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针灸神书》,原题琼瑶真人著,成书于元末明初。以针刺手法操作和临床应用著称,形式多采用歌赋体裁,易读易记,通俗实用。
本书凡4卷。卷一至卷三,分天部、人部、地部,尤重针刺手法及其应用。卷一列有“琼瑶真人秘授神针手法心授口诀二十四字”,卷三“黄帝之机琼瑶之论”总括各种补泻手法名目,可谓针刺手法之集成。除涉及迎随、呼吸、提插(提按)、捻转补泻手法之外,以较多篇幅阐明循、提、按、弹、搓、捻、进、退、搜、摄、盘、摇、战、动、扪等手法操作,并分别病证虚实、阴经阳经、男女性别、午前午后而施之,较系统全面。本书有气上、气下、升阳、升阴之法,为他书所未载。书中所论汗、吐、下三法针刺,较李梃《医学入门》操作更加具体。本书特点之一是对针下之气的论述,将针下之气分为虚、实、浮、沉、滑、涩、紧、微的不同,并相应施以不同的手法。卷一五十法以后及卷二的大部分内容以病证针灸歌诀为主,包括70余种病症的针刺治疗。卷四对常用经穴的经脉分布、取穴部位做了介绍,其中尤其重视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天星十一穴,而“流注六十穴道”则是子午流注取穴法的经穴部分。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信元堂刻本为底本,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重刻本为主校本,并以明代吴嘉言所著《针灸原枢》中收载的《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等内容为对校资料。值得指出,《针灸原枢》在我国早已亡佚,故本次点评对复原《针灸神书》原貌,揭示其传本流传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正文后还附录点评者的研究专文,以证史实。本书可供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教学参考使用,也可供针灸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