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围绕我国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区域赋煤构造、煤系地层概况及主要含水层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小结 3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3.2 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4.3 小结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2 下组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及应用 5.3 小结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评价方法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钻孔的布设优化及效果评价方法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的应用和治理效果评价 6.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矿井水害超前区域治理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