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垂帘听政(慈禧真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作者:向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向斯著的《垂帘听政(慈禧真相)》以丰厚的史料、深刻的阐述、原版的照片、珍贵的文物还原了叶赫那拉氏·慈禧皇太后这位主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者备受争议的一生。既描述了她铁腕阴狠,多谋善断的独裁史,也讲述了作为她一个女人的柔媚与情怀。由慈禧,更折射了整个晚清历史,对涂抹在慈禧身上概念化的简单化的认识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对慈禧人生的历史疑点进行了说明与解析,对慈禧的功过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作者简介
向斯,湖北麻城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多年潜心于中国宫廷历史、文化诸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等地出版相关著作多部,主要作品有:《中国宫廷善本》《向斯说慈禧》《中国宫廷御览图书》《故宫国宝秘籍流传宫外考》《故宫藏品大系抄本》(七卷)等。许多年来,像上朝一样,穿过长安街,出入紫禁城,游走在红墙碧瓦的宫殿楼阁之间,工作在当年乾隆皇帝母亲崇庆皇太后生活起居的寿安宫。
目录
引子 垂帘听政
帝系传承
叶赫家族
秀女入宫
生下龙子
丽妃之死
咸丰北狩与驾崩
两大集团的生死较量
正式垂帘
短暂的同治时代
再度垂帘
光绪继位
慈安之死
恭亲王四遭严谴
慈禧训政
光绪亲政
甲午战争
闲散恭亲王
夭折的变法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画像与照相
德龄、容龄姐妹
光绪之死
临终前的冷静安排
撒手人寰
李莲英的消失
普陀裕归宿
盗墓谜案
附录一 慈禧的养颜和美容
附录二 溥仪及其家眷
附录三 慈禧大事年表
序言
慈禧太后十七岁进宫,二十六岁执政,统治中国
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她三次变更祖制,垂帘听政:第
一次,咸丰皇帝和慈禧的儿子载淳六岁即位,为同治
皇帝,慈禧为首的两宫皇太后首次垂帘听政;第二次
,非皇子继承大行皇帝载淳之父咸丰皇帝之位,也即
咸丰七弟和慈禧之妹生下的四岁儿子载湉即位,为光
绪皇帝,慈禧再度垂帘;第三次,光绪皇帝十七岁亲
政,慈禧太后训政三年;十年后,变法失败,光绪被
囚,慈禧太后三度垂帘。
垂帘听政,最早始于战国。据史书记载,战国时
,国王去世,新帝幼小,由小皇帝之母临朝辅政。宫
中规定,大臣不得直观皇太后,因此,辅政皇太后端
坐于皇帝理政大堂侧面房间,在房问和大堂之间悬挂
一帘,讨论政务,称为垂帘听政。最早的垂帘听政,
始于战国之际赵国之赵太后。其后,有汉高祖之吕后
、汉殇帝之邓太后、北魏冯太后、唐武则天、宋仁宗
之刘太后、宋英宗之曹太后、宋哲宗之高太后、宋徽
宗之向太后、宋高宗之孟太后、宋光宗之吴太后、宋
理宗之杨太后、宋恭帝之谢太后、宋端宗之杨太妃,
以及晚清之时三次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归政,则称
撤帘。
大一统王朝之时,最早垂帘听政者,就是吕后。
正式见诸史书记载之垂帘听政者,则是武则天。《旧
唐书》称:“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
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
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中国两千余年
帝制时代之最后一个垂帘听政者,是身历四位皇帝的
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从吕后、武则天到慈禧太
后,相距一千八百年,她们同是女性,却是男权社会
三个大一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说到中国女皇,人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只有
一个女皇,她就是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其实,这个说
法对,也不完全对。对,是因为历史上,确实只有武
则天一位女人真正称帝:六十八岁时,东魏僧人法明
进《大云经》,称武则天乃弥勒佛降生,当取代李唐
为帝,大臣率众九百余人上表劝进,武则天正式称帝
,建国号为周。不完全对,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
武则天之外,还有两位不同寻常的女人,有女皇之实
,只是没有称帝而已,她们就是汉高祖皇后吕雉和清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女皇,概括起来,应该有三个标志:一是临朝执
政,完全掌握王朝文武官员的任免大权,对于朝野百
官可以生杀予夺;二是身为军队实际最高统帅,绝对
控制王朝,特别是京城的主要军事力量,可以按照自
己的意图调动军队;三是为人处世完全按照自我的意
志行事,文武大臣心悦诚服。一句话,实际意义上的
女皇就是实际掌握皇帝权力、临朝称制、手握生杀大
权的出色女人。在通常情况下,是由皇帝的妻妾在自
己的儿子即皇帝位之后进而侵夺皇权充任皇太后来承
担这一特殊角色。这一特殊角色,必须与皇帝有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深谙政坛权术,熟悉九重宫殿的宫廷
生活。
故而,在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时代,符合上述条件
,具有女皇权威的,只有吕雉、武则天、慈禧太后三
人。她们是一个王朝的绝对统治者,是一个时代的真
正主宰。
这三位女性,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
鲜明的特点:吕后,生活在西汉王朝初期,刘邦去世
后,临朝称制,大封诸吕,建立了自己的吕氏政权,
执政十六年,六十一岁去世;武则天,生活在大唐王
朝的鼎盛时期,六十六岁时正式称帝,在位十六年,
执政五十六年,八十一岁去世;慈禧太后,生活在大
清王朝末期,执政四十八年,七十四岁去世。
慈禧太后,属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十七
岁之时,她以青春美貌选人咸丰皇帝的后宫,封为贵
人。以好色、纵欲著称的咸丰皇帝,当时痴迷于四位
绝色佳人,称为汉人四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
、牡丹春。小名兰儿的慈禧,以她悠扬动听的江南小
曲,将风流的咸丰皇帝吸引到桐荫深处,在天地一家
春成就了一段姻缘。从此以后,皇帝再也离不开这位
声音柔美、性格迷人、刚柔兼济的美人。慈禧太后的
一生,传奇不凡。年仅十七岁时,人宫,是她人生命
运的第一次大转折。六年后,她二十二岁,生下决定
她命运的儿子载淳,这是她人生命运的第二次重大转
折,也是决定性的一次大转折。二十六岁时,她的丈
夫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逝,终年三十一岁。对于她
来说,孤儿寡母,不熟悉皇室家族,不熟悉文官集团
,不了解公文的运转流程,没有家族可以依靠,没有
力量强大的父母做靠山,没有有相当势力的兄弟姐妹
或者他们的姻亲伸出有力之手,她靠的是自己,是自
己六年来在宫中的经营和网罗——那是她一生之中最
为关键,也是最为危难的时刻。
在那段非常时期,慈禧内联慈安太后结成密切的
后宫联盟,外结恭亲王组成强大的朝官集团,以过人
的胆魄和出众的智慧,回到紫禁城,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发动祺祥政变,一举将老谋深算的顾命八大臣
收拾干净。辅政八大臣的结局十分悲惨:康熙第十三
子怡亲王五世孙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被赐在宗
人府自尽;端华之弟肃顺被斩首;另五人被夺职;穆
荫充军边疆。慈禧太后一生经历了四位皇帝,每个皇
帝的结局都很凄凉。她的丈夫咸丰帝身体十分孱弱,
慈禧亲眼看着自己的丈夫从纵欲到毁灭,走完了三十
一年的短暂人生。之后,她分别将儿子、外甥送上皇
帝宝座,但当感觉皇帝的存在威胁了自我统治之时,
她就会采取行动,对其毫不留情地压制和打击,直至
清除威胁。同治皇帝继承了母亲心高气傲的天性,不
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可是,他没有母亲的智慧,也
没有对政局的控制能力;别无选择之后,他只有纵情
声色。临了,他在性病的痛苦折磨中,含恨离世。光
绪皇帝是慈禧妹妹的儿子,身为皇帝,一直生活在太
后的阴影之下,死时年仅三十八岁。去世前,慈禧太
后又将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立为皇帝。
那是西方列强疯狂肆意地瓜分中国的时代,他们
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虎视眈眈中国
的大好河山。在列强的侵略下,一千一百多个丧权辱
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大清不断割地赔款。当慈禧太
后得到荣禄的密报,告以八国联军合议要逼她下台归
政于光绪,盛怒之下,她毅然决然,正式向八国宣战
。宣战的结果是大清惨败。八国联军耀武扬威地开进
北京,大肆洗劫。这座八朝古都惨被破坏蹂躏。
慈禧太后一身农妇打扮,仓皇西逃,一路狼狈不
堪。联军统帅瓦德西骄横傲慢,不可一世,大摇大摆
地住进了中南海仪銮殿。他声称,数万联军要在北京
过冬,傲慢地宣布直隶为八国联军占领区。慈禧太后
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与列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辛丑条约》。大清帝国支离破碎,几乎灭亡。可
是,慈禧为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与西方列强结盟竟
然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是最高统治者,大清的衰亡
、民族的屈辱、国民的苦难,她自然应负主要责任。
她狭隘愚昧,使民族受辱;作为最高执政者,她没有
圣明君主的远见卓识,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关头之
际,她不能引领国民走上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数十年
问,大清停滞不前,任人宰割。因此,人们谈到她时
,总会义愤填膺,似乎,慈禧太后就成为近代导致中
国苦难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家长,一定希望家族繁荣,
经济富裕,人丁兴旺。客观地说,慈禧太后是一位心
智正常的人,也是一位争强好胜之人,更是一位百折
不挠、勇往直前的女性。作为大清帝国的家长,慈禧
太后一心希望国家强盛,百姓安乐。事实上,慈禧太
后统治大清的近半个世纪,为政、为人,有许多可圈
可点:她不拘一格,选贤任能,朝野人才济济;政权
巩固,国家稳定,江山基本保持统一;为政尚勤,官
僚机器一直能够正常运转;为人尚公,手握最高权力
,家人、亲戚却并未鸡犬升天。有鉴于此,不妨基于
宫廷档案和历史资料,尽可能真实地复原历史,恢复
历史事件原貌,尊重史实,重新客观、公正地认识慈
禧太后。
导语
她是大清朝的独裁女主,也是揭开中国现代化序幕的铁腕太后。
在男人专权的政治舞台上,她展现出高人一筹的政治手腕,两次发动宫廷政变,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作为实际掌权者,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多年。
在列强环伺的风雨飘摇中,她果断决策,改组军机,建立现代海关,废除科举制度,推动君主立宪。对俄、对日、对法都独有一番应对。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她顺时而变,引进西方教育,开设培养翻译人才的同文馆,公派留学生、驻外使节,并且派政府官员出国考察,此举被誉为“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
她又是宫廷秘闻的不二主角 关于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慈安暴毙、珍妃投井、光绪暴崩……重重疑团,皆因她而起;
同光中兴、戊戌变法、八国联军进京……她的名字与近代很多重要事件联系在一起。
她是“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
本书是向斯著的《垂帘听政(慈禧真相)》。
精彩页
慈禧是家里的长女,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后奉咸丰帝旨意,与醇亲王完婚。大弟照祥,小名佛阁;二弟桂祥,小名佛保;三弟福祥,小名佛佑。
慈禧出生之地,一直是个谜案。说法众多,大致归纳有六种:北京说、山西绥远说、山西长治说、安徽芜湖说、浙江乍浦说、甘肃兰州说。其中,占主流的说法是北京说,获得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可。而动静最大的,就是山西长治说了,十余年前,由当地人提出。这是一种较新颖的说法,见解较独特,体系较完整,同时,还提出了二十八件文物作为佐证。
该说认为,慈禧太后的童年就是在长治度过的;并且,慈禧并非满人,而是汉人。他们成立了长治慈禧童年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慈禧童年》《慈禧童年续编》《慈禧童年考》《慈禧是山西长治人》《慈禧生平》等书。
山西长治说认为,慈禧出生地就在西坡村。道光年间,长治县西坡村王增昌之妻生了一个女儿。奇怪的是,这个女儿的双脚心上各长了一个瘊子。家人很高兴,奶奶说:“脚心瘊,住高楼。俺孙女儿长大了,一定有大福!”小女孩长得好看,人极伶俐,奶奶给她取名小慊。小慊三岁时,母亲染病去世,父亲王增昌上有老母,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生活艰难,父亲背着小慊到长治高河上秦村,将她卖给了生活较富裕的宋四元,从此,这个女孩改名宋龄娥,而小女孩的父亲自此下落不明。小龄娥十分聪明,七岁上学,九岁会写字,读书过目不忘。可惜,祸从天降,在她十岁时,哥哥被狼吃掉,母亲被狼咬死。接着,大旱之后大雨,宋家彻底破败,宋四元只好又将小龄娥卖给了潞安满人知府惠征。知府夫妇收养她为干女儿,将其改姓叶赫那拉,小名玉兰,并且特地在府衙西花厅为她设书房,精心培养。玉兰后来参加皇宫选秀女,入选进宫,成为咸丰皇帝的宠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长治说提出慈禧是长治汉家女的观点,并进一步引出八条证据:一是百余年来,长治西坡、上秦村附近村民一百五十余人签名,称慈禧就是本地人,是地道的汉人。二是长治县有慈禧的后裔,她们是西坡村的王培英,慈禧五辈侄孙;上秦村宋双花,慈禧五辈侄孙女等。三是有慈禧出生地遗址,位于西坡村田花则老人旧宅西。四是长治县有慈禧生身父母坟墓,位于西坡村外羊头岭西麓荒滩边。五是长治县有慈禧娘娘院,位于上秦村关帝庙后,是慈禧五辈侄孙宋六则兄弟们的旧宅。六是长治城区原潞安府署后院,有慈禧太后书房院,至今保存完好,并有文物古迹保护标志。七是长治县有五件相关实物:西坡村王培英《家谱》;上秦村宋六则祖传光绪年间特制清朝帝后祀谱皮夹,简称皮夹子;上秦村宋六则弟弟宋德文家祖传宣统年间清廷特制皮夹式清廷帝后宗祀谱;上秦村宋六则家保存的慈禧太后给其堂兄宋禧馀写的信;上秦村宋六则家祖传慈禧寄送的单身照。加上各种证据,多达三十八项。八是慈禧爱吃长治人喜吃的窝头、团子、壶关醋、襄垣黑酱;爱看山西上党梆子戏,喜爱选用山西人为御厨、奶妈、御前侍卫、文武官员等这些生活习惯反映出她就是长治人。
P66-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