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北派竹笛的代表人物冯子存将竹笛以独奏的形式搬上舞台,这件极具个性魅力的民族乐器便在全国各地迅速普及发展起来。 70年代末,东北竹笛开始融入南派演奏风格。赵越超创作的《咏梅》吸收了昆曲、江南丝竹的演奏特点,作曲家刘锡津与霍殿兴共同创作的《春潮》等作品更具多元性与时代感。这些作品对演奏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对东北竹笛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基于以上思考,以风格性、传承性、普及性为原则,收集、整理近二十首独奏曲及四首伴奏谱。 作者简介 刘铁男,笛子演奏家及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管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阳音乐学院竹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作曲。 1961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79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赵越超教授。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大连歌舞团工作,担任演奏、作曲、指挥工作,后又调回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从事竹笛教学工作,曾获文化部及省政府级别奖项十余项。 目录 1.原牧笛 2.奔驰在公社的大道上 3.欢乐的嫩江原 4.快乐的邮递员 5.春绿吕梁 6.扬鞭催马运粮忙 7.飞驰的列车 8.百鸟迎春 9.欢庆 10.咏梅 11.家乡好 12.雪映红梅 13.家乡的春天 14.寻幽远上 15.真快活 16.春潮 17.乌苏里情歌 18.春悟 19.雪意断桥 20.春悟(钢琴伴奏谱) 21.雪意断桥(钢琴伴奏谱) 22.麦收时节(乐队伴奏谱) 23.扬鞭催马运粮忙(乐队伴奏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