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远的祖国(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探讨华人华侨和祖国之间无论如何风云变幻都不离不弃、互相支持的关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政府逐步有意愿与能力去保护和捍卫华人华侨的利益。全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海外华人和祖国人民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第二,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中国政府保护海外华人的例子。旨在说明,中国政府得以捍卫华人的利益,同国家的强大密不可分。第三,海外华人,尽管已经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也加入了当地国家的国籍,而祖国仍与他们息息相关。全书分为六编二十四章,介绍不同时代的中国政府对于海外华人的援助,以及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支持和奉献。各章的记述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迹,并不求面面俱到。每一编都有序,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丹拥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专业为教育心理学。后在杰克逊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到曲阜师范大学教学,为本科生讲授心理学测量及动机心理学等课程,并为研究生讲授高级统计和测量等课程。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认知,学习兴趣等。有中英文文章20多篇,包括SSCI文章,并参译两部著作。 目录 第一编 往昔岁月 本编序 第一章 马尼拉屠杀华人事件 第二章 红溪惨案 第三章 墨西哥托雷翁城惨案 第二编 风雨同舟 本编序 第四章 爱国华侨陈嘉庚 第五章 南洋机工 第六章 华侨华人支援朝鲜战争 第七章 赈灾义举 第八章 支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第三编 护侨措施 本编序 第九章 护航索马里 第十章 湄公河行动 第十一章 西班牙烧鞋事件 第十二章 章莹颖案件 第四编 走向复兴 本编序 第十三章 新中国的体育先锋队 第十四章 华商投资与中国的经济腾飞 第十五章 华人科学家与中国的科技事业 第十六章 保卫奥运圣火 第五编 撤侨行动 本编序 第十七章 1960年印尼撤侨 第十八章 从所罗门撤侨的日日夜夜 第十九章 利比亚撤侨 第二十章 也门撤侨 第六编 寻根之旅 本编序 第二十一章 曼达岛居民回国寻根 第二十二章 南岛语族赴闽寻根之旅 第二十三章 寻根问祖三十年 第二十四章 寻根夏令营四川营侧记 后记 参考书目 序言 话离散 海外华人华侨目前约有 6000万,主要居住在东南 亚和欧美等地。这里需要对 华人和华侨做一区分。华人 指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 即外国人,华侨指旅居海外 的中国人。但有时候“华人” 一词也涵盖华侨以及海外经 商或务工的人员。华人华侨 及其后裔,主要是明朝以来 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一、古代移民及传说 华人到外国侨居,传说 开始于商周时代。商朝末年 ,武王灭商后有“殷人东渡” 说。据说是到了现在的美洲 墨西哥地区。公元前11世纪 ,武王伐纣,攻破都城朝歌 ,纣王于鹿台自焚。但此时 ,攸侯喜统率的10万大军主 力,林方、人方、虎方等15 万人及涕竹舟、涕竹笋等, 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 那25万殷商军民去了哪里呢 ?而在他们消失无影的同时 ,在中美洲突然兴起了一个 具有浓郁殷商文明特质的奥 尔梅克(0lmeca)文明。 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 郭沫若等都相信“殷人东渡” 说。 而武王克殷后,还有一 次著名的移民,就是“箕子 朝鲜”的故事。箕子是商纣 王的叔父,见商纣王暴虐无 道,披发佯狂为奴。牧野之 战后,他逃亡箕山,过着隐 居生活。因为不愿为周臣, 他带5000余人渡海逃亡至 朝鲜。相传箕子到朝鲜后建 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 布,还施行八种简单的法律 ,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 。周武王派人封箕子做朝鲜 的国君。后来箕子回国朝见 周天子,在途经商故都城遗 址时,见已经种上了庄稼, 箕子心中忧伤,乃作《麦秀 歌》:“麦秀渐渐兮,禾黍 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 兮。”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箕子东渡”的故事是有据 可查的。 秦朝统一中国后,又有“ 徐福东渡”说,此说最早见 于司马迁的《史记》,指秦 始皇时期派遣徐福出海采仙 药,结果徐福一去不返的故 事。汉代的东方朔也在《海 内十洲记》中也记载了这一 故事。据说,徐福东渡日本 ,促成一代“弥生文化”的诞 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 ,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 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 术。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 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 医神”。这是随着考古及两 国人民之间的交往逐步被发 现和发掘的。 有史可查的是汉朝。公 元前124年,汉武帝建立了 中西交通,在很长的一个时 期内,年年都有使节和人民 来往,多则几百人,少则百 余人。华人自汉朝便已开辟 与东南亚和印度、斯里兰卡 的海上交通。由于开展海外 贸易,商人、水手可往东南 亚进发,其中一部分人定居 当地。唐代国力强盛,从广 州、扬州、泉州等地出发的 商船,远航东南亚、西亚等 地进行贸易活动。移居国外 的华人逐渐增多,许多外国 人称海外华人为“唐人”,华 侨回国也称回“唐山”。《萍 洲可谈》记载:“汉威令行 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 。唐威令行于东南,故东南 呼中国为唐。”《明史》记 载:“唐人者,诸蕃呼华人 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 宋、元时期,中国沿海 居民受连年兵乱的影响,尤 其是福建、广东受元军的残 忍摧残,纷纷逃往海外避难 谋生。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开始了华人历史上第一次海 上远征。郑和率领200艘船 舰组成的船队在南洋各地访 问。1405-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七下西洋,率船队远 航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 洲东岸及红海沿岸港口。迄 今,在东非肯尼亚有一个拉 穆群岛,岛上有400多人, 当地人宣称自己是中国人的 后代。他们还派人回国寻根 问祖。当地人世代传说,当 年郑和船队的一只船遇到风 浪,船只失事,幸存者在此 定居下来。清朝时,华人大 量移居东南亚。满人入主中 原,许多明朝的遗老遗少前 往南洋,也有明朝海盗逃往 南洋。 中国移民到了国外之后 ,在传承自己大国传统的同 时也努力适应当地的社会文 化环境,与当地其他民族建 立友好关系。通婚是民族融 合的主要途径。早在元代, 周达观就观察到在真腊有很 多中国人娶当地妇女为妻组 成家庭。元代的婆罗洲“唐 人与蕃人丛杂而居”。明代 的满刺加“间有白者,唐人 种也”。之后,华侨与当地 社会通婚融合的现象逐步增 多,形成土生华人群体,例 如泰国的洛真(Luck Chin )、马来亚的峇峇(Baba )、印度尼西亚的伯拉奈干 (Peranakan)、菲律宾的 密斯蒂佐(Mestio)、越南 的明乡(Minh Hong)等。 更多的华侨通过与当地人民 的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善 意交流,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华侨华人 也逐步培育起对居住地的认 同,参与当地的事务,与当 地人民一道建设社会、建设 国家。 …… 清朝政府推动海外华侨 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 同,敦促华侨忠诚于朝廷。 民国时期,政府也刻意培养 华侨的民族主义情绪。新中 国之初,在理论上继承了国 民政府对华侨的权利和义务 ,即以血统主义为原则,视 海外中国人为中国国民。20 世纪初到40年代,华侨对祖 国的认同情感不亚于本土人 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 非国家纷纷摆脱西方的殖民 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它 们对于本国华侨的双重效忠 问题表示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