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极简经济学(有趣又有用的经济学常识)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英)泰吉万·帕丁格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工人数量的增加反而会促进本地工人的就业?
赚的钱越多,生活真的就会越幸福吗?
经济增长真的会导致环境破坏吗?
钻石和水究竟哪个更贵?
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吉万·帕丁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和现象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本书帮我们理解晦涩的经济学知识,了解经济学对社会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泰吉万·帕丁格(Tejvan Pettinger),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他还是《经济评论》杂志撰稿人,定期撰写经济类文章。另著有《经济学有什么用?》《经济学的世界》等。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谬误
1.卢德谬误
2.劳动总量谬误
3.破窗谬论
4.沉没成本谬误
5.零和博弈
6.合成谬误
7.中间商
8.这次不一样(泡沫为什么会再次出现)
第二章 政治上的两难境地
9.减税
10.政府债务
11.移民
12.总统的责任
13.涓滴效应
14.通货膨胀
15.汇率
16.财政救助
17.经济衰退
18.健康还是经济——存在折中方案吗?
第三章 需要真正了解的经济名词
19.劳动分工
20.原材料
21.经济预测
22.农业
23.理性消费者
24.通货紧缩
25.货币政策
26.亚当·斯密
27.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8.欧元
第四章 致富手段的误区
29.战争
30.贸易战
31.扶持农业还是重工业
32.金钱≠幸福
33.自由贸易
第五章 生态炸弹
34.自然
35.共享资源
36.航空旅行
37.脂肪税是合理的
38.保护环境将创造工作岗位,而不是摧毁岗位
39.回收利用是好事
40.经济增长是在破坏环境吗?
第六章 商业『神话』
41.票贩子的存在不是好事
42.钻石的价值大于淡水
43.工人只受金钱驱使
44.航空公司不断改变机票价格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45.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应该更加平衡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教授经济学至今已逾
20年,像许多教师一样,我
一直试图找到使这门学科引
人入胜、趣味盎然和发人深
省的方法。这包括尽量避免
使用较为复杂的术语,并使
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事实上,从实用角度来
看待经济学,并且看它如何
影响我们的朋友和家人,都
可以真正有助于让这门学科
充满趣味性。
本书的目的是提炼一些
最有趣的经济学概念,并以
学生和普通读者都能理解的
方式呈现它们。即使你从未
读过《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或者
从未完全理解通胀目标和财
政责任的含义,我也希望本
书能够简化许多看似深奥的
经济学知识并让它们变得生
动起来。
本书的设计让你可以先
阅读其中一章,然后跳到另
一章,之后再回到原先的那
一章,并选择其中一个你感
兴趣的话题。但综合起来看
,各章节共同简要地介绍了
经济学的所有迷人之处,且
没有《金融时报》背后那些
枯燥乏味的内容!
泰吉万·帕丁格
2021年3月5日
导语
本书作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讲解了和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和现象,并对和经济学相关的经典问题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本书联系实际,对具体的经济学名词、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内容有助于经济学专业的学士和想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进一步认识经济学、理解经济学概念和现象,本书内容具有知识普及作用,能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容易地理解相对晦涩的经济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并培养对经济学的兴趣,更加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
后记
经济学为数不多的确定
性之一是,这门学科在不断
变化演进,有时还会引发意
想不到的危机。1992年至
2007年,许多分析师认为
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一种稳
定、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的经
济新范式。然而,2007年
至2009年的信贷危机否定
了这种乐观情绪。信贷危机
展现了过时的金融工具造成
广泛经济损害的力量。经济
学教科书不需要重写,但它
们确实需要一些新的章节。
2020年最大的经济问题
看起来可能是全球不平等、
英国脱欧或中美关系,但这
些问题被新冠肺炎疫情对经
济体系的巨大冲击掩盖了。
这场流行病和由此导致的大
范围封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
经济形势。短期内,我们需
要努力应对衰退、失业以及
公共卫生与经济之间的微妙
平衡。从长远来看,这场流
行病将改变工作和商业的性
质。但也许更重要的是,它
可能会让我们质疑什么应该
成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优先
事项——是使经济增长最大
化,还是我们想要更加重视
包括公共卫生、环境和生活
质量在内的公共福利。有时
候,需要一次巨大的经济冲
击才能迫使我们重新评估什
么是重要的。
预测下一次经济冲击总
是困难的,但快速变化的环
境可能以一种超越以往危机
的方式破坏全球经济。不管
未来会发生什么情况,理解
经济学背后的科学,有助于
我们使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以
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并使
我们能够以一种有益于世间
芸芸众生的方式共享地球上
的稀缺资源。
精彩页
1.卢德谬误
19世纪初,自动纺织机的兴起让一批熟练的英国纺织工人大惊失色。对于从事小规模家庭手工业的个体工匠来说,新奇的机器和大型工厂威胁到了他们的生计;他们认为这些机器导致了他们的经济困难。由于就业前景惨淡,他们决定反击并开始动手砸毁机器。技术工人的反抗遭到无情镇压,并且卢德分子(Luddite)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大规模制造和自动化生产流程势不可挡的扩散。虽然这一自动化发展在现代社会继续进行,但人们对新技术导致失业的恐惧却依旧如同200年前那般强烈。
在经济学中,卢德谬误(Luddite Fallacy)现指这样一种错误观念:新技术会夺走工作岗位并造成失业。从本质上说,新技术可能会对传统岗位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总体就业水平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以19世纪的英格兰为例,就会发现新工厂和自动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服装业的生产效率。由于过去仅靠双手缝制服装的工匠无法与机器竞争,因此,服装业对他们的劳动力需求也随之降低。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工匠认为机器正在夺走他们的生计,并因此导致他们的贫困。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正确的:机器对这些失去主要就业机会的熟练工匠来说确实是个坏消息。然而,在经济学中,始终重要的一点是着眼大局并注意到不那么明显的“第二轮通胀效应”。
首先,新机器和新工厂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之前从事农业的体力劳动者被吸引到这些工厂里工作。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工厂里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相比之前的农业体力工作,制造业工作的薪水更高。这意味着工厂里的工人拥有比他们在农场工作时更强的购买力。其次,更高效的服装生产工序意味着服装价格开始下降。购买量身定制的服装曾经是富人的专利,但更廉价的布料和服装意味着更多的人买得起定制服装。随着服装价格变得更加便宜,人们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因此其他企业可能迎来需求的增长。此外,19世纪还带来了诸如铁路、观赏性运动和休闲度假等新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技术影响的例子。随着新技术的问世,企业变得愿意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在工程和设计领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一过程中确实存在重大的(旧岗位)破坏,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创造了薪资更高的工作岗位,以取代消失的旧岗位。熟练工匠的工作岗位消失了,但更高效的生产过程可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服装零售、休闲、机器制造)。对于那些没有收入的熟练工匠们来说,这可能算不上什么安慰,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普通工人的境况比150年前更好了。
新技术并不会加剧失业,它只是将就业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20世纪伊始,法国有大约30万名煤矿工人;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5万;而到了2011年,法国境内煤矿工人的数量为零。你可以说技术导致了煤矿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但这是一件坏事吗?现如今,来自前煤矿业村庄的年轻人拥有截然不同的就业机会。
话虽如此,但就业岗位再分配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坐在办公桌前说“从长远来看,新的工作岗位将被创造出来”固然不错,但那些被颠覆性技术淘汰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这些所谓的好处。问题在于,失业的煤矿工人可能缺乏重新就业所需的技能、资质和地域流动性。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总体上有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一些工人可能好几年找不到工作。例如对密歇根州的失业者来说,纽约和洛杉矶出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岗位算不上什么令人宽慰的事。
失业也不是唯一的问题。失去从事一项带来自豪感和满足感的职业的能力也是问题之一。在理论上,熟练的手工制衣匠可以在大工厂获得一份重复性的工作,但他们将失去工作满足感。在美国,自动化生产过程正在导致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而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往往是兼职、临时和零工。比如和工友一起从事一份理想的制造业工作,这创造了一种自豪感;而做一名兼职比萨外送司机可能感觉像是后退了一步。仅仅因为从长期来看将会得到新岗位并不意味着没有同样显著的长期成本。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