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面向全国广大中学生,为推广哲学公共教育、提升哲学素养而开展的系列活动。201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年,2021年的暑期哲学课堂的主题是“为学与成人——儒家哲学智慧探秘”,带领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的儒家哲学进行系统探究。 本书作为此次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的讲演结集,以文字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六天课程的课堂原貌,并且希望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向大众介绍一些哲学知识,特别是中国哲学中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和脉络。 在儒家哲学方面,本书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哲学史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依次为郭晓东教授以孔子为主题的《礼与仁:孔子思想的解读》、林宏星教授以孟子与荀子思想为主题的《孟荀的同和异——一个角度的观察》、何俊教授的《程朱理学》以及吴震教授的《阳明心学六讲》。而在通识讲座方面,我们也依次有张汝伦教授的《哲学是批判的事业》、徐英瑾教授的《从哲学的角度看认知心理学》、徐波副教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智慧》、祁涛副教授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沈语冰教授的《宋画与理学》。 目录 哲学是批判的事业/张汝伦 礼与仁:孔子思想的解读/郭晓东 孟苟的同和异——一个角度的观察/林宏星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智慧/徐波 程朱理学/何俊 阳明心学六讲/吴震 宋画与理学/沈语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祁涛 从哲学的角度看认知心理学/徐英瑾 序言 青春的“哲学时刻” 人们常常以密涅瓦的猫 头鹰来比喻哲学。密涅瓦是 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她 的肩头总是栖落着一只猫头 鹰,这只猫头鹰代表着理性 与智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就用密涅瓦的猫头鹰来比喻 哲学,并且说它要等到黄昏 时分才起飞。因此人们总以 为哲学是一项属于长者的智 力活动。然而,黑格尔借此 强调的是哲学的反思能力, 是对认识的再认识,是对思 想的再思想。这种反思能力 的自觉与强化正发生在我们 的青春时刻。 事实上,哲学的反思是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 是日常生活的忙碌常常使我 们忘却了自身的这项天赋。 生活是如此地常态化,学习 也变成了记忆与背诵的过程 ,人们全然忘却了自己对于 天地万物曾是如此惊异,全 然忘却了自己对于人生百态 曾有的种种困惑。孩子们常 常会产生一些疑惑:假如我 没有出生,那么在我位置上 的这个人会是谁?我为什么 会在宇宙中?我怎么能知道 眼前的一切不是梦而是一个 真实世界?许多孩子都会提 出诸如此类“不着边际”的问 题,大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是 孩子气的傻问题,孩子在长 大以后也会忘记自己曾提出 过这些问题,但在哲学里, 许多根本性问题都会变着法 儿地被留存下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 学》中早就告诉过我们,哲 学起源于惊异。我们每个人 都会惊异,都会困惑,也都 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 ,这正是我们的天赋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人都 能成为哲学家。对于惊异与 困惑的自觉正从青春开始。 “青春”意味着生命的一种 新的开端,意味着给生命带 去新的内容;这种“新”都是 由“我”的惊异和“我”的困惑 带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青春与哲学的诞生是同步的 。青春以发现“自我”为标志 ,从年少懵懂到开始思考人 生、思考世界;青春是一个 形成“自我”的时期,在这个 过程中会不断地强化自己的 反思与批判能力,从而发现 那个独特的“我”。哲学也正 是从发现“自我”开始的,古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援引德 尔斐神庙的箴言就是“认识 你自己”,儒家也常说“反身 而诚”。认识自己也是认识 世界、认识社会的开始。无 论中西,开始思考哲学问题 都是“走向成人”的必要环节 ,人生所追求的正是对自身 信念和原则的自觉与坚守。 哲学基于对人类、对自 然、对社会、对历史、对存 在永恒困惑的回答而发展起 来,并形成了我们对于世界 的根本性理解。我们正是依 据这些根本性的信念与原则 来生活的,塑造我们的价值 观,指导我们的行动。只有 形成了一种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才能安放我们所 学的各种知识,才能形成生 活的坐标,才能找到生活的 意义。理智的头脑并不盲目 接受任何教义,哲学始终以 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周遭的一 切。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就 是要不断地追问“何以”如此 、“为什么”如此、“凭什么” 如此,这种追问有助于我们 梳理各种学说,澄清各种问 题,推进各种论证,进而为 我们的生活做出更好的判断 。 学习哲学就是要学会尊 重自己的各种困惑,不断提 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即便生 活中有很多问题并没有明确 答案,但敢于保持疑惑是我 们智力上的巨大财富。日常 生活常常会泯灭人们对世界 的各种惊异,哲学就是要唤 醒这种惊异的能力,这也是 我们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哲学作为一种反思能力与生 俱来,但这与人类文明史中 的哲学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 。哲学是一种专业的思想活 动,在历史上形成了各种学 说,积淀了大量的概念与范 畴,学会正确地理解中外哲 学思想、精确地使用各种哲 学概念,是帮助我们训练自 身哲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 哲学学习不同于以往的 学习经历,更像是一场学习 革命。学习似乎就是为了去 知道更多的东西,这固然有 几分道理,但这样的回答显 然忘记了学习背后的根本目 的——学习本质上是要培养 一种思考问题、探究真理的 能力。哲学学习固然要借助 哲学史上的许多知识,但更 重要的是要去理解人类历史 上的伟大哲学家们是如何来 进行思考的。哲学学习拒斥 一种“知道主义”,知道这或 知道那并不是哲学学习的目 的。学习的开端首先是要思 考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我究竟如何来思考这个问 题。这样的思考始终根植于 每个人鲜活的生命之中。 哲学学习是对各种知识 结构与前提的深层次分析与 反思。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名 称后面加上“哲学”两字,没 有任何不妥之处,如政治哲 学、社会哲学、经济哲学、 物理哲学、数学哲学、宗教 哲学、艺术哲学,甚至体育 哲学、休闲哲学等。这就是 哲学的特性。哲学追求思考 问题的深度,是一种更为彻 底的分析、一种更为透彻的 探究和一种对于预设前提的 再思考。哲学学习是一场马 拉松,对思辨与反思能力的 提升永无止境。虽然它并不 能给你带来眼前的具体利益 ,但它是过一种经得起审视 的生活的必要条件。每一个 学习哲学的人,都要做好长 久学习的心理准备,做好扎 实的思想准备;这样未来才 可能看得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