刊、
保守派报刊、学术性报刊、
地域性报刊、抗战报刊、政
论报刊、文学化报刊等内容
分类为纬线,既为读者勾画
出近现代佛教报刊发展的起
承转合,也编织出它的多彩
图谱。
从史的方面来说,本书
既注意从宏观层面概说近现
代佛教报刊发展历程,也注
重“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更注意对史料深耕细作。报
刊编辑出版时有差错,并受
制于排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近现代佛教报刊在编辑技
术与印刷质量方面大多差强
人意。报名、刊期、版式频
繁更换,定位、内容、栏目
设置等也时常变化,出版信
息缺失、错漏较多,尤其是
出版时间、期号的使用上混
杂不一,不少报刊公历、阴
历、佛历、民国纪年混用,
期号上有时用连续期号,有
时按年度使用卷数、期号,
这给研究者使用它们造成巨
大麻烦,在引用或论述时经
常出现基本出版信息不一致
的情况。本书发现并分判了
诸多佛教报刊的基本出版与
变迁情况,比如《佛化新青
年》与《海潮音》等报刊的
具体出版日期;《四川佛教
月刊》《罗汉菜》《人海灯
》等报刊的变更情况;《佛
学半月刊》《世间解》等报
刊的编者等等。这些基本事
实虽然琐细,却是进一步精
确研究的可靠保障。
从论的方面来看,本书
在选取解析的典型报刊时,
不仅注意体现近现代佛教发
展中的重要思想观点、事件
,能够代表其宗派、流派或
阵营的主要观点;也注重其
有一定贡献或特色,即在佛
教发展与传播史上能够占据
一席之地;更注意报刊本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