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扎根中国大地,聚焦核心素养,全球化时代的初中语文课堂应有怎样的质态呈现? 一位一线教师20年语文课堂教学的“融通”探索:以语言学习融合各学科知识,以跨界的、综合的、和煦的方式建构立体化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文道相融、学养相通、情意相汇。 本书从“融通语文课堂”的研究缘起、价值意义、实践操作等角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新时代初中语文课堂的“融通”走向:关注教学目标的融会合一,以语文课堂为径,实现“文”的传扬和“道”的传承,通向“人”的全面发展;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聚焦,构建“打开的”语文课堂,将文学、艺术、科技等融为一体,通过“语文的”学习,“通”向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关注语文学习方式的融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接、阅读与写作相生、鉴赏与品读相谐、实践与探究相融的方式,建设具有“融通”特质的语文课堂样态;关注师生情感的融洽和谐,师生共鸣共学、共生共长,实现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价值的交融,使语文课堂达到“关美与共、交融并会”的状态。 作者简介 胡春美,江苏省启东折桂中学班主任、语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启东市胡春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初中语文)一等奖。热爱学生,醉心教育,致力于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实现自我。致力于“融通”语文课堂构建,倡导多元、交融、活动、通达的语文课堂,在文化交融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观察:我们的课堂怎么了 “学九年语文”不如“聊半年QQ”? “什么都变了,就课堂没变”? 语文老师有“梦魇”? “语文课请假也没事儿”? 第二节 沉思:语文,为了什么? “人”:才德才气 才能 才干 “智”:智识 智能 智性 智慧 “文”:文字 文学 文化 文明 第三节 凝眸:这个时代,学生期待怎样的课堂? 时空:打开去,融进来 内容:能整合,会建构 情境:小改变,大革新 媒介:善翻转,敢盘活 第二章 “融通”语文课堂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融通”:我的课堂思考 “融通”何谓? “融通”何由? “融通”何形? 第二节 “融通”语文课堂的价值、意义 立德树人的时代召唤 课程改革的深度走向 语文学科的素养指征 传承师道的教学共长 第三节 “融通”语文的实施路径 样态:你“融”我“融”,无“形”有“韵” 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地不“融” 支架:从“场境”“环境”到“情境”“意境” 关系:不是“对立统一”,而是“互融共生” 第三章 “融通”语文课堂教学的操作要点 第一节 目标融聚 “文”“道”相融 “智”“性”相通 “知”“行”相协 第二节 课程融合 书内书外的丰富 课内课外的和谐 校内校外的通达 第三节 形态融汇 教学相长,视角转换 学科融通,跨界整合 网络创构,虚实相生 第四节 方法融创 你说,我听;你听,我说 在读中写,在写中读 学而思则智,思而学则敏 会问会答,走向“真学” 为“素养”而考,为“未来”而评 第五节 资源融通 融合开发:让“无形”变为“有形” 举一“融”三:从“有限”走向“无限” 融“芳”聚“胜”:使“隐性”归于“显性” 第六节 场域融贯 小学、初中、高中:从学段衔接走向学段融合 学校、家庭、社会:从“单向合作”走向“协同融通” 过去、现在、未来:从“功利境界”走向“天地境界” 第七节 修养融生 “爱”与“德” “道”与“术” “读”与“思” “遇”与“见” 第四章 “融通”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第一节 融通,看见学生的需求 课前演讲的“尴尬” “作业”告诉我们 134个字的作文 “多味”的《水浒传》阅读 从关注自然生命开始 第二节 融通,聚焦素养的落地 从“问题”开始 ——以《女娲造人》为例的“融通”语文课堂实践 第二只猫从哪儿来 ——例谈文本解读的“融通”立场 思维,是语言之本 ——从一节“融通”的作文升格课说起 为别人点一盏灯 ——“融通”视野下关于作文“立人”的思考 “阅”有乾坤天地宽 ——关于《骆驼祥子》的“融通”阅读 第三节 融通,感受文化的力量 融通:让古老的诗行绽放文化活力 ——谈统编教材《诗经》选篇的“融通”教学 寻善,向善,尚善 ——基于“融通”的“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扎根本土,让“爱国”生长为一种习惯 ——“融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生活创建:让“民魂”活在当下 ——“融通”的民族文化教育策略 融合、创造、超越:“张謇精神”的“红色”传承 ——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融通实践 第四节 融通,关注关系的转化 让细节成为“走心”的艺术 ——促发、修改、分享的“融通”写作策略 心田的源头活水 ——农村初中长篇文学名著阅读的“融通”引导 创造,让文言也“融通” ——“知”“行”相融的农村初中文言教学案例 她和他的“恩仇” ——关于师生情感“融通”的故事 作业,走在“立人”的路上 ——“融通”的初中语文作业变革案例 附:作业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