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的是最为简明的体系,即在区分刑法总论与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刑法总论区分为绪论、犯罪论、刑罚论三大部分。刑法分论除绪论一章研究刑法分则的一般性问题外,其他各章均与刑法分则的各章一致。 刑法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随着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各类刑法学教科书的篇幅越来越长,也在某种意义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本教材的篇幅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以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目标,希望在勾勒出刑法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集知识性、理论性于一体,既为课堂讲授留下空间,又不遗漏法学本科生应当掌握的基本内容。具体方法是:在高度抽象的基础上,将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具体化,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力求基本概念明确化、基本原理科学化、基本知识系统化,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可读性,在理论性的基础上突出可操作性,在准确性的基础上适当地通俗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适应和满足刑法学本科教学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基本需要。 作者简介 张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独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 目录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绪论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第二节 犯罪构成概述 第三节 犯罪客体 第四节 犯罪客观方面 第五节 犯罪主体 第六节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三章 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 正当防卫 第二节 紧急避险 第四章 未完成罪 第一节 犯罪预备 第二节 犯罪未遂 第三节 犯罪中止 第五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罪数 第一节 罪数概述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第七章 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 第三节 刑罚的功能 第八章 刑罚的体系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概述 第二节 主刑 第三节 附加刑 第四节 非刑罚处罚 第九章 刑罚的裁量 第一节 量刑概述 第二节 量刑情节 第三节 量刑制度 第十章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第一节 刑罚执行与消灭概述 第二节 减刑制度 第三节 假释制度 第四节 时效 第五节 赦免 刑法分论 第十一章 刑法分论绪论 第一节 刑法分则体系 第二节 罪状 第三节 罪名 第四节 法定刑 第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第二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第三节 间谍、资敌的犯罪 第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二节 破坏特定对象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节 实施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节 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节 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十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 第二节 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 第三节 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第四节 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 第五节 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 第六节 妨害婚姻家庭权利及残疾人、儿童权利的犯罪 第十六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 第二节 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 第三节 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 第四节 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 第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十八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一节 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第二节 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第十九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 贪污犯罪 第二节 贿赂犯罪 第二十章 渎职罪 第一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第二节 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第三节 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第二十一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一节 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第二节 违反部队管理制度的犯罪 第三节 危害军事秘密的犯罪 第四节 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 第五节 侵害部属、伤病军人、和平居民、俘虏利益的犯罪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