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转型政府与行政法治/法学研究专题选辑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欲从行政法具体领域的发展管窥行政法治理论的变迁,或是透过依法行政内涵的变化反思背后的法治原理,本书辑选的作品,或可提供一条捷径。欲借此书鸟瞰中国行政法治蓝图,尝试勾勒中国政府传统与当下政府改革思路对行政法治未来发展路径的内在影响,本书的努力,或可提供可资借鉴的线索。 作者简介 郑春燕,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访问学者(2012-2013),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兼任浙江省法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等。首届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第四届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名获得者。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等。近年来的主攻方向为现代行政中的裁量与协商,尤其关注合作行政带来的行政法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转型。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表作品6篇;《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数十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8篇。相关作品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目录 导论 郑春燕 上编 行政法制的初构 我国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法源 罗豪才 姜明安 论行政法律责任 应松年 有关行政滥用职权的内涵及其表现的学理探讨 胡建淼 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 马怀德 中编 依法行政的深化 行政立法与当代行政法——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周汉华 行政法上的假契约现象——以警察法上各类责任书为考察对象 余凌云 公共行政组织建构的合法化进路 沈岿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 袁曙宏 韩春晖 行政裁量的治理 周佑勇 行政法关键词三十年之流变 王敬波 司法判决中的正当程序原则 何海波 信赖保护原则的行政法意义——以授益行为的撤销与废止为基点的考察 刘飞 下编 新型行政法治 法治政府建设的程序主义进路 王万华 严格依法办事:经由形式正义的实质法治观 江必新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 王克稳 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与行政法治的进路 郑春燕 滥用知情权命题的逻辑及展开 王锡锌 序言 回顾与反思是使思想成 熟的酵母,系统化的回顾与 专业性的反思则是促进思想 理性化成熟的高效酵母。成 熟的过程离不开经常而真诚 的回顾与反思,一个人的成 长过程是如此,一个学科、 一个团体、一本期刊的发展 过程也是如此。我们在《法 学研究》正式创刊40年之际 策划《〈法学研究〉专题选 辑》,既是旨在引发对有关 《法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其 所反映的法学发展历程的回 顾与反思,也是旨在凝聚充 满学术真诚的回顾与反思的 思想结晶。由是,《〈法学 研究〉专题选辑》是使其所 刊载的学术成果提炼升华、 保值增值的载体,而不只是 重述过往、感叹岁月、感叹 曾经的学术纪念品。 对于曾经的法学过往, 哪怕是很近的法学过往,我 们能够记忆的并非像我们想 象的那样周全、那样清晰、 那样深刻,即使我们是其中 许多学术事件的亲历者甚至 是一些理论成就的创造者。 这是一个时空变化迅捷的时 代,我们在法学研究的路上 走得很匆忙,几乎无暇暂停 一下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回顾一下那路上曾经的艰 辛与快乐、曾经的迷茫与信 念、曾经的犹疑与坚定、曾 经的放弃与坚持、曾经的困 窘与突破,特别是无暇再感 悟一下那些“曾经”中的前因 后果与内功外力。法学界同 仁或许有同样的经验:每每 一部著述刚结句付梓,紧接 着又有多个学术选题等待开 篇起笔,无参考引用目的而 只以提升素养为旨去系列阅 读既往的法学精品力作,几 为夏日里对秋风的奢望。也 许这是辉煌高远却又繁重绵 续的学术使命造成的,也许 这是相当必要却又不尽合理 的学术机制造成的,也许这 是个人偏好却又是集体相似 的学术习惯造成的,无论如 何,大量学术作品再阅读的 价值还是被淡化乃至忽略了 。我们对没有被更充分传播 、体现、评价及转化的学术 创造与理论贡献,仅仅表达 学人的敬意应该是不够的, 真正的学术尊重首先在于阅 读并且一再阅读映现信念、 智慧和勇气的学术作品。《 〈法学研究〉专题选辑》试 图以学术史研究的方法和再 评价的方式,向学界同行表 达我们的感悟:阅读甚至反 复阅读既有成果本该是学术 生活的重要部分。 我曾在另外一本中国当 代法学史著作的导论中描述 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之路蜿蜒前行而终至康 庄辉煌,中国法学研究之圃 亦蔓延蓬勃而于今卓然大观 。这种描述显然旨在鼓舞而 非理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 理解。理解历史才能理解现 在,理解现在才能理解未来 ,只有建立在对历史、现在 和未来的理解基础上,在面 对临近的未来时,才会有更 多的从容和更稳妥的应对, 才会有向真理再前进一步的 勇气与智慧。要深刻理解中 国法学的历史、现在以及未 来,有两种关系需要深刻理 解与精准把握:一是法学与 法治的关系,二是法学成果 与其发生机制的关系。法学 与法治共存并互动于同一历 史过程,法学史既是法律的 知识发展史,也构成法治进 步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 法、法律、法治的学术研究 ,既受制于各个具体历史场 景中的给定条件,又反映着 各个历史场景中的法律实践 和法治状况,并在一定程度 上启发、拨动、预示着法治 的目的、路径与节奏。认真 对待中国法学史,尤其是改 革开放以来的法学史,梳理 各个法治领域法学理论的演 进状态,重估各种制度形成 时期的学术供给,反思当时 制度设计中背景形塑和价值 预设的理论解说,可以更真 实地对法治演变轨迹及其未 来动向作出学术判断,从中 也更有把握地绘出中国法学 未来的可能图景。对于既有 法学成果,人们更多的是采 取应用主义的态度,对观点 内容的关注甚于对观点形成 机制的关注。当然,能够把 既有学术观点纳入当下的理 论创新论证体系中,已然是 对既往学术努力的尊重与发 扬,但对于学术创新的生成 效益而言,一个学术观点的 生成过程与形成机制的启发 力远大于那个学术观点内容 的启发力,我们应当在学术 生产过程中,至少将两者的 重要性置于等量齐观的学术 坐标体系中。唯其如此,中 国法学的发展与创新才会是 一个生生不息又一以贯之的 理性发展过程,不因己悲而 滞,不因物喜而涨,长此以 往,信者无疆。 作为国内法学界的重要 学术期刊之一,《法学研究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 在争鸣中发展、中国法治在 跌宕中进步的一个历史见证 者,也是一个具有主体性、 使命感和倡导力的学术过程 参与者。《法学研究》于 1978年试刊,于1979年正 式创刊。在其1979年的发 刊词中,向初蒙独立学科意 识的法学界和再识思想解放 价值的社会各界昭示,在办 刊工作中秉持“解放思想、 独立思考、百家争鸣、端正 学风”的信念,着重于探讨 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于反 映国内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和最高学术水平,热心于发 现和举荐从事法学研究工作 的学术人才。创刊以来,《 法学研究》虽经岁月更替而 初心不改,虽有队伍更新而 使命不坠,前后8任主编、 50名编辑均能恪守“严谨、 务实、深入、学术”的办刊 风格,把《法学研究》作为 自己学术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