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阿拉乌戈人(上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阿隆索·德·埃尔西亚·伊·苏尼卡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阿拉乌戈人》是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最早的一部史诗。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主要描写16世纪中叶以瓦尔迪维亚为首以及后来的阿尔马格罗的西班牙征服军征服南美洲智利和智利中部土著印第安阿拉乌戈人的残酷历史。诗歌描写阿拉乌戈人民以不同形式顽强反抗征服者目的是摆脱强套在他们头颈上的桎梏的基本史实。诗歌详尽记述了西班牙征服者的残暴、野蛮、贪婪的丑恶行径和狰狞面目。同时诗歌也淋漓尽致地歌颂了智利土著民族阿拉乌戈人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诗歌还在不同的篇章描写智利自然风景和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
目录
上册
关于史诗《阿拉乌戈人》
第一卷
献辞——敬献给神圣的天主教国王陛下
序言——致敬读者
第一歌 描述秘鲁总督辖区智利省与阿拉乌戈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描述智利土著人的风俗习惯和作战方式。大致描述西班牙人的到来与征服,以及阿拉乌戈人的反抗。
第二歌 叙述阿拉乌戈各位酋长在推举军队统领上的分歧。老酋长科罗科罗提出推举办法。土著人用欺骗的办法进入图卡贝尔堡垒。土著人与西班牙人展开战斗。
第三歌 瓦尔迪维亚带领少量西班牙人和部分印第安友军前往图卡贝尔堡垒,以示惩罚。阿拉乌戈人在关隘对瓦尔迪维亚发动袭击。将其杀死。瓦尔迪维亚的部下领略了拉乌塔罗的战斗力和勇敢精神。
第四歌 十四名西班牙骑兵按约定前往图卡贝尔堡垒与瓦尔迪维亚会合。埋伏在周围的印第安人与他们遭遇。拉乌塔罗带领援兵赶到。七名西班牙人及同来的所有印第安友军阵亡,其余人则侥幸逃生。
第五歌 长诗第五歌,讲述筋疲力尽的西班牙人和阿拉乌戈人在安达琏山谷发生激烈战斗。拉乌塔罗巧施计谋,致使西班牙人死亡过半,随同的三千名印第安人无一生还。
第六歌 双方战斗继续,阿拉乌戈人对待战败者十分残酷。除了对妇女儿童稍有怜悯之外。所有战败者均遭刀击。
第七歌 西班牙人筋疲力尽地到达康塞普西翁城。他们与敌人寡众悬殊,惨败康城。城中的老幼妇孺向圣地亚哥城撤退。描述康塞普西翁城遭受的抢掠、焚毁与破坏。
第八歌 阿拉乌戈地区众酋长和领主在阿拉乌戈山谷召开全体大会。图卡贝尔杀死普切卡克酋长。考波利坎率大军逼近建在卡乌腾山谷中的帝国城。
第九歌 庞大的阿拉乌戈军队抵达距离帝国城仅三哩的地方。但他们的意图未得到神的允许,便返回原地。西班牙人返回彭科的据点,重建康塞普西翁城。阿拉乌戈人向西班牙人发起进攻。双方展开恶战。
第十歌 得意洋洋的阿拉乌戈人欢庆胜利,举办大型庆典活动。本地人和外乡人等参加庆典。开展各种角斗和娱乐活动。
第十一歌 长诗第十一歌,欢庆及娱乐活动宣告结束。拉乌塔罗向圣地亚哥城进发。在到达之前修建堡垒,扎下营盘并安顿军兵。西班牙人前来。双方又是一场恶战。
第十二歌 拉乌塔罗躲在堡垒中,不想继续戏弄西班牙人取胜。马尔科,贝阿兹提出建议,堂佩德罗据此预见危险的处境,拔营撤退。卡涅特侯爵来到秘鲁国王城。
第十三歌 卡涅特侯爵在秘鲁受罚。智利方面的信使前来求援。因其要求必要且合理,派出海陆两路援兵。本歌结尾时,弗朗西斯科·德·比亚格兰在印第安人引领下,袭击拉乌塔罗部队。
第十四歌 弗朗西斯科·德·比亚格兰夜袭敌营,对方毫无觉察。拂晓时分发生遭遇战,第一次短兵相接,拉乌塔罗阵亡。描述双方展开的血战。
第十五歌 长诗第十五歌。第一卷最后一歌。战斗结束。阿拉乌戈人全部阵亡,但无一人投降。讲述来自秘鲁的几艘船只抵达智利,在毛利河与康塞普西翁港之间遭遇大风暴。
下册
第二卷
献辞——敬献给神圣的天主教国王陛下
序言——致敬读者
第十六歌 风暴过去。西班牙人进入康塞普西翁港和塔卡瓜诺岛。印第安人在翁戈尔茂山谷召开全体酋长会议。贝特戈楞和图卡贝尔之间出现分歧。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第十七歌 委派密亚乌戈执行侦察任务。西班牙人离开岛屿。在彭科山地修建堡垒。阿拉乌戈人来袭。讲述同时在法国发生的圣金廷战役。
第十八歌 国王腓力二世下令进攻法国圣金廷并获胜。阿拉乌戈人进攻西班牙人的堡垒。
第十九歌 叙述阿拉乌戈人袭击在彭科堡垒中的西班牙人。格拉克拉诺攻城战役。船上留守的海员与士兵在海上与敌人展开激战。
第二十歌 阿拉乌戈人伤亡惨重而撤退。图卡贝尔遭受攻击。重伤而逃。特瓜尔丹向阿隆索·德·埃尔西亚讲述她奇异而又令人同情的经历。
第二十一歌 特瓜尔丹找到丈夫的尸体。失声痛哭,之后将其尸身带回家乡。西班牙人骑马从圣地亚哥城和帝国城出发。走陆路抵达彭科城。考波利坎显示己方强大的军事力量。
第二十二歌 西班牙人进入阿拉乌戈人的领地,双方展开恶战。连科的人品经受考验。印第安勇士加瓦利诺被剁去双手。
第二十三歌 加瓦利诺来到阿拉乌戈议会厅,在全体酋长大会上谴责某些人的愚蠢举动。西班牙人外出寻敌。描写费东博士居住的山洞和洞内物品。
第二十四歌 本歌集中描写一场大海战:土耳其海军全军覆没·统帅奥察里逃之夭夭。
第二十五歌 西班牙人在米亚拉普扎营。考波利坎手下的印第安人前来挑衅,展开惨烈的血战。图卡贝尔和连科展示力量。讲述西班牙人如何在同一日展现勇气。
第二十六歌 血战结束,阿拉乌戈人撤退。加瓦利诺的顽强、坚韧及死亡。继续描述费东博士的花园和居所。
第二十七歌 本歌描述智利诸多省份、山川和城市,它们或以风光迷人。或因战争著称。讲述西班牙人如何在图卡贝尔山谷修建堡垒。讲述埃尔西亚如何邂逅美女格拉乌拉。
第二十八
序言
关于史诗《阿拉乌戈人
》——赵振江
西班牙征服者的到来中
断了古印第安文化的历史进
程。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权欲
迷、宗教狂和黄金热,也带
来了欧洲大陆的文学艺术和
人文精神。在此期间,作家
本身就是探险家、征服者或
他们的后代,其纪事体作品
一般具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
价值。这时期的诗歌佳作不
多,但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
一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
史诗《阿拉乌戈人》,作者
是阿隆索·德·埃尔西亚·伊·
苏尼卡(Alonso de Ercilla y
Zuniga,1533-1594)。
一 史诗的作者
阿隆索·德·埃尔西亚·伊·
苏尼卡于1533年8月7日出
生在马德里的一个贵族之家
。父亲佛尔顿·德·埃尔西亚
,是一名法官,是当时最高
司法机构“皇家理事会”的成
员;母亲名叫莱昂诺尔·德·
苏尼加。阿隆索是这个家庭
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母都
出身于西班牙北部比斯开地
区博尔梅奥的名门望族。阿
隆索不满周岁时,父亲突然
去世,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
境。为了抚养子女,母亲被
迫回到家乡,辗转在博尔梅
奥、纳赫拉和波瓦迪亚几个
小城市之间。1545年,由
于在一场官司中败诉,他们
家失去了几处封地,也失去
了正常收入。同年,阿隆索
的长兄又突然死去。无奈之
下,母亲将次子送入教会,
自己则亲自担任其余几个子
女的启蒙教师。她在贫困中
向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
五世求助。国王认识她的丈
夫,对他们一家人的遭遇心
生恻隐,1548年任命她作
为玛利亚公主的侍从主管女
官。当时只有15岁的阿隆索
则被指派为王子腓力的伴童
,陪同王子去巡视西班牙的
海外领地。王子一行于
1548年10月从巴亚多利德
启程开始长途游历。在三年
的时光中,阿隆索陪王子游
历了巴塞罗那、日内瓦、米
兰、慕尼黑、卢森堡、布鲁
塞尔等多个城市。仅在德国
奥斯博格一地,他们就停留
了将近一年。1551年,阿
隆索返回巴亚多利德,当时
正在进行一场论战:塞普尔
维达教士和拉斯卡萨斯神父
在征服美洲是否公正的问题
上发生了争执。当年年底,
阿隆索陪同自己的母亲和姐
妹作为玛利亚公主的随从前
往维也纳。这次旅行又持续
了三年。当他再次回到巴亚
多利德时,已经21岁,又做
了王子的侍从。
……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
这部史诗的韵律是严格按照
十一音节八行诗(octava
real)的形式写成的。每一
小节都是八行,每行十一个
音节,押韵的方式是AB、
AB、AB、CC。全诗共计
2634首,像是一气呵成。
十一音节八行诗歌是西班牙
16世纪十分流行的诗歌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的
韵书中,人们常常以《阿拉
乌戈人》中的诗句为范例。
作者的诗歌天赋,由此亦可
见一斑。
我的好友段继承教授是
我牛栏山中学的初高中同学
,他费时近四年时间翻译巨
篇史诗《阿拉乌戈人》,实
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说
他在以一种工匠精神完成的
《阿拉乌戈人》翻译巨作也
不为过。就说这部史诗的长
度,史诗长21,072行,
2634首七言八行诗。诗歌
的总长度都分别超过荷马的
史诗《伊利亚特》(15,
693行)和《奥德赛》(12
,110行)以及但丁的《神
曲》(14,233行)。原书
押韵格式为AB、AB、AB、
CC。为适应中国读者的习
惯,继承用AA、BA、CA、
DA韵文格式翻译。继承把
翻译的《阿拉乌戈人》诗歌
形式称之为长篇七言排律叙
事诗,名副其实,我很赞成
。翻译如此之长篇巨作继承
当属第一人。翻译这一首长
诗相当于翻译2634首七言
律诗,可见工程之浩大,劳
作之辛苦。另外,继承在翻
译过程中,十分注重遣词造
句,读者在阅读史诗时,即
可有深刻体会的。在《阿拉
乌戈人》付梓之际,我为之
赞叹,为之喝彩。其老当益
壮的精神值得效仿,值得赞
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