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医护理学基础旨在探求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技术,阐明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理论,发挥其在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辨证施护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遵循“三基五性”的原则,立足立德树人,紧扣培养目标,突出新时代教育理念,把握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化融合理念,服务于护理人才的培养,引领护理学科的发展。本轮修订为立体化建设,除了主教材、配套教材外,还有网络增值服务等数字化服务。本书共11章,约30万字。具体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历史与发展概要、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中医基本护理、辨证护理基础、中医养生保健、经络与腧穴概要、自我调养保健基本技能等,并收集了近20多年常用的、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33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及其改良技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西护理文化的异同 第二章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第一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第三章 中医基本护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 第三节 情志护理 第四节 饮食调护 第五节 用药护理 第六节 预防护理 第四章 经络与腧穴概要 第一节 经络 第二节 腧穴 第五章 推拿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成人推拿 第三节 小儿推拿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节 针刺法 第二节 灸法 第三节 耳穴贴压法 第四节 拔罐法 第五节 刮痧法 第六节 穴位按摩法 第七节 穴位贴敷法 第八节 湿敷法 第九节 熏洗法 第十节 热熨法 第十一节 换药法 第十二节 涂药法 第十三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 第十四节 中药离子导入法 第十五节 蜡疗法 第七章 辨证施护基础 第一节 辨证施护的程序 第二节 八纲辨证施护 第三节 脏腑辨证施护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第八章 辨体施护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因素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三节 九种常见体质的辨体施护 第九章 自我调养保健技能 第一节 头面五官保健 第二节 胸背腰腹保健 第三节 四肢保健 [附]八段锦 附录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导语 结合前期的调研结果,立足传承与创新,本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适当调整。例如,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独立成章,用药护理纳入中医基本护理,辨证施护基础和辨体施护后移,使其更符合教学规律,反映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把上版教材分列的护士、病人需注意事项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丰富病情观察、饮食调护、小儿推拿的内容,经络与腧穴部分增添特定穴、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的介绍,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则补充皮内针、穴位按摩等项目,使教材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更为充实,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