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汽车工程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有绪论,信号及其描述,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测量电路,信号调理、处理与记录,测量误差分析,静态、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微机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及测试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等。 本书为高等学校车辆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高职高专学校也可选用,同时还可供研究生和从事汽车工程测试及其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PPT课件及相关试验资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汽车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测试技术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思考题及习题 第二章 信号及其描述 第一节 信号分类与描述 第二节 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第三节 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第四节 随机信号 思考题及习题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线性系统及其基本性质 第二节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第三节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第四节 不失真测试条件 第五节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特性 思考题及习题 第四章 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测量电路 第一节 传感器的分类 第二节 常用传感器 思考题及习题 第五章 信号调理、处理与记录 第一节 电桥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第三节 滤波器 第四节 信号的放大 第五节 信号的显示和记录 思考题及习题 第六章 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随机误差 第三节 系统误差 第四节 粗大误差与异常数据的取舍 第五节 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思考题及习题 第七章 静态、动态测试数据处理 第一节 静态测试数据处理 第二节 动态测试数据处理 思考题及习题 第八章 微机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微机测试系统 第二节 通用串行总线(USB) 第三节 虚拟仪器与系统 思考题及习题 第九章 测试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动机缸内压力的测试 第三节 汽车振动的测试 第四节 汽车动力学的测试 思考题及习题 参考文献 序言 汽车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由于汽车工业具 有很大的产业关联度,因而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汽车工业自2009年以来产销量连续 保持全球第一,它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汽车工业的繁荣使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 幅度增长。相应地,作为汽车工业人才培养主要基地的 高等院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国 开办汽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百余所。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开发核心 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我国汽车工业 还处在以技术引进、加工制造为主的阶段,这就要求在 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 结合。在注重培养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同 时,应大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 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有较高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特点的应用型 人才。这也意味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机制、 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对汽车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的需求,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车辆工程学科教学委 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确定了多个系 列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其中,为了解决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材短缺、滞后等问题,组织编写了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类专业系列教材。 本系列教材在学科体系上适应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应 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内容上注重介绍新技术和新工艺, 强调实用性和工程概念,减少理论推导;在教学上强调 加强实践环节。此外,本系列教材将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 1) 全面性:目前本系列教材包括汽车设计与制造 、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方 向,今后还将扩展专业领域,更全面地涵盖汽车类专业 方向。 2) 完整性:对于每一个专业方向,今后还将继续 根据行业变化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填平补齐,使之更加完 善。 3) 优质性:在教材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优 化每一本教材的规划、编审、出版和修订过程,使教材 的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优质和高效。 4) 服务性:根据需要,为教材配备CAI课件和教学 辅助教材,举办新教材讲习班,在相应网站开设研讨专 栏等。 相信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将对我国汽车类专业的高等 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我国汽车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的创新做出有益的探索。由于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 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就决 定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将处于不断变 革之中。我们衷心希望更多的高等院校加入到本系列教 材建设的队伍中来,使教材体系更加完善,以更好地为 培养汽车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服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车辆工程学科副主任 林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