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丝绸之路艺术(龟兹造像)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张泽珣//黄君榑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将新疆龟兹石窟造像艺术作为研究的材料,揭示出新疆古龟兹造像与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文化的关联。在相互往来交流影响中,中原文化艺术沿河西走廊抵达龟兹,对龟兹造像的汉化产生了影响。本书所讨论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新疆龟兹研究院、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和法国吉美美术馆。 目录 导言:龟兹造像 张泽殉:古代龟兹佛教造像的外来文化影响研究 黄君樽:龟兹石窟造像的宗教意涵及功能——从克孜尔塑像群窟谈起 图版说明 I 克孜尔石窟寺 II 库木吐喇石窟寺 III 图木舒克佛寺和托库孜萨莱佛寺 IV 其他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不 仅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动 脉,更是连接人类文明的纽 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 纪间亚欧大陆诸多文明区域 ,特别是游牧的草原文明与 定居的农耕、绿洲或畜牧文 明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交流和 影响,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 展之贡献是非凡的,其中包 括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 筑设计、住居方式、商品贸 易、民族交流等方面。尤其 是佛教文化传播交流所达到 的深远程度和佛教艺术所创 造出的辉煌完全出乎我们的 意料。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的古印度,在孔雀王朝(公 元前324一前185年)时期 得到阿育王的大力支持,发 展迅速,并逐步向中亚,西 亚和东南亚地区传播。从历 史角度来看,佛教之所以能 够迅速广泛传播,一是基于 贵霜王朝时期完成了佛经从 口传到文字记录的一次重大 转换;二是亚历山大东征诞 生了佛教造像艺术,这在佛 教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有了佛经文本和佛像崇拜, 才真正促成了佛教向世界各 地的大传播,而正是因为佛 教造像艺术的产生,抽象的 佛教思想和理论走向了通俗 化和大众化的传播道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汉 传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中原, 并非直接通过印度,而是沿 丝绸之路经由中亚地区从古 代新疆塔里木盆地绿洲的龟 兹和于阗而来。 龟兹地处中亚腹地,北 倚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千沙 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 介于古丝绸之路重镇——敦 煌与巴米扬之间,不仅是东 西方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和 古丝路文明的重要枢纽,也 是佛教文化传人中国的首站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 龟兹既具有古丝绸之路区域 文明的共性,同时又有其自 身的文化属性和特点。据《 汉书·西域传》记载,龟兹“ 南与精绝,东与且末,西南 与扦弥(今于田县),北与 乌孙(今伊犁一带),西与 姑墨(今阿克苏)接”,地 域非常辽阔,包括现在的库 车、拜城、新和、沙雅、阿 克苏、乌什等县。在历史上 曾一度成为西域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遗存文物遗 址众多,尤以石窟等佛教文 化遗存为最。 关于佛教传人龟兹的时 间和早期流行情况,在历史 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 据文献记载,公元3世纪至 公元4世纪,龟兹僧侣到内 地译经者已不绝于途。如龟 兹人白延于曹魏三年(公元 258年)到洛阳白马寺译出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公 元4世纪中叶,已有龟兹佛 教的直接资料见诸文献,再 如《出三藏记集·比丘尼戒 本所出本末序》载:“拘夷 (龟兹)国寺甚多,修饰至 丽。王宫雕镂,立佛形象, 与寺无异。”这里不仅佛寺 栉比,僧尼众多,佛教极为 兴盛,而且葱岭以东、塔里 木盆地边缘诸国的王族妇女 都来此受戒学法。 公元5、6世纪,龟兹王 国长期处于白姓王族统治之 下,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强盛。龟兹佛教在王权 的保护与提倡下,也获得了 更大的发展。至唐玄奘西行 去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 兹已是“伽蓝百余所,僧徒 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 切有部”,“……每岁秋分数 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 ,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 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 法渴日忘疲”。 总之,随着佛教的发展 和东传,伴随而来的石窟寺 也沿着丝绸之路在龟兹地区 发展和兴盛起来。 历史客观事实表明,龟 兹石窟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 流的结晶,源自丝绸之路佛 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始兴于 汉代,繁盛于隋唐,印刻着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 多元的特点。其表现了从公 元3世纪至公元13世纪佛教 艺术在龟兹地区的杰出创造 和高度成就,是新疆地区现 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 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 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 。它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 画风格,明显揭示出佛教经 新疆地区向东传播的历史轨 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 成的本土化过程。其从不同 侧面展示了这一时期内龟兹 佛教文化的产生、发展、繁 盛和衰落过程,也为特定的 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宗教 信仰、民族民俗、音乐舞蹈 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 证据。尤其是壁画的独创性 和多样性,成为龟兹造像艺 术的突出成就之一,具有历 史的和审美的突出普遍价值 ,曾对新疆以东的河西、陇 右、中原及中亚佛教石窟艺 术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创 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 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的历史 经典。 龟兹石窟泛指古龟兹地 区(即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 车、拜城、新和等市县)大 小27处佛教石窟遗存的总称 ,主要分布在龟兹故地的库 车市、拜城县、新和县,分 布面积达960平方公里。其 中拜城县保存较为完整的有 3处:克孜尔石窟、台台尔 石窟、温巴什石窟。库车县 保存较为完整的有5处:库 木吐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 窟、森木塞姆石窟、玛扎伯 哈石窟、阿艾石窟。新和县 保存较为完整的有1处:托 呼拉克艾肯石窟等。遗存 833个洞窟。近10000平方 米壁画和部分精美彩绘泥塑 。这9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石 窟寺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 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 是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