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548年,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富裕的农民马丁·盖尔抛妻别子,舍下家业,一去多年,杳无音信。八年后,他却突然出现在村子里,令家人、邻里既惊讶又欣喜。尽管样貌有不少变化,他还是受到了众人的欢迎,与妻子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并生下一个女儿。可是,他却与亲叔叔爆发财产纠纷,引起家人不满。与他相亲相爱的妻子迫于压力,声称她被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蒙蔽了,将他送上了审判席。这个案件从地方法院一直闹到最高法院,双方各执一词,乡邻们也莫衷一是。就在这个马丁·盖尔几乎让法庭相信他不是骗子,即将做出有利于他的判决时,真正的马丁·盖尔出现了。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埋首档案,利用婚书、遗嘱、交易文书、纠纷与仲裁书等多种材料,试图通过讲述这一离奇的冒名顶替故事,再现16世纪法国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近代早期法国的国家司法体系。她带领我们一起去追寻真假马丁·盖尔和他们的妻子贝特朗·德罗尔斯的世界,从各方面刻画他们丰富的生活细节,揭示了当时的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继承法、社会流动、兵役、乡村习俗和司法程序。 在本书中,戴维斯还引导我们思考:16世纪法国农民实现社会流动和阶层跃升的渴望为何如此强烈?在没有指纹和照片的时代,一个人的身份是如何界定的,人际网络起着怎样的作用?新旧势力的对抗、不同文化习俗的冲突、风云变换的国际局势如何搅动地方社会? 作者简介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1928年生),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 Charles Lea历史学教授,兼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学与中世纪研究教授、比较文学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银幕上的奴隶》《边缘女人》《16世纪法国的礼物》等书。 目录 戴维斯及其《马丁·盖尔归来》(代译序) 前言 缩写说明 导论 第一章 从亨戴到阿尔蒂加 第二章 不安分的农民 第三章 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名誉 第四章 阿诺·迪蒂尔的面具 第五章 私定的婚姻 第六章 争执 第七章 里厄审判 第八章 图卢兹审判 第九章 马丁·盖尔归来 第十章 讲故事的人 第十一章 离奇的故事,悲惨的故事 第十二章 论瘸子 尾声 再造冒名者:从马丁·盖尔到萨默斯比 档案的沉默,故事的名声 致谢 马丁·盖尔相关论著选目 注释 译名对照表 索引 序言 本书的写作,源自一位 历史学家的探索,亦即尝 试如何用不一样的方式讲 述过去。马丁·盖尔的故事 ,已被复述过许多次了。 在16世纪40年代的朗格多 克,一个富裕的农民抛妻 别子,舍下家业,一去多 年,杳无音信;后来,他 回家了—或者说,人人都 以为他回来了—然而,在 三四年美满的婚姻生活后 ,妻子却说她被一个冒名 顶替的骗子给蒙骗了,于 是将他送上了审判席。到 最后一刻,就在那个男人 几乎让法庭相信他就是马 丁·盖尔时,真正的马丁·盖 尔出现了。这个案子马上 被写成两本书,其中一本 是由法庭的法官写的。法 国各地的人都在评论这个 案子,其中包括了伟大的 蒙田。好几个世纪以来, 讲述著名骗子与著名案子 (causes célèbres)的书籍 ,都在复述着这一故事。 在四百年前发生此事的比 利牛斯山区的村子阿尔蒂 加,人们对这个故事仍然 记忆犹新。它为一部剧本 、两部小说与一部小歌剧 (operetta)提供了灵感来 源。 头一次读到那位法官的 记录时,我心想:“这应该 拍成一部电影。”在过去的 事件中,历史学家很少会 发现如此完美,或是拥有 如此戏剧性并具有大众感 召力的叙事结构。我碰巧 了解到,电影剧本作家让 —克劳德·卡里埃尔与导演 达尼埃尔·维涅正着手撰写 同一主题的剧本。于是, 我加入他们的行列,《马 丁·盖尔归来》(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这部电 影,就是我们三人合作的 成果。 悖谬的是,越是参与影 片的制作过程,我想要超 越它的胃口,便越发被吊 起来了。这促使我更为深 入地探究这一案子,对它 进行历史的解读。为演员 而不是为读者写作,对16 世纪人们的动机提出了新 问题—比方说,他们是否 像关注财产那样关注真相 。看着杰拉尔·德帕迪约一 路摸索着,进入冒牌的马 丁·盖尔的角色,我悟到了 新的路子,去思考阿诺·迪 蒂尔这一货真价实的骗子 的所作所为。我感到我拥 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验室, 它提供的不是证据,而是 历史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影片脱离了 历史的记载,这让我感到 苦恼。盖尔一家的巴斯克 背景*被割舍了;乡村的新 教被忽略了;更有甚者, 那位妻子的两面派花招以 及法官的内心冲突被弱化 了。这些变动或许有助于 赋予影片强有力的简洁风 格,让马丁·盖尔的故事首 先成为一个传奇故事,但 它们也让实际发生的事情 变得难以解释。在这个对 一个村庄进行美丽而扣人 心弦的电影摄影学的再创 造的过程中,可曾为不确 定因素、“也许”、“或许是” —它们是历史学家在证据 不足或含糊其辞时的救命 稻草—留下空间呢?我们 的片子是部令人激动的悬 念片,它让观众跟原来的 村民与法官一样,都无从 搞清结局。但这可曾给反 思16世纪的身份认同的意 义留下了空间呢? 因此,这部片子给历史 学家提出了虚构 (invention)的问题,确 定无疑,马丁·盖尔的妻子 也曾面对这个问题。我不 得不回到我原来的行当, 甚至离开比利牛斯山区, 一头扎入富瓦、图卢兹与 欧什的档案堆里。我想运 用过去留给我的每一份文 件,对这一引人注目的故 事,第一次进行全方位的 史学分析。 我想弄清楚马丁·盖尔为 何离开村子,他去了哪里 ,阿诺·迪蒂尔是如何、出 于什么原因成为冒名顶替 者的,他是否蒙骗了贝特 朗·德罗尔斯,他又是为何 未能坚持下去的。这应该 会让我们对16世纪的乡村 社会提出新的见解。我想 追随村民出席一个个刑事 法庭,解释法官们的裁决 是如何改变的。我将得到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揭 示一个来自农民生活,被 文人墨客加工成故事的事 件。 事实表明,这比我当初 想象的困难得多—但再次 讲述马丁·盖尔的历史,又 是何等令人愉快的事啊!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1983年1月于普林斯顿 导语 享誉世界的女性历史学家、新文化史旗手戴维斯经久不衰的经典。 揭开一桩离奇诈为人夫案的谜团,讲述三个主人公的爱恨纠葛与坎坷命运。 作者以丰富的细节,再现了三个主人公的生活与命运:一个抛家舍业、多年不归,为敌国服务,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一个在夫家苦苦独立支撑家业、抚养孩子,期盼理想的爱情;一个突然闯入,温柔体贴、记得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三个人是如何自我塑造的?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最终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马丁·盖尔归来》中,戴维斯利用丰富的材料描绘了法国西南部地方乡村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图景。通过她细致入微的描写,我们从乡民的经济社会活动中还能隐约看到更大的历史背景,察觉更大的社会变迁:经济和土地制度的变革、司法体系与审判制度的变化、激进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冲突、宗教改革的暗流涌动与教派矛盾,及不同政治势力在欧洲大陆的角逐。 精彩页 为了让村民接纳,他们得接受某些朗格多克的风俗。达盖尔成了盖尔;假如皮埃尔曾用巴斯克式名字,如贝特里桑茨甚或彼得里之类,现在他已改了名。桑克西的妻子可能继续将粮食篮子顶在头上,但为了和邻里打成一片,她重做了发饰和裙子的装饰。在教堂做弥撒时,她可能得习惯这里的女人并不会为了摆供品将男人推到一边,不会到教堂为教区委员会收东西,也不充任教堂司事。 同时,他们可能要说一口更流利的普罗文斯话,并去熟悉一个比亨戴更频繁地使用书写文字的世界。“巴斯克语,”让·德科拉斯法官写道,“如此含糊难懂,以致不少人认为任何书面文字都无法表达它。”实际上,1545年在波尔多出版了一本巴斯克语诗歌集,不过,在拉博德,行政记录与合同是用加斯孔语或是法语记录下来的。在他们的出生地做生意时,盖尔兄弟说的是巴斯克语、西班牙语或是加斯孔语。在加龙河与阿列日河之间的地区,他们常常在公证员面前说这几门语言。这些公证员散布于许多小镇子,即使在皇家的《维莱尔一科特雷特法令》(1539)实行之前,他们已用零星掺杂着奥克语词汇与拼音的法语来起草合同了。盖尔兄弟学会的书写技巧,足以让他们记简单的账,尽管像阿尔蒂加的大多数居民一样,他们从来没有将他们的名字签在合同上,他们可能也无法阅读。的确,在阿尔蒂加并没有教师来教他们做这些事。" 在这个村子扎根的同时,他们的家庭也扩大了。桑克西的妻子生了更多的孩子,其中四个女儿度过了婴儿的危险期。皮埃尔·盖尔娶了妻子,并根据已婚兄弟通常不再同居共爨的巴斯克习俗,他好像已搬到桑克西家附近的一个单独的房子里居住。兄弟之间很可能还分割了家产。后来在1538年,盖尔家出现在一纸合同上,这显示了来到阿尔蒂加十一年后,他们走得有多远:桑克西的独子马丁与贝特朗·德罗尔斯成婚,后者是莱兹河对岸富有的罗尔斯家的千金。 贝特朗的父亲认为这是桩可以接受的婚事——这一事实进一步证明,这些年来这个村子是相当开放地接纳外来户的。另一个从勒马斯一德阿齐搬来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格罗斯家,与邦克伊家结交,被选为执政官。阿尔蒂加管辖区订立了许多婚书,有时像罗尔斯家与盖尔家,是在来自同一个教区的配偶之间订立的,但不可避免地,有的新娘或新郎来自更远的地方。让娜·德邦克伊与圣伊巴尔斯人菲利普·迪福成婚,而阿诺·德波尔德纳夫的年轻的妻子与母亲,都来自库塞尔朗主教区的一个村子。虽说巴斯克乡村还要更远,不过,在里厄主教区,从那个地区搬来的人并非不为人知:比方说,在加龙河畔的帕拉米尼,住着贝尔纳·盖拉及其妻子玛丽·达巴迪亚,两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巴斯克名。也许阿尔蒂加的加里一家,当初也是从拉博德搬来的。” P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