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军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文清丽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女军人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心灵史。文清丽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军中儿女图谱。他们砥初心、凝聚力量,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军队在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中的大步迈进。 作者简介 文清丽,1986年入伍,陕西长武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系,就学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及鲁二十八深造班,曾在《十月》《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小说界》《作家》等全国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出版有散文集《瞳孔湾湖》《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回望青春》《我爱桃花》,长篇非虚构《渭北一家人》,获奖数次。现供职《解放军文艺》杂志。 目录 第一章 女兵梦 第二章 西北望 第三章 在异乡 第四章 兵之初 第五章 会操 第六章 摆呀么摆汤料 第七章 那高高的飞机楼 第八章 课堂在大自然里 第九章 家务会 第十章 谁是你的幸运天使 第十一章 呵,北京 第十二章 纸恋 第十三章 金星成了宝相花 第十四章 政者,正也 第十五章 潜京 第十六章 梦想的殿堂 第十七章 淬火 第十八章 舍不得这身绿军装 第十九章 手心手背 第二十章 所谓关系,就是把不好处的人处好 第二十一章 剑桥下的柔波 第二十二章 重做编辑 第二十三章 维多利亚港飘扬的军旗 第二十四章 女记者 第二十五章 迷彩色 第二十六章 浪花白 第二十七章 儿女们 第二十八章 戴上了大校军衔 后记 导语 《从军记》是一部长篇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小说以李晓音以及她的大哥李晓忠、二哥李晓义为主人公,讲述了以兄妹三人为代表的农民子弟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奋斗成长四十年的故事。作者从三兄妹的工作切入,从野战部队、西部高原的后勤部队、军队院校到总部机关,描绘了他们的工作、恋爱、友情、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后记 这部小说我准备了二十 年,不,准确地说,三十多 年了,从参军的那天起,我 就渴望写一部农家军歌。 这部小说,通过现役军 官李晓音改任文职人员,又 改任大校军官的经历,以军 队文职军人为主角,写出了 我军文职军人制度三十多年 的变革与成熟,从不穿军装 到穿军装,从无衔到有衔, 军官制度的逐步完善,展现 出了军队多年来的重大变革 。笔墨渗透到部队诸多领城 ,从野战部队、后勤基地、 院校、总部机关到新闻出版 机关等,展现了李晓音从战 士到著名作家的成长史,也 塑造出她的哥哥李晓忠、李 晓义以及战友、同学等一系 列鲜活的新时代军人形象。 我认为,小说的魅力, 就在于书写人与人之间的情 感,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无 论以怎样的方式诉说,还是 能一次次地感动读者。 一部好的作品,是真实 和虚幻的交织。在角色身上 看到许多人的影子,又在周 围人身上发现角色的投射。 说到底,还是普遍的、人类 共有的东西。正因如此,我 想写下农民家庭三兄妹从军 三十年的酸甜苦辣。我希望 读者从故事、细节,从血肉 丰沛的军人的日常生活中, 去理解他们。 我想通过一个农村女孩 成长为一名大校的从军之路 ,来展现一代代军人崇尚荣 誉以及追求梦想之心。我渴 望写下她的亲人们、战友们 的追求与迷茫,以及琐碎的 日常与短暂的逃离,从个人 经历反映人民军队阔步向前 的光辉历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 好士兵。每个人心里,都有 一粒渴望当将军的种子,时 机成熟,就会破土而出。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 家庭和身边的人。李晓音的 成长道路上,有大哥的“鸡 汤”,有二哥的身教。兄弟 俩一文一武,影响了妹妹的 一生。她与父母、爱人、同 学之间的关系,也是我着力 刻画的。她的人生之路,与 时代,与亲人,与战友,密 不可分。 我喜欢写女人之间的故 事,更爱写女军官们。我也 是她们中的一员,写她们, 就是在写我自己。我庆幸能 在最美好的年华,与优秀的 她们相遇。 我读过三次军校。 第一次,南京政治学院 新闻系。我是一名战士学员 ,有幸跟七位陆海空各兵种 女干部为伍,我们全班一共 九十六人。在美丽而诗意的 南方,我度过了两年大学生 活。 第二次,是读军艺文学 系。全班三十五人,有六个 女生,在美丽的首都,我眼 界大开。学校不但有舞蹈系 、戏剧系,还有响当当的音 乐系,演艺界的不少明星是 从这里毕业的。 第三次,我上的是总部 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一个 班四十三人,女生六人。我 再次回到三十年前的母校, 与即将成为总部直属单位领 导的女军官们为伍。她们是 运动员,是讲解员,是演员 ,是优秀的师团职领导干部 。 读者朋友,通过以上数 字,就能知道在十几万军人 里,女军官是多么的稀缺, 多么的珍贵。 毕业以后,大多数人我 再也没有见过,也不知她们 生活得如何。在对她们的思 念中,我提起了笔,希望写 下她们的欢声与眼泪。我以 李晓音的几个同学——新闻 系女军官为主体,我喜欢这 样的搭配。若换成中文系, 离诗意近,但飘。在新闻现 场和军营之间的我的女主人 公们,在情感与事业的路上 ,注定走得艰难。 在描绘李晓音和她的战 友、哥哥们的奋斗史时,我 着眼于保存时代记忆,搜集 记忆中能触摸到的一切,歌 曲、绘画、影视剧等,聚焦 时代更迭之际军人的彷徨与 坚定,聚焦被历史湮没的普 通人,讴歌人性,讴歌踏实 的人生。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 来越怀恋青春。为了留住青 春,为了留住生命中走过的 人们,我想,写下他们,他 们就永远不会老去,不会消 失。我产生了创作这部小说 的冲动。 起初,李晓音和她的亲 人、战友们,只是一个个名 字,后来,他们整天跟我在 一起,我熟悉了他们说话的 方式,闻到了他们身上的气 息,摸透了他们的脾性,直 到有一天,我听到他们的呼 吸声,我好像能看到他们发 梢上的阳光,我觉得时机到 了。 我爱的不只是绿军装、 白军装、蓝军装。它们更是 梦的衣裳,是理想的载体。 军舰、飞机、大炮、火箭, 我多次触摸过。军歌、枪炮 、五公里越野、拉练,是我 从军三十多年来绕不过去的 课目。 歌中唱道:生命里有了 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 到珍贵。生命里有了当兵的 历史,一辈子都会充满光辉 。我参军三十六年,一个人 一生中又有多少个三十六年 ,我为此骄傲。 以此书,致敬我生命中 的一切美好! 精彩页 第一章 女兵梦 1 下午最后一节课,铃响过三遍了,身后的风琴却静悄悄的,女同学们纷纷跑出教室,表情神秘。这是什么情况?李晓音狐疑着从抽斗拿出一本路遥的《人生》,她刚看到刘巧珍进城来看高加林,急于知道他们后来的命运,这时好朋友顾莉华从前排一迈左脚,一骗腿儿跳过好几把椅子,几乎是飞奔到李晓音面前,说:“快走!跟我走!” “去哪儿?” “跟着我走就是!”顾莉华拉着李晓音直奔宿舍。宿舍在学校后院,紧挨着操场。围墙外边探进来的树枝上,苹果在阳光下红艳艳的,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在风中不停地摇曳着,地上映着树叶斑驳的影子,正是最好的秋日时节。 学校喇叭里播放着曲啸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演讲,声音时而抑,时而扬,时而顿,时而挫,时而高亢,时而柔和,时而激愤,时而婉约,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天地含悲。校园主干道有一排排白杨树,教室墙壁上挂着张海迪的画像,写着:向张海迪学习,做时代优秀青年。 校园北边最后一排平房是女生宿舍,屋内有一张张木板拼接的大通铺,木板上先铺了一层麦草,才是花花绿绿的被褥。屋子中间拉了根粗铁丝,挂着衣服、布袋,中间过道放着几辆自行车,挤得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两边靠墙有三张桌子,摆满了茶缸和装着腌菜的罐头瓶。李晓音掀开自己掉了漆的白瓷缸盖想喝口水,缸子已空了。顾莉华拿起桌上的红色塑料梳子,从身上掏出小圆镜,照了一会儿脸,又打开一盒友谊牌擦脸油,伸出指头挖了一团,抹到脸上,又挖出一指甲,往李晓音手上抹时,发现李晓音还坐在铺上发呆,一把拉起来,说:“天呀,你怎么还坐着,也不梳头。快点走呀!”说着,推上自己的那辆红旗牌自行车,往外走。 李晓音糊里糊涂地也推上自行车,跟着顾莉华走出校园。她本来想问去哪儿,发现顾莉华低着头猛蹬车,像是生怕人瞧见,便住了口。 快到县城了,李晓音才明白她们要去县武装部。顾莉华看路上没人,悄声告诉李晓音,她在县招待所食堂做饭的舅舅说县里要招女兵了。 李晓音心一惊,蹬车的速度就慢了,暗想她们怎么可能当上女兵,县里怕有十几年没招女兵了。即便招,也轮不到她们这些农村孩子。她记事时就听村里人说邻村有一对长得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姐妹当了女兵,至于是哪两个人,后来怎么样了,谁也说不清,自己嫁到邻村的堂姐也说不清。她确信这只是传说。 到了县武装部,人家老早下班了。顾莉华大爷长大爷短地叫了半天,看大门的老头儿才回答了她们的问题,根本没听说要招女兵,今天已有好几拨女孩来过了,都问这事,连针眼儿大的可能性都没有。看大门的老头儿捏了捏鼻子,把一摊鼻涕抹到身后的墙上,非常肯定地说他在这里工作十年了,就没听说招过女兵。“那好事能轮到咱这穷县?即便有名额,县领导早瓜分了。”老头儿咧着嘴,一口黑牙露了出来。 顾莉华垂头丧气地推着车子边往外走边说:“肯定是我们来晚了,他一个看大门的怎么知道这么机密的事,明天咱们请假再来。” “我觉得,即便有,希望也不大。” “只要招,我就有希望。”顾莉华肯定地说。 “咱们念得是职业中学,又没毕业,十万里挑一的女兵能轮上咱们?说实话,比考大学还难。”李晓音扶着自行车,望着远处落日下暗淡的灰蒙蒙的县城,皱起了眉头。 “晓音,又一根筋了不是?你没看到咱们的优势。县一中的牌子是亮灿灿的,可你看看那些女生,一个个戴着瓶底厚的眼镜,怎么可能当上兵?当兵身体要健康,还要有才艺。咱们职业中学,牌子跟人家比是弱了些,学的也是幼师、美工、财务之类,也不亮眼,可咱们不近视,又能吹拉弹唱,整天练功,身材也好。再说长相,你看看咱俩,皮肤、鼻子、眼睛,虽比不上电影、电视里的大明星,在咱这小城,也算人尖子,能没优势?部队招的女兵大多数是文艺兵,我都准备好了,让我唱歌我就唱最拿手的《酒干倘卖无》,跳舞我就跳老师刚教的新疆舞。”顾莉华说着,扭了两下脖子,逗得路过的一个少年朝她吹口哨。 “姐有魅力吧。”顾莉华朝少年瞪了一眼,说,“小屁孩,一边去。咱回吧!” 听顾莉华这么说,李晓音觉得有道理。第二天上午上课,她俩假装肚子疼要到县医院看病,早早来到县武装部,这次见到了一个管征兵的干事。顾莉华给了他一包金丝猴烟,换来一句明白话,在招兵,但只招男兵。 “没指望了,就当咱们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吧。”顾莉华说完,就准备弹风琴、跳舞、练声去了。 李晓音一直到放学还想着这事,对顾莉华说:“你再问问你舅当兵的事。要没有这回事,他怎么会听到?” “我肯定要问。”顾莉华说完,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