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温暖的巢穴(动物们如何经营家庭)/德浩谢尔动物与人书系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德)费陀斯·德浩谢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最前沿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成果及大量典型案例,展现了动物们与繁育后代有关的本能以及经营家庭所遵循的法则。斑马母亲在保卫孩子时,甚至会拼命撕咬狮子的喉咙;四驱车鱼母亲则将丈夫关在巢穴中操持家务,自己只顾大吃大喝;帝企鹅父亲在南极漫长的极夜里,一连几个月不吃不喝孵化宝宝;绿头鸭父亲则在妻子生育之后便四处风流;考拉妈妈拉出“??”就为孩子提供了营养餐;母爱泛滥的红雀竟把池中锦鲤当作养子喂养……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会发现,母亲对子女的倾力付出有一定前提条件,父亲在养育后代中的缺位也不一定是常态。是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将一只自私自利的动物改造成舍身忘我的母亲或父亲?又是什么使动物们采取各不相同的家庭模式?母爱和父爱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家庭温暖缺失和溺爱放纵会对孩子产生什么负面后果?其中的机制同样作用于我们人类。
与人类相似,子女教育也是许多动物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动物对待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只是粗暴的、条件反射式的,它们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与循循善诱,在惩罚错误的同时又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其中高超的教育技巧甚至足以让众多人类家长和中小学教师自愧弗如。
了解动物们的治家之道和教育之法,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的家庭问题,探寻如何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
作者简介
费陀斯·德浩谢尔,德国家喻户晓的动物学家、动物题材科普作家,是继康拉德·洛伦茨之后动物行为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动物行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多达51次的深入考察,足迹遍及六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他曾在印度的热带丛林中与老虎面面相觑,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与海狮们一起同“床”共眠,在南极洲考察企鹅的婚配方式,在北极圈内观察北极熊的独居生活……在研究和科考的基础上,他撰写了30余本动物行为科普著作,生动展现了数千种动物的奇妙生活。他的著作论述严谨、文笔优美,侧重于动物行为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理解与指导人类行为的借鉴作用。至今,其作品已被译为20种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发行,总发行量超过800万册。他还为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大量动物题材的节目,并担任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2006年,因在动物行为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的杰出成就,德浩谢尔获得了德国总统亲自签发的德意志联邦杰出贡献十字勋章。
目录
推荐序(赵鼎新)
第一章 自私化作爱
第一节 令人费解的分娩时刻
第二节 至善之物
第三节 在感觉的迷宫里
第四节 药物能改造坏父母吗?
第五节 猛鵟化身为雏鸡母亲
第六节 在本能的奇妙世界里
第七节 杀害冒死救出的孩子
第八节 四声啼哭挽救生命
第二章 救生员,役畜,殉难者
第一节 斑马撕咬狮子
第二节 给护犊欲“换挡”
第三节 可怕的“圣巴托罗缪之夜”
第四节 母亲值得为护幼而牺牲生命吗?
第五节 鱼被鸟收养为子
第六节 博爱的根源
第七节 青潘猿用奶瓶喂孩子
第三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一节 分娩后母子间的情感联系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道德力量的影响
第三节 思念,穿越重重阻隔
第四节 养母与亲妈的差距
第五节 暴力和反叛的种子
第六节 母子情建立的关键时刻
第七节 天性的文化史
第八节 回归家庭温暖
第四章 狒狒群中的日托保姆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试金石——生存
第二节 迷你内宫中的分工
第三节 负责外勤和照料孩子两者不可兼顾
第四节 朋友妻不可欺
第五节 不公平的优点
第五章 命运被预先确定
第一节 在家可给予温暖之前
第二节 婴儿摇篮——危险的磁石
第三节 蛋中雏鸟发出信号
第四节 商定破壳日期
第五节 焦虑的母亲容易生下笨残的孩子
第六节 子宫里的音乐会——心跳
第七节 欺骗渴望母爱的婴儿
第六章 惊诧莫名
第一节 胎盘变作防御武器
第二节 动物界的产科医生和助产士
第三节 动物母亲从不拍打新生儿
第四节 默默无声地忍受疼痛
第五节 毒化精神世界的病原体
第七章 至死不渝的母子情结
第一节 永不磨灭的初始印象
第二节 雏鸟把收音机当母亲
第三节 造成心灵残疾的错误
第四节 如何使动物变成人类的朋友
第五节 失误使食肉动物变成素食者
第六节 培养争斗能力
第七节 “懵懂第一季”
第八节 赢得基本的信任感
第九节 没有动物母亲会任凭自己孩子哭闹
第八章 呕心沥血为孩子
第一节 照料孩子,成绩一流
第二节 发明“全自动喂食机”
第三节 孩子的天然孵化箱
第四节 把孩子寄存进“保险箱”
第五节 逃避工作的捷径
第六节 善有善报
第七节 收养孤儿
第八节 养父母值得信赖吗?
第九节 青潘猿孤儿的命运
第九章 当父母的爱失去作用
第一节 继父变凶手
第二节 稚嫩娇柔之相招来杀身之祸
第三节 同类相残,自取灭亡!
第四节 只因不知所为
第五节 出卖孩子的父母
第六节 自然界的“计划生育”
第七节 生存名额永远有限
第八节 父母杀害幼崽的情景
第九节 杀害幼崽罪行录
第十章 拿什么来替代母亲
第一节 开除母亲的实验
第二节 美食无法取代母爱
第三节 全自动婴儿床的失败
第四节 母亲在绝境中的精神状态
第五节 徘徊在畏惧死亡与幻想谋杀之间
第六节 天生罪犯,早有伏笔
第十一章 父亲好在哪儿?
第一节 照顾孩子的“更高级形式”?
第二节 发现父爱
第三节 孩子是婚姻的强力黏合剂
第四节 多余的丈夫威胁生命
第五节 育儿方面的苦差事
第六节 父亲是孩子的天然童车
第七节 对孩子冷漠的“大老爷们”
第十二章 如同该隐与亚伯?
第一节 同胞相助,弥补不公
第二节 子宫内的谋杀
第三节 打造“鱼之王者”
第四节 家庭为社会生活之根本
第五节 变竞争为互助
第六节 无私行为中的自私之心
第七节 以杀婴使产妇成为奶妈
第八节 排斥同胞间婚姻
第十三章 猴群中的反抗
第一节 溺爱式养育的坏处
第二节 适得其反的分离
第三节 孩子疏远父母
第四节 被赶出家门
第五节 抢亲
第六节 年少婚配,往往后悔
第七节 代际冲突如此产生
第八节 动物中的幼儿园
第九节 何时奋起反抗?
第十四章 坏学生的死刑判决
第一节 人类常犯的错误:以为动物“愚蠢”
第二节 令人惊讶的教育才能
第三节 人类智力的进化
第四节 不体罚行得通吗?
第五节 动物母亲们专横吗?
第六节 权威和公正问题
第七节 人类教授为鸟担任飞行教师
第八节 未学得谋生技能者沦为同类相残的凶手
第九节 和平的根源:亲子之爱
附录 家庭和睦与社会和平的亲情之根——《温暖的巢穴》导读
序言
我曾经是一个昆虫生态
学家,受过系统的生物学训
练。转行社会学后,我也经
常思考人类行为乃至疾病的
生物和社会基础,并且关注
着医学、动物行为学、社会
生物学以及和人类进化与人
类行为有关的各种研究和进
展。大多数社会科学家都会
努力和艰难地在两种极端观
念之间找平衡。
第一种可以简称为遗传
决定论。这类观念在传统社
会十分盛行。在任何传统社
会,显赫的地位一般都会被
论证为来自高贵的血统。在
当代社会,虽然各种遗传决
定论的观点在社会上广泛存
在,但从总体上来说,遗传
决定论的观点不会像在传统
社会一样占据主宰地位,并
且因为种族主义思想的式微
,它们常常被视为政治不正
确。与遗传决定论观念相对
的是文化决定论,或者说白
板理论。白板理论的核心思
想是人生来相似,因此也生
来平等,不同个体和群体在
行为上的差别都来自社会结
构或文化上的差别。白板理
论有其宗教基础,但是作为
一个世俗理论它起源于17世
纪。白板理论是自由主义思
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和
其他左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
础。白板理论对于追求解放
的社会下层具有很大的吸引
力,因此具有一定的革命意
义。但是,至少从个体层面
来看,人与人之间在遗传上
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当
然,除了一些严重的遗传疾
病外,绝大多数遗传差异体
现的只是不同个体在有限程
度上的各自特色而已,但这
差别却构成了人类基因和基
因表达的多样性的基础,大
大增进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
在地球上的总体生存能力。
可是,如果我们在教育、医
疗乃至体育训练方式等方面
完全忽视不同个体或群体在
遗传特性上的差别,这仍然
会带来一些误区。更明确地
说,白板理论本是一个追求
平等的革命理论,但因为它
漠视了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
在遗传上的各种差别,反而
会将某些个体和群体,尤其
是一些在社会上处于边缘地
位的个体和群体置于不利的
位置。
我们很难通过动物行为
学知识来准确地确定大多数
人类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很
复杂。从个体行为或疾病和
基因关系的角度来讲,很少
有某一种行为或疾病是由单
一基因决定的。此外,虽然
某些基因与人类的某些行为
或疾病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
,但是这些基因在人体内不
见得会表达,并且有些基因
的表达与否与个体的社会行
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但
是,动物行为学知识仍然可
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统计意义
上的规律。比如,吸烟肯定
是社会行为,但是具有某些
遗传因子的人更容易对尼古
丁形成依赖;战争也肯定是
社会行为,但是男性更容易
接受甚至崇拜战争暴力。动
物行为学知识还能反过来加
深我们对文化的力量的理解
。比如,人类的饮食行为和
性行为明显来源于动物的取
食和交配行为,但是任何动
物都不会像人类一样发展出
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千奇百
怪的饮食文化和性文化。总
之,动物行为学知识有助于
我们深人了解人类行为的生
物学基础,以及文化行为和
本能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与其他动物相似,在面
对生存、繁殖等基本问题时
,人类发展出了一套应对策
略,其中大量的应对策略与
其他动物的应对“策略”有着
不同程度的相似。正因此,
动物行为学知识可以为我们
提供类比的素材,能为我们
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规律提
供启发。比如,在环境压力
下,动物有两种生存策略:
R策略和K策略。R策略动物
对环境的改变十分敏感,它
的基本生存策略是:大量繁
殖子代,但是对子代的投入
却很少。因此,R策略动物
产出的子代往往体积微小,
它们不会保护产出的子代。
R策略动物在环境适宜时会
大量增多,但是在环境不适
宜时,它的种群规模和密度
就会大幅缩减。K策略动物
则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它们产出的子代不多,但是
个体都比较大,它们会保护
甚至抚育子代。K策略动物
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种群密
度比较稳定,或者说会稳定
在某一环境对该种群的承载
量上下。简单来说,R策略
动物都是机会主义动物——
见好就长、有缝就钻、不好
就收;K策略动物则是一类
追求稳定、有能力控制环境
,并且对将来有所“预期”的
动物。
我想通过一个具体例子
来简要介绍一下R策略和K
策略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体
现: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行
骗行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很长
一段时间内充斥着中国市场
。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一
般会认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
德在“文革”中遭受了严重破
坏所致。其实,改革开放初
期“下海”的人本钱都很小,
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十分不
健全的法律体系、天真的消
费者、无处不在的商机以及
多变且难以预期的政治和商
业环境。在这些条件下,各
种追求短期赢利效果的机会
主义行为(R策略)就成了优
势行为。但是,一旦法律发
展得比较健全,政治和商业
环境的可预期性提高,消费
者变得精明,公司和企业的
规模增大和控制环境能力增
强,这些公司和企业的管理
层就会产生长远预期。在这
种时候,追求稳定环境的K
策略就成了具有优势的市场
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通过假
导语
令人惊叹的动物亲子之爱与教育之法,也是关于家庭的温暖读本。
不同的家庭模式如何形成?
和谐的家庭生活如何建立?
斑马母亲会为了孩子与狮子搏命,
四驱车鱼母亲将育儿责任全抛给丈夫,
帝企鹅父亲几个月不吃不喝孵化宝宝,
绿头鸭父亲在妻子生育之后便四处风流……
家庭温暖缺失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父母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最佳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动物们的许多治家之道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
精彩页
第一节 令人费解的分娩时刻
让世界充满爱的秘诀就是母亲热爱自己的孩子。假如她拒绝为年幼的生命全身心地付出,那么,孩子就无从体验到被爱的幸福,也就无从把这种感觉给予别人,他们将来为人父母时也无法把爱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于是,严寒就会侵入我们文明世界的社会生活,也会将不幸带给这个世界。
“母爱”究竟是什么?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从神秘主义的模糊认识论直至全盘否定观,这些如今已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若要了解这一造物的神奇成就,我们就应该进入它以最原始的形式呈现的地方——在毫无矫饰的自然中,在动物的世界里——去寻找答案。
在智利圣地亚哥的一家动物园里,白耳狨斯坦拉虽然没有哭喊出声,可它明显强忍着分娩的阵阵剧痛。当孩子降临时,母亲斯坦拉意识模糊,随后胎衣也被排出体外。
这时,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斯坦拉无比温柔地抱起了胎衣,仔细查看一阵后,小心翼翼地把它紧贴在胸前,却对自己真正的孩子置之不理,任其躺在地上。
几乎所有关在笼中独自长大的猴子都从未与群体中的其他猴子一起经历分娩,所以,它们的表现也很相似:毫无经验的母猴也会把产下的幼崽和排出的胎衣像双胞胎那样一起搂在怀里。
分娩是怎么回事?孩子又该长成什么模样?它们无从知晓,没有谁事先指导示范,让它们理解,它们只是感觉到令自己异常疼痛的东西被排出体外了。所以,即使斯坦拉要报复这个刚刚摆脱的、让自己饱受折磨的家伙,谁又能责怪它呢?虽然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
相反,这只刚刚成为母亲的动物身上开始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爱上手中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即便只是胞衣而已。
这就是动物身上神秘而伟大的母性,能让万物超越思想,使个体的利己主义转变成对孩子无私的爱。没有哪个动物母亲能够抗拒自己从这一刻起向无私、忘我的转变。
与白耳狨斯坦拉相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每只产崽的母狗身上。西格弗里德·古特曼(siegfried Gutmann)教授家中养着的一只雌性猎獾狗,是在柏林这类大城市长大的典型宠物犬;直到高龄,它才得以生育下一代。在产下第一只幼崽时,母狗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无所知,只是不知所措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身后还拖着脐带未断的幼崽。
突然,幼犬发出一声尖细的呼叫,刹那间唤醒了母亲混沌的意识。后者停下脚步,似乎在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然后转过身,咬断脐带,吃掉胎盘,再从上到下非常温柔地把这个初到世界的孩子舔舐干净。这次生产中余下几只幼崽的出生,以及之后的几次生产过程,这只母狗自始至终处理得当。
由此可见,正是新生儿的急声呼叫唤醒了母亲身上那种此前从未被感觉到过的、如今却要付诸实践的母爱意识,它与理性或同情毫无关联;然而,在处理时,动物母亲们总能采取唯一正确的方式。
假如对于分娩一事,人们以往从未耳闻也不曾眼见,那么,他们也会像上述的动物那样表现愚蠢,将自己的孩子置于生命危险之中。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是通过生活于近巴拿马加勒比海域中常年被棕榈树覆盖的珊瑚礁上的圣布拉斯印第安人(San-Blas-Indianer)的相关例子,我们能够证实这一点。
当地的女孩子和年轻妇女在首次经历临产的阵痛前,谁也不知道阵痛与怀孕的关系。所有相关信息都被严格封锁。这项让人毫无思想准备、惊世骇俗的禁忌十分严格:任何违犯者都会被医师抹上一种致痛的荨麻毒药,之后多日不得不忍受剧痛折磨。
与有些国家流传的“鹳鸟送子”不同,这里的海岛居民告诉少男少女们:婴儿是从生活在不远陆地上的母兽的两角之间长出的,后来岛上男人发现了他们,就用皮筏带回来送给自己的妻子。
因此,年轻妇女初次怀孕期间,甚至首次分娩时,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连她们的母亲也不敢告诉女儿逐渐隆起的肚子以及疼痛意味着什么。年轻妇女只会以为自己病得很重,即将死去。所以对她们来说,接下来的分娩如同一次死亡经历,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恐惧瞬间转变成欣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