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吐谷浑资料辑录(增订本欧亚备要)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吐谷浑在中国民族史及中国中古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其历史活动的时间很长,但汉、藏文有关史籍所载吐谷浑资料十分零散,且重复、错讹之处不少,给研究吐谷浑及其与其它民族关系的历史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编者周伟洲在尽力收集、整理有关吐谷浑资料的基础上,编辑成《吐谷浑资料辑录(增订本欧亚备要)》。
本书辑录的数据,基本上起于西晋,迄于北宋;以二十四史中有关资料为主,兼收史学论著、文集、文物考古数据,以及敦煌,新疆发现的汉藏文书、简牍等。所录资料,按其性质共分五卷,即专传,人物传志,散见资料编年录,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写本、简牍及其它散见数据。全部辑录资料除分段、标点外,编者尽自己的能力所及,在每条数据中加了一些校释性的注释,以为读者阅读、研究的参考。
目录
卷之一 吐谷浑专传
一、《晋书·四夷传》内《吐谷浑传》
二、《魏书》、《北史》内《吐谷浑传》
三、《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四、《南齐书·河南传》
五、《梁书·诸夷传》、《南史·夷貊传》内《河南传》
六、《周书·异域传》内《吐谷浑传》
七、《隋书·西域传》内《吐谷浑传》
八、《通典·边防》内《吐谷浑传》
九、《旧唐书·西戎传》内《吐谷浑传》
十、《新唐书·西域传上》内《吐谷浑传》
十一、《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内《吐浑传》
十二、《五代会要》内《吐浑传》
十三、《册府元龟·外臣部·继袭第二》内《吐谷浑传》
卷之二 吐谷浑人物传志
一、《魏故直寝奉车都尉汶山侯吐谷浑玑墓志》
二、《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浑氏墓志铭》
三、《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征羌县开国侯尧公妻吐谷浑墓志铭》
四、《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传
五、《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
六、《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
七、《大唐金城县主墓志铭》
八、《大唐故政乐王墓志铭》
九、《大唐故辅国王慕容志》
十、《大唐故左领军卫大将军慕容威墓志》
十一、《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铭》
十二、《大唐慕容府君(曦光)墓志铭》
十三、《唐故大同军使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宁朔县开国伯慕容公(曦皓)墓志铭》
十四、《大唐故武氏墓志之铭》
十五、《大唐故夫人李氏墓志》
十六、《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
十七、《故朔方副元帅防秋兵马使金紫光禄大夫张掖郡王慕容府君(慕容環)墓志》
十八、《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十九、《李嗣恩传》
二十、《李金全传》
二十一、《慕容彦超传》
二十二、《自从晖传》
二十三、《李万全传》
卷之三 散见资料编年录
卷之四 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写本、简牍内的吐谷浑资料
卷之五 其他散见资料
一、关于地理方面的资料
二、文化习俗资料
三、其他资料
附录一 关于敦煌藏文写本《吐谷浑(阿柴)纪年》残卷的研究
附录二 吐谷浑在西域的活动及定居
附录三 吐谷浑世系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
北的一个民族,源于辽东慕
容部鲜卑。4世纪初,慕容
部首领吐谷浑从部内分离出
来,迁至今内蒙古阴山一带
游牧。晋永嘉末(约313)
,吐谷浑率部又从阴山,经
陇山,迁到今甘肃临夏西北
。不久,吐谷浑征服了今甘
肃南部、四川西北及青海等
地的羌、氐等族,到吐谷浑
孙叶延时(329-351),正
式建立政权。叶延以祖父吐
谷浑之名为姓氏,亦为国号
和族名。南北朝时,北朝称
其为“吐谷浑”国,南朝称“
河南”国,而西北诸族则称
其族为“阿柴”、“阿赀虏”、
“野虏”等。由于原慕容吐谷
浑部与当地羌、氐等族长期
共同生活,大约在隋初,形
成统一的吐谷浑族,活跃于
我国的西北地区。吐谷浑国
最盛时期的疆域:东起今甘
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
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
、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
走廊相接。后期的政治中心
在今青海湖西十五里之地,
名伏俟城;其王自号“可汗”

吐谷浑国共存三百多年
,于唐龙朔三年(663)为
吐蕃所灭。此后,除原青海
及甘南等地吐谷浑部众为吐
蕃统治而外,其余则散居于
今甘肃河西、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
部等地;直到北宋后,吐谷
浑活动才基本上不见于中国
史籍。而留存在青海和甘肃
的吐谷浑余部,北宋以后逐
渐与藏、蒙等族融合,形成
今天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
—土族。在我国古代民族之
中,像吐谷浑那样建立政权
时间之长,活动地域之广,
与国内各民族关系之密切的
,还不多见。
不仅如此,长期生息在
我国西北地区的吐谷浑人民
,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
开发和建设祖国的大西北,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
由于其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
道及国内北方与西南方各民
族交往的通道上,因而在5
世纪中至7世纪初,吐谷浑
不仅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
梁,而且在南北方各族的相
互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
正因为如此,吐谷浑的
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学
者的注意。近几十年来,国
内外对吐谷浑的研究有了很
大的进展,专著、论文不断
问世。但是,因吐谷浑在历
史上活动的时间很长,汉、
藏文有关史籍所载吐谷浑资
料十分零散,且重复、错讹
之处不少,给研究工作带来
了较大的困难。编者不揣冒
昧,尽力收集、整理有关吐
谷浑资料,编成这本《吐谷
浑资料辑录》。这部《辑录
》的初稿完成于1981年底
。随后承蒙青海古籍整理办
公室将其纳入《青海少数民
族古籍丛书》,并由郭璟、
孙滔同志做了校审,青海人
民出版社于1992年正式出
版。为此编者深表谢意。其
中,《辑录》在初稿基础上
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增加
了卷四“敦煌、新疆发现的
古藏文写本、简牍内的吐谷
浑资料”①。而此卷的资料
和注释,得到杨铭同志的协
助,附录中又收了编者与他
合写的《关于敦煌藏文写本
〈吐谷浑(阿柴)纪年〉残
卷的研究》一文,谨此致谢

如今,距《吐谷浑资料
辑录》出版已过去了二十多
年,其间不仅有新的关于吐
谷浑文物资料的出土和发现
,而且相关研究也有新的进
展。因而,此次承蒙余太山
先生的推荐和商务印书馆的
鼎力支持,决定出版《吐谷
浑资料辑录》的增订本。此
次增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增补了近年来出土或
发现的有关吐谷浑的墓志,
如《唐故大同军使云麾将军
左武卫大将军宁朔县开国伯
慕容公(曦皓)墓志铭》、
《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
、《故朔方副元帅防秋兵马
使金紫光禄大夫张掖郡王慕
容府君(慕容瓌)墓志》、
《陇西李府君墓志铭》等。
因这批新墓志的出土和近年
国内外吐谷浑研究的进展,
故也相应对原注释做了修改
和补充。
2.在原书人物传志、编
年录,以及敦煌、新疆发现
的古藏文等部分,增补了若
干新检出的文献资料。
3.重新校核所引资料,
改正原版一些错讹字句及印
刷排版不当之处。
4.在附录中,又收录了
拙作《吐谷浑在西域的活动
与定居》一文及索引。
笔者清楚地知道,即便
增订本补充了有关吐谷浑的
一批资料,但仍有阙遗和不
当之处;而且随着考古文物
的不断出土,会有新的重要
的吐谷浑资料被发现。如
2016年在陕西西安市长安
区大兆乡郭新村一座北朝时
期的墓中发掘出土的《吐谷
浑晖华公主墓志》,对研究
吐谷浑与漠北柔然的和亲关
系,以及吐谷浑的政治制度
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只是由于陕西考古工作者还
未正式发表其考古发掘报告
或简报,故增订本暂不收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