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飘(上下)(精)/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美国《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一部《飘》便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作者1900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1914年进入华盛顿神学院,直至1918年。1918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这一年的9月,她的未婚夫在战场上阵亡。1919年母亲因患流感去世。这给了家人很沉重的打击,她也因家庭变故而离开了学校1922年进入《亚特兰大日报》任记者,同年与橄榄球手雷德·厄普肖结婚。1925年离婚后与广告人约翰·马尔什结婚。1926年在一次车祸中扭伤了腿,辞去记者一职,在家养伤,并开始了《飘》的创作。1936年《飘》在历时10年后得以出版,并以5万美元出售了电影版权,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由《飘》所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在亚特兰大首映。1949年在亚特兰大因遭遇车祸而离开人世。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下卷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序言
前年我将《吉诃德先生
传》续译完书之后,便颇倦
于译事,以为这种工作究属
太机械,于人于己都没有多
大好处,不如趁我这无几的
余年,多做一点不为他人作
嫁的笔墨,或许可以比较心
安理得。所以当时我曾对朋
友们宣说:《吉诃德先生传
》是我最后一部译稿了。
今年夏初,由本书拍摄
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前
曾译作《随风而去》)在上
海上映四十余日,上海的居
民大起其哄,开了外国影片
映演以来未有的纪录,同时
本书的翻印本也成了轰动一
时的读物,甚至有人采用它
做英文教科书了,我却还象
一个初到上海的乡下人,全
不晓得这回事。当电影开映
的前几日,有些朋友怂恿我
译这本书,意思甚是殷切,
仿佛这书的翻译非我莫属似
的。那时我厌倦译书工作的
心理并未改变,又以为一部
时髦书未必一定就是一部好
书,所以迟疑不决,停顿了
近一月。直至书的内容涉猎
过了,电影也领教过了,才
觉得它虽不能和古代名家的
杰作等量齐观,却也断不是
那种低级趣味的时髦小说可
比——它的风行不是没有理
由的,它确实还值得一译。
同时那位怂恿我译的朋友又
告诉我,这书日本已经有两
个译本,都销得很好。于是
我就发了一股傻劲,把事情
决定下来——他们有,我们
怎么能没有?
但是这么一部百余万言
的巨著,碰在这么一个纸昂
墨贵的时期,即使我自己不
怕精力的中折,又哪有不怕
资本亏折的出版家呢?真是
事有凑巧,那时节国华编译
社刚刚组织起来,听到我有
意思要译这部书,立即派代
表跟我接洽。我们彼此至诚
相见,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商
妥了。于是我从六月二十五
日动起笔来,现在邀天之幸
,总算可以如期出版上册了
,下册的时间比较从容,而
且已经驾轻就熟,大约可以
不成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翻译这书的
缘起。读者诸君如果读了之
后觉得还不大失望,那我可
以代替诸君谢谢那几位怂恿
我译的朋友,以及国华编译
社的诸君,因为没有他们的
怂恿和帮忙,这一个译本是
无从产生的。
照理,译者已将一部译
本奉献在读者面前,他的任
务就已算尽了,无须再说什
么了。但是为对读者诸君特
别表示殷勤起见,有几句话
似乎不能不说一说。
从前我们的诗人李义山
指出“杀风景”的事情一共十
二件,如“花间喝道”、“月
下把火”之类(见《杂纂》
)。我现在要给他补上一件
,就是“给艺术品戴帽子”。
譬如我们从前的老先生们不
许年青人看《红楼梦》、《
水浒》(虽然他们自己都是
看过的,并且也喜欢看的,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知道应
该不许人看呢),说它们是
“海淫诲盗之书”,便是“给
艺术品戴帽子”的一种方式
。现在这种方式的帽子已经
没有人戴了,但是红红绿绿
的新式帽子仍旧是层出不穷
。虽则凡是好的艺术品总一
定是真金不怕火,决不是一
顶帽子所掩没得了的;但是
,譬如是一块纯净无瑕的白
璧,凭空给它涂上了一笔颜
色,那也不是大杀风景吗?
凡是真正的艺术品,它
的结构必定都是极复杂极精
微的,尽可由鉴赏者自己去
见仁见智,但决不容人一眼
看穿。单以好的小说而论,
你若要从人物方面去看它,
你总可以看出里面有一些是
你在哪里见过的,有一些是
你的朋友,甚至有一些就是
你自己。但是实际上,那些
人物决不会和你所见过的人
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完
全一样。你在那些人物身上
见出来的你见过的人或是你
的朋友或是你自己,都不过
是那些人物的一部分,决不
是那些人物的全体。因若不
然,那部小说就没有具备创
造性,因而也不能成其伟大
了。就如本书的女主人公郝
思嘉,你有时觉得她很面熟
,有时又觉得她很陌生,有
时你很能谅解她,有时却要
觉得莫名其妙,然而你始终
都会觉得她十分真实,始终
都会觉得作者的写法无懈可
击。这一点,就是一个人物
描写成功的要素,而唯其具
有这一种要素,这一个人物
就不容你给她戴帽子了。
再从小说的情节方面看
,那就比较容易引起歪曲的
解释。歪曲解释的一个极普
通的方式,就是从情节里去
断章取义,不加分析地抽取
教训,或抽取批判的标准。
即如现在这本书,我已经听
见有人给它加上“和平主义”
四字的考语了。究竟这一个
帽子是荣是辱,当然要以那
给与者的心理为转移,客观
上是无从论定的。但是我极
不愿意给这本书戴上这样一
个帽子,更不愿意读这书的
人先有这一句考语横梗在胸
中。因为本书的作者不过要
借一段真实的史迹来烘托几
个特殊的人物,来刻画一番
普遍的人情,此外并无任何
的主义,也根本不想宣传什
么、鼓吹什么,我们何苦要
这样诬陷她呢?何况她这书
里所描写的是美国的南北战
争,和我们现在时隔八十年
,地隔数万里,又跟我们自
己的事情有什么相干呢?所
以我对于这种断章取义的考
语家,唯有名之曰“杀风景”
而已。
关于这书的译法,我得
向读者诸君请求一点自由权
。因为译这样的书,与译
Classics究竟两样,如果一
定要字真句确地译,恐怕读
起来反要沉闷。即如人名地
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
导语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1936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9种文字,累计销售数千万册,看美国南北战争,看女性主义文学,看乱世佳人郝思嘉与风流倜傥、深情款款的白瑞德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就读《飘》。
精彩页
第一章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有着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却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娥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画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
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明的下午,思嘉小姐在陶乐垦植场的住宅,陪着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叫汤司徒,一个叫汤伯伦的——坐在一个阴凉的走廊里。这时春意正浓,景物如绣,她也显得特别的标致。她身上穿着一件新制的绿色花布春衫,从弹簧箍上撑出波浪纹的长裙,配着脚上一双也是绿色的低跟鞋,是她父亲新近从饿狼陀买来给她的。她的腰围不过十七吋,穿着那窄窄的春衫,显得十分合身。里面紧紧绷着一件小马甲,使得她胸部特别隆起。她的年纪虽只十六岁,乳房却已十分成熟了。可是不管她那散开的长裙显得多么端庄,不管她那梳得光滑的后髻显得多么老实,也不管她那叠在膝头上的一双雪白的小手显得多么安静,总都掩饰不了她的真性情。她那双绿色的眼睛虽然嵌在一张矜持的面孔上,却是骚动不宁的,慧黠多端的,洋溢着生命的,跟她那一副装饰起来的仪态截然不能相称。原来她平日受了母亲的温和训诲和嬷嬷的严厉管教,这才把这副姿态勉强造成,至于那一双眼睛,那是天生给她的,决不是人工改造得了的。
当时他们哥儿俩,一边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思嘉小姐两旁的两把椅子上,眼睛瞅着由高玻璃窗照进的阳光,那四条穿着长统靴的腿胖儿互相交搁着,没精打采地谈笑着。他们的年纪是十九岁,身材六呎二时高,长大的骨骼,坚硬的肌肉,太阳晒黑的面皮,深金褐色的头发,眼光和乐之中带几分傲慢,身上穿着一模一样的蓝色褂儿,芥末色裤子,相貌也一模一样,像似两个难分彼此的棉花荚。
外边,傍晚的斜阳正照在场子上,使得那一簇簇山茱萸的白花在一片娇绿的背景上烘托得分外鲜明。那哥儿俩骑来的两匹红毛马儿,现在夹道里吊着。马脚跟前有一群到处随行的猎犬在那里吵架。一段路外,还有一头黑斑点的随车大狗,耐着性儿在那里等候主人回去吃晚饭。
这些狗、马和他哥儿俩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血统关系,比他们的交情还要来得深。它们同样是身体健康、无思无虑的年轻动物,也同样地飞龙活跳、兴高采烈。他哥儿俩跟他们所骑的马同样地顽皮,不但顽皮而且恶作剧,可是谁要摸着他们的顺毛,他们却又脾气好得很。
这两位哥儿和一位小姐,都生长在殷富舒适的大户人家,打出娘胎就有人从头到脚地服侍着,可是看他们的面孔都不象娇生惯养,倒象是乡下的粗人,因过惯室外生活,不曾在书本里耗费过脑筋,所以身体都很强壮,态度都很活泼。原来同是肇嘉州一州里面,南部和北部的风气大不相同,南部开化较早,居民都讲究读书,崇尚风雅;北部则如这里的葛藟墩区,还是草莱初辟,居民未脱粗犷气,并不懂得怎样叫文雅,子弟不会读书,也不以为耻辱,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棉花要种得旺,骑马要骑得好,开枪要开得准,跳舞要跳得轻松,追女人要追得得体,喝酒要喝得不至于坍台。除了这几桩事儿,他们就一概置之度外,也不管那些南部人怎样瞧不起他们。
现在讲的这两位双胞胎,对于这几桩事儿正是无一不在行,无一不谙练,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就只对于书本里的东西,他们却老是一窍不通,也已同样地闻名远近。他们家里的钱比人家多,马比人家多,奴隶比人家多,都要算全区第一,所缺少的只是他哥儿俩肚里的墨水,少得也是首屈一指的。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