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商周文学语言因革论(精)
分类
作者 陈桐生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项关于中国早期文学语言形态发展的探索性成果。中国文学史上有两次语言大变革:第一次是商周时期“文言”取代“殷商古语”,第二次是1917年“白话”取代“文言”。本书集中探讨商周时期第一次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中国文学语言在殷商起步并定型,形成了“殷商古语”艰深古奥的特色。西周时期,“殷商古语”继续占据文坛主流地位,但亦有部分作品尝试运用周人的“文言”。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周人“文言”逐渐取代具有七八百年历史的“殷商古语”,成为自春秋战国至中国现代文学语言革命以前的文学语言。
本书可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汉语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探讨商周文学语言的因革
第二节 如何研究商周文学语言的因革
第三节 本书的八点创新
第四节 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中国文学语言的起点:“殷商古语”
第一节 甲骨文:“殷商古语”中难度最大的语言
第二节 殷商青铜器铭文语言
第三节 《商书》文诰语言
第四节 “殷商古语”的形态特征
第二章 西周对“殷商古语”的因袭和新变
第一节 西周为什么因袭“殷商古语”
第二节 周人对“殷商古语”的因袭
第三节 周人因袭“殷商古语”中的新变
第三章 西周的非主流文学语言:“文言”
第一节 《易经》语言
第二节 《诗经》西周风诗语言
第三节 《国语》西周散文语言
第四节 西周史官格言语言
第五节 “文言”特点及语言优势
第四章 历史性的巨变:“文言”取代“殷商古语”
第一节 春秋战国铭文语言的蜕变
第二节 《鲁颂》借名为颂而体实国风
第三节 《春秋》对“文言”的提升
第四节 “文言”取代“殷商古语”的原因
几点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是一项关于中国早
期文学语言形态发展的探索
性成果。
商周时期,中国文学语
言经历了一次意义重大、影
响深远的形态变革。中国文
学语言的起点是在殷商,“
殷商古语”是中国文学语言
的最早形态,特点是古奥艰
深。西周时期“殷商古语”与
“文言”两种语言形态并存,
春秋时期中国主流文学语言
实现了由“殷商古语”向“文
言”的转变,从春秋战国到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革命以前
,中国文学语言就是沿着“
文言”的路子走下来的。全
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文学语言的
起点:‘殷商古语’”研究“殷
商古语”的形成。殷商是中
国文学语言的起点,殷商甲
骨文、青铜器铭文、《尚书
·商书》(以下简称《商书
》)是殷商文学语言的文献
载体,这些文献语言可以称
为“殷商古语”,特点是古奥
艰深。虽然殷商甲骨文、铭
文、《尚书》典诰誓命各类
文体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殷商古语”在语音、文字
、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存在着共同的形态特征。“
殷商古语”是中国文学语言
的最早形态。
第二章“西周对‘殷商古语
’的因袭和新变”研究“殷商古
语”在西周的传承情形。西
周时期存在“殷商古语”和“
文言”两种语言形态,西周
铭文、周原甲骨文、《尚书
·周书》、《诗经》雅颂语
言因袭“殷商古语”,而《易
经》、《国语》西周散文、
《诗经》西周风诗、西周史
官格言则采用相对平易的“
文言”。前者沿袭殷商文学
语言,后者则是周人通过扬
弃“殷商古语”并提炼周人口
语而形成的新形态书面语言
。这两种语言形态,一主一
次,一雅一俗,一难一易,
一因一革,区分十分明显。
西周沿袭“殷商古语”的原因
是:文学语言本身有它的稳
定性和延续性;商周之际,
以尹伊、辛甲为代表的一批
殷商史官因不满纣王的残暴
统治而由商奔周,直接将“
殷商古语”带到西周;周初
文化水平远逊于“大邑商”,
因此周人对殷商文化有一种
仰慕心理;西周统治者对股
纣王与其他殷商先王采取区
别对待的态度,他们彻底否
定的是殷纣王一人,而肯定
从成汤至帝乙等殷商先王。
西周初年重要文体都是来自
殷商,按照文体形式要求,
西周作家必须运用“殷商古
语”进行创作。周人在沿袭“
殷商古语”过程中并非完全
照抄,而是有自己的新变,
如西周文诰、雅颂诗歌、铭
文语言互渗,某些殷商文体
语言(如铭文)在周人手中
得到高度发展。本书将“殷
商古语”从“文言”划分出来
,这样中国文学语言的发展
就经历了“殷商古语”“文言”
“白话”三种历史时态。本书
“文言”指《易经》、《诗经
》西周风诗、《国语》西周
散文、西周史官格言这几类
文献语言以及春秋战国以后
至新文学革命以前的文献语
言。
第三章“西周的非主流文
学语言:‘文言’“研究处于次
要地位的周人“文言”。“文
言”是继“殷商古语”之后又
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周易
》卦爻辞、《诗经》西周风
诗、《国语》西周散文、西
周史官格言这几类作品是用
“文言”创作的。“殷商古语”
与“文言”的根本区别在词汇
难易方面,此外,在语音、
文字、语法、修辞方面也有
所差别。虽然“文言”在西周
属于非主流文学语言,但它
接近民众口语,作者易写,
读者易懂。“文言”用语生动
形象,自然灵活,长于叙述
和描写,文学艺术性要远远
高于“殷商古语”,因而它比
“殷商古语”有着更旺盛的生
命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
,“文言”都有取代“殷商古
语”的优越条件。
第四章“历史性的巨变:‘
文言’取代“殷商古语’”探讨
春秋时期中国文学语言所经
历的深刻变革。春秋文学语
言的发展大趋势,是“殷商
古语”走向没落衰亡,而“文
言”方兴末艾,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次文学语言大因革—
—“文言”取代“殷商古语”—
—在此时宣告完成,中国文
学语言实现了第一次大解放
。从春秋铭文可以看出“殷
商古语”在春秋时期式微,
从《诗经·鲁颂》可以看出
颂诗语言由“殷商古语”向“
文言”转化,从鲁国《春秋
》可以看出“文言”艺术的提
升,这三个春秋时期语言范
本展现了“殷商古语”与“文
言”此消彼长的大势。“文言
”取代“殷商古语”,有着宗
教、政治、审美风尚以及作
家创作心理、社会接受心理
等多方面原因。
据此,中国文学语言发
展形态应该重新划分。在此
之前,中国文学语言发展以
1917年文学语言革命为界
,分为“文言”“白话”两种形
态。本书将中国文学语言发
展分为“殷商古语”“文言”“
白话”三种形态。从“殷商古
语”到“文言”,从“文言”到“
白话”,中国文学语言经历
了两次大解放。
陈桐生
202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