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鲁迅早年深受进化论影响,这种背景深刻改变了他的自然观念,也奠定了他以“立人”为中心的伦理改革思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中,鲁迅面临着“家国天下”伦理秩序解体与重构的难题。本书以《天演论》引发的“天人之变”作为总体视野,通过构建相关语境与知识脉络,深入讨论鲁迅有关“人国”的设想、科学主义潮流中围绕道德与信仰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变迁、诗学与政治的改革思路、家庭改革的生物学原理、20年代对进化论的反思等主题。 鲁迅将进化论融入思想背景,并根据时代与主体需要进行了改造。这种选择、接受和批判既是鲁迅文学与思想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展开的过程。 作者简介 孙尧天,江苏丰县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1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2019年)。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新世界及其原理 一 在新的世界之中 二 天变 三 作为主体的人 第二节 伦理危机与变革 一 危机降临中国 二 自强的可能 三 “伦理”与“伦理学” 四 现代中国的“本根”之问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 科学主义与“作为精神和伦理问题的科学” 二 进化论与伦理学问题 三 “立人”话题的历史批判 第四节 本书结构与章节述要 第一章 现代世界与鲁迅的原点 第一节 “幻灯片事件” 第二节 强权秩序的形成 第三节 鲁迅的耻辱与托尔斯泰的态度 一 在仙台的经验 二 “末世”: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 第四节 想象一种新秩序 一 鲁迅与人道主义 二 哪一种强者? 三 “强国”与“人国” 第二章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第一节 “人”的诞生 一 分裂的景象 二 《天演论》开启的思想空间 三 “博物学”问题与“人治”的崛起 第二节 《人之历史》及其中的伦理学困境 一 “一元研究”的宗旨 二 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与泡尔生的抗议 三 日本语境与鲁迅的选择 第三节 科学主义潮流中的知识、道德与信仰问题 一 科学主义的逻辑与认识论问题 二 《科学史教篇》中的二元叙事 三 “迷信可存”:丁达尔的人性论与科学的“本柢” 第三章 历史意识的变迁 第一节 “停滞”的历史与“偏至”的发生 一 停滞论的起源与接受史 二 19世纪历史及其偏至 三 “时”的意识:鲁迅的历史主义 第二节 何为“复古” 一 “退化论”的形成 二 进化的感伤底色与出路 三 还原上古史 四 “古之精神光耀” 第三节 “文、野之辨” 一 追寻文明的“新力” 二 尼采、“野蛮人”与“内部文明” 三 “诗力说”的自然原理 第四章 诗歌、政治与伦理 第一节 群学与诗学 一 群学的义理基础与载道的诗教传统 二 “自由”:言志论的新内涵 三 “群之大觉”:鲁迅对卡莱尔诗学观的接受 四 文学的感性力量及其“不用之用” 第二节 非功利主义的政治伦理 一 “非利己”的革命伦理 二 “个人”“利己”话语考辨 三 超越人性自然的“心灵之域” 四 非“利己”的个人如何回归群体 第三节 《摩罗诗力说》中的浪漫自然观 一 “复活”的自然界 二 “自然哲学”与“神思”的世界 三 “激进的自然主义” 第四节 “作至诚之声” 一 晚清语境中“诚”的多义性 二 转向内在的“人生诚理” 三 “诚”的精神系谱及其现实面向 四 “诚”与“恶”的辩证 第五章 家庭改革的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 “生物学的真理” 一 家庭在现代的位置 二 真理链条的内在矛盾 三 鲁迅和上野阳一的同与异 四 作为第一自然法则的“保存生命” 第二节 达尔文还是尼采 一 鲁迅“反对”达尔文 二 “误解”还是他解?——尼采与进化 三 生物学隐喻与目的论问题 第三节 无恩而有爱:鲁迅对亲子关系的改造 一 “父亲”的生物学解释 二 “爱力”及其历史意义 三 劝孝的悖论 第四节 “牺牲”“爱”与进化的路 一 从“爱”到“牺牲” 二 “无我”与“爱己”:鲁迅与有岛武郎的差异 三 艰难的进化之路 第六章 1920年代的质疑与反思 第一节 “幼者本位”“善种学”及其困境 一 “幼者本位”的脉络 二 “善种学者的处置”与“遗传的可怕” 三 坏的“根性”:《孤独者》中的激辩 四 “胚种”与佛经里的遗传思想 第二节 自然童话中的动物与人 一 作为动物的儿童与童话的发生学 二 “无所不爱”与爱罗先珂的悲哀 三 人类的主体性及其困境 四 不完美的自然:从《小鸡的悲剧》到《鸭的喜剧》 第三节 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 一 “落伍” 二 普列汉诺夫《艺术论》的意义 三 “社会学转向”:时代的与个人的 结语 附录 相关篇目材源考及其他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建构鲁迅文学和思想的 总体论视野——读孙尧天的 《“本根”之问:鲁迅的自然 观与伦理学(1898-1927) 》 吴晓东 收到孙尧天发来的这部 厚厚的书稿,一时间仿佛回 到了2012年的深秋,尧天 来燕园参加研究生推免面试 的日子。那时尧天还是一个 本科四年级的青葱少年,就 读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是 甘阳教授推行的博雅通识教 育的第一届学生。面试过程 中,尽管尧天在占有中国现 代文学知识的系统性方面略 显欠缺,但老师们认为该考 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见 解独到,有可塑性,建议我 招收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尧天由此成为我的第一个硕 博连读的学生,也是第一个 在五年内就顺利获得博士学 位的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专 业的直博生,尤其令我欣喜 的是,他的以《“本根”之问 :鲁迅的自然观与伦理学( 1898-1927)》为题的博士 论文还获得了北京大学 2018年度的优秀博士论文 奖。 尧天选择做鲁迅研究, 我最初略有些担忧,原因当 然很简单,鲁迅研究门槛过 高,也积累了现代文学研究 领域最优秀的成果,对后来 者的学术功力和创新能力就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尧天知 难而上,除了热爱鲁迅的最 根本原因之外,他还认为, 博士论文选择更有难度和挑 战性的题目,训练的价值也 更大。学界有个基本共识, 相当一部分的成名学者最好 的著作都是博士论文,也因 为博士论文通常是数年磨一 剑的结果,也是一个学者最 初的学术梦想和勇气的结晶 。 这部即将付梓的专著, 相较于当初答辩时的毕业论 文,又有了长足的进展。尧 天毕业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对 博士论文进行了大幅度的修 改和完善,也体现出更加成 熟的思考力,对论文的基本 方法、问题意识以及整体格 局也更加明晰化。这种成熟 和进步,尤其表现在本书《 后记》中的系统性表述和总 结,对于读者了解论文的总 体思路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也加深了我本人对尧天工作 目标的体认,而我的这篇序 言,其实也正是在他后记的 基础上加以生发的结果。 前段时间读到了华东师 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对尧天 的一次访谈,其中有这样一 段话: 我个人的阅读来自于一 以贯之的问题意识,就是晚 清以来中国思想与文学的复 杂变迁。这首先来自于现代 文学专业的要求,但我一直 想试图从更加宽广的视域对 现代文学专业进行整体性的 观照,因此,我会阅读中国 古典的以及西方近现代的著 作,也不仅限于文学,我希 望这些阅读会为接下来的研 究提供灵感。 我尤其留意到尧天对“思 想与文学”关系的强调,以 及“从更加宽广的视域对现 代文学专业进行整体性的观 照”的自觉意识。北大中文 系前几年成立了“现代思想 与文学”的研究平台,试图 整合原有的现当代文学、文 艺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 等五个教研室,其中的统摄 性理念也正是强调二十世纪 以降现代思想与文学的关系 ,强调更具整体性的综合视 野。而这种思路,其实也正 贯穿于《“本根”之问:鲁迅 的自然观与伦理学(1898- 1927)》的基本框架和整 体设计之中。 这部专著的新意和创见 表现在对鲁迅早期思想的形 成以及前期的发展脉络的探 讨,在研究范式和整体视野 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和拓进, 尤其是把鲁迅早期思想置于 清末民初的世界历史背景中 进行考察,寻求鲁迅思想与 文学互动中内涵的复杂性, 最终则试图通过鲁迅的思想 与文学,探索中国文明与价 值世界的重塑,堪称“所谋 者大”,彰显了尧天的研究 格局和学术野心,正如本书 《后记》中概括的那样:“ 本书最大兴趣在于探讨清末 民初中国历史转型进程中, 鲁迅通过他的文学、思想对 中国文明与价值世界的重塑 。” 这种理论设计在尧天博 士论文写作伊始就是自觉的 。而真正的困难之处在于, 究竟选择一个怎样的入口, 既能贯通鲁迅的早期思想, 又能进而切入世界历史?他 最终选择的是鲁迅早期思想 中具有某种原点意味的“进 化论”问题域,开始了关于 鲁迅的“本根”之问。 进化论在十九世纪末到 二十世纪初为中国思想界提 供了认识世界、变法图强的 自然原理,极大地影响了近 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不仅改 变了中国思想者对于自然以 及天、人关系的理解,同时 也参与到晚清以降中国伦理 秩序的变革过程之中,自然 构成的是一个焦点论题。但 尧天的聪慧之处在于他虽以 进化论为总体思考视野,具 体研究的切入点则转化为鲁 迅的自然观和伦理学问题, 一方面“进化论”相对说来是 太过普泛的场域,另一方面 ,在尧天的理论设计中,由 进化论衍生出的自然观以及 伦理学,对于探究鲁迅的早 期思想及其演化,更具有“ 本根”意义。而通过对自然 观和伦理学的集中探讨,也 可以聚焦鲁迅连同晚清最具 时代性和世界性的问题域, 有助于把这两个理论领域的 探索在鲁迅此后的文学和思 想发展历程中引向深化。 …… 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 我还看重尧天在鲁迅研究中 所关注的“文学性”领域的问 题。本书不仅仅要揭示鲁迅 思想的起源,同时也在重新 阐释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