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随着全球债务风险的不断积聚,国家债务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同时,国家文化特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逐步凸显,引发国际社会的重视。那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沿线国家文化特征如何影响国家外债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合作度又会如何调节文化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 本书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以驳斥"债务陷阱论"为切入点,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以评估政策影响效果,并深入分析国际合作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本书还分别从社会价值观、宗教文化特征和语言多样性三个方面衡量文化特征,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征对其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潜在影响机制和途径,对现有国家外债风险的相关研究从非正式制度角度提供了实证分析和补充。最后,本书对上述研究做了归纳,由于较高的国家合作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更加包容、开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对国家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国际合作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征与其外债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家外债风险 二、文化及文化特征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评述 第一节 国家外债风险研究评述 第二节 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评述 一、国家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二、社会价值观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 三、宗教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 四、语言多样性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沿线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研究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二、检验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本章 小结 第四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价值观与国家外债风险 二、宗教文化特征与国家外债风险 三、语言多样性与国家外债风险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宗教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语言多样性对沿线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合作度对文化特征与国家外债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二、检验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本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导语 随着全球债务风险的不断积聚,国家债务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同时,国家文化特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逐步凸显。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国际合作如何影响债务风险?国家文化特征如何影响国家外债风险?国际合作度又会如何调节文化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本书基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结合经济学模型,对上述问题一一展开研究。 书评(媒体评论) 随着全球债务风险的不断积聚,国家债务的相关研究 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本书基于国际合作的视角, 研究了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具体从社会价值 观、宗教文化特征和语言多样性三方面深入分析,并探讨 其影响国家外债风险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 精彩页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专著的研究思路是:基于国际机构和现有文献对国家外债风险的相关定义,具体从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两个方面选取指标以衡量国家外债风险,同时,基于新制度经济理论中非正式制度的概念,筛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的典型性的、可以量化的文化特征指标,研究文化特征对“一带一路”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首先,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视角,针对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中政策界与学术界关心的国家债务问题,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以驳斥“债务陷阱论”为切入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点前后,相对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外债风险的变化以评估政策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并讨论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对国际合作度与国家外债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沿线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 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中,假设代理人完全知情、理性、具有相同信念和偏好,寻求使所有缔约方利益一致的契约,对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做出最佳反应。然而,实际中,代理人是有限理性的,合同是不完整的,因此社会价值观、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等文化特征常常被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针对文化特征指标,本专著根据实际可度量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社会价值观、宗教和语言三个方面衡量。首先,社会价值观采用学术界使用率和认可度较高的Hofstede文化中与价值观相关的维度,具体探讨价值观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其次,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多宗教聚集地,在这些国家里,宗教不仅是信仰问题,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核心,因此,本专著从宗教文化角度分析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种类数量非常大,语言资源相当丰富,语言作为非正式制度中文化的一种表征符号,承载着习俗、认知和预期系统等特征,是决定国家社会及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偏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专著从语言角度分析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为将国家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等影响国家外债风险的主要因素剖分开来,验证不同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本专著在构建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基础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最大限度地排除掉其他响应因素的干扰,以研究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最后,本专著第五章对第三、四章研究进行汇总,由于较高的国家合作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更加包容、开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对国家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专著文在第五章中,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国际合作度对社会价值观、宗教文化和语言多样性3方面文化特征与国家外债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文共包含6个章节,各章节中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国家外债风险和文化及文化特征的相关概念,全面梳理了本专著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相关研究评述。本章首先评述了国家外债风险的相关研究文献;评述了文化及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对国家文化特征进行综述,并具体从社会价值观、宗教文化特征和语言多样性3个方面分别评述了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沿线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本章针对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中政策界与学术界关心的国家债务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以驳斥“债务陷阱论”为切入点,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点前后,相对于非“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债风险的变化以评估政策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在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后,沿线国家债务风险降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参与国际合作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发现国际合作度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从而降低了国家外债风险。同时,本专著探讨了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对国际合作度与国家外债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国际合作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防范作用越强。最后,本章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结构。实证结果发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加强了国际合作度对国家外债风险的防范作用。 第四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征对国家外债风险的影响研究。鉴于文化特征的可度量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章分别从社会价值观、宗教文化特征和语言多样性3个维度,以“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2008年到2017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社会价值观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影响风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