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工智能(精)/图文小百科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超人类学家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以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甚至消除死亡;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斯蒂芬·霍金都坚信,智能信息实体的来临将意味着人类的消亡……这种种观点导致从来没有一门科学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人类应该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超人类主义吗,高级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会是人类的灾难吗。本书通过系统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现状和展望,试图带领读者思考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玛丽昂·蒙泰涅(Marion Montaigne),生于1980年,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的法国网络博主、插面师和漫画编剧。曾先后在艾蒂安学校和戈布兰学校学习插画和动画。毕业后成为青少儿读物插画师。2006年开始创作漫画。2008年在博客开办幽默科普专栏“你死的时候不至于那么傻”,随后博文集结成漫画出版,大获成功。2017年,她创作了《我是如何上天的——宇航员托马养成记》,向我们展示了法国航天员的奇妙星空之旅。她亦凭借该作品荣获2018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众喜爱漫画奖”和2021年法国出版工会“年度科普读物奖”。
目录
《人工智能(精)/图文小百科》无目录
序言
恐惧和幻想:弗朗辛、
米切尔及HitchBOT机器人
1649年,就在去世前几
个月,勒内·笛卡尔乘船穿
越大西洋北海前往斯德哥尔
摩,随身还带着神秘的行李
。笛卡尔对其中一件行李格
外留意,这引起了船长的好
奇,他决定趁笛卡尔不注意
时去一窥究竟。当他打开大
哲学家的那个箱子后,发现
里面是一个真人女孩大小的
、关节可活动的机器人。有
记载说这个机器人娃娃能说
好几个词汇。当她栩栩如生
地在船长面前站起来时,这
位水手吓坏了,慌忙把她扔
下了船。这就是著名的“弗
朗辛娃娃”——弗朗辛·笛卡
尔的机械复制品。这个可爱
的金发小女孩5岁时天折了
,作为父亲的笛卡尔为此悲
痛欲绝。
200多年后,在社会科幻
小说刚刚萌芽的时代,小说
家们纷纷猜测科学发展的可
能性,在他们眼中,能够解
决脑力问题的机器人将对人
类构成威胁。爱德华·佩奇·
米切尔21879年匿名发表的
作品《世界上最能干的人》
就是此中代表。让-诺埃尔·
拉法格将此书译介到了法国
。米切尔曾假设可以应用钟
表机械学将查尔斯·巴贝奇
(1791-1871)的研究发现
微型化。查尔斯·巴贝奇是
一名数学家,如今他被视为
现代计算机先驱之一。米切
尔在小说中设想将机械脑植
入普通人的颅骨中,如今称
之为赛博格,这使他成为文
学史上首位描绘这种人工智
能体的作家。然而,这个机
械大脑的首要目标竟然是征
服世界(其次是女人),在
让-诺埃尔·拉法格看来,我
们这位科幻小说家正是因此
而变得令人着迷。
就在本书出版前的几个
月,HitchBOT机器人在宾
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偏僻角落
被路过的陌生人袭击并粗暴
地拆毁了。HitchBOT是一
个自动搭车机器人,主要用
于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
。它身上装有语言识别和发
音系统,能与人进行简单对
话。很遗憾,我们并不清楚
这到底是一次纯粹的暴力行
为,还是和船长一样,因看
到“弗朗辛娃娃”感到恐惧而
做出的反应。
幻想和飞速发展的科技
从400年历史中摘选出来
的这则轶事让我们再次认识
到,当面对与我们极其相似
的物体时,我们本能地会为
之着迷或反感到何种程度。
然而,若说HitchBOT遭受
到的破坏行为是我们这个时
代特有的无声焦虑的外在表
象,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
,与笛卡尔所处的时代不同
,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斥
着宣传信息,无一不让我们
相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正
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最近,
一连串的事件让我们在头脑
中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念头:
这一领域马上就会迎来技术
上的重大飞跃。谷歌、微软
、脸书或百度等数字工业的
巨头都表现出对人工智能的
极大兴趣,一些科学进展也
被媒体大肆宣扬,例如
2011年沃森超级电脑夺得
电视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
缘》的冠军,抑或超人类学
家的预言,例如雷·库兹韦
尔就预言未来几十年将实现
人类与机器的混血。
除此之外,众多科幻影
视作品更是加深了这一观念
,即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唾手
可得。例如《她》《超验骇
客》《疑犯追踪》《机械姬
》《超能查派》……
不过,我们需要强调的
是,尽管这些影视作品提出
了令人担忧的警告,却并没
有表现出拥有自我意识的人
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我们
远不是当年那个时代,面对
人们对电脑日渐加深的焦虑
,IBM公司不惜斥资拍摄宣
传片,向公众说明不管是过
去还是未来,电脑不过就是
一台大型计算器……
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人类意识到自己拥有自
我灭绝的能力,这是不久前
才出现的一种真实感受。尽
管这一观点没得到所有人的
认同,还有人认为人类这样
自己吓自己未免过于傲慢,
然而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
的人接受了这个观点。因此
,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例如
斯蒂芬·霍金,认为有意识
的人工智能必将取代人类。
总之,人们越来越认识
到,我们那些难以抑制的、
浮士德式的爱好早晚会让我
们堕入最恶劣的反乌托邦社
会——某些人认为我们早已
身陷其中了!
无论哪个时代,任何一
个科技发展都能让“科技恐
惧症”患者惶惶不安。机器
人、超级纺织机、电话、第
一辆汽车或第一架飞机、微
波炉……所有这些东西的出
现总是能让最焦虑的人感到
不安,无论理由充分与否。
早在信息时代来临前的几个
世纪,人们就已经抱有这种
普罗米修斯式的信念:总有
一天,机器能进行智能问答
。例如,13世纪马略卡岛哲
学家雷蒙·卢尔就想象并设
计出一种推理机器,它可以
论证一条神学真理的正确性
。他也因此成为发明智能机
械装置的先驱之一。不过,
最让人感到恐慌的科技进步
无疑是原子弹的研发。随之
而来的是弹道导弹、基因改
造、各种污染源工业的壮大
、生物科技的发展、太空探
索……简而言之,20世纪以
来,人们面对科技发展从未
如此担忧过。众多科技里程
碑之中,20世纪40年代末
出现的一台机器也在“令人
恐惧的技术奇迹”长名单中
找到了一席之地。当时人们
称之为“电子大脑”,即现在
的电脑。人们对电脑的不信
任自然有其道理。因为有了
它之后,人类不仅
导语
穿回古代,跟随未来机器人追溯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法国科技发展史专家兼程序设计员联手知名科普博主、安古兰漫画奖得主以深入浅出的解说+风趣幽默的图像带你发现一连串奇思妙想是如何在相互作用下成就了这项让人类既爱又怕的高科技。
书评(媒体评论)
20世纪以来,人们面对
科技发展从未如此担忧过。
众多科技里程碑之中,20世
纪40年代末出现的一台机器
也在“令人恐惧的技术奇迹”
长名单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当时人们称之为“电子大脑”
,即现在的电脑。人们对电
脑的不信任自然有其道理。
因为有了它之后,人类不仅
不满足于自我毁灭的能力,
还为自己成功创造了一个竞
争对手。
——达维德·范德莫伦,
比利时漫画家,《图文小百
科》系列主编
非常幽默,还能学到许
多解释得很清晰的知识。我
不喜欢看书的13岁儿子也能
读得津津有味。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拉法格和蒙泰涅是一对
令人惊喜的组合,他们用幽
默和轻松的方式普及知识。
这部作品是一个盛满科学知
识宝藏的宝箱。玛丽昂·蒙
泰涅的图画令它平易近人,
拉法格保障了表达的准确性
,并以清晰明了的论据带我
们重新聚焦关于人与机器关
系的辩论。
——漫画评论网站
sceneario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