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价跌至低谷。一部分房东借机在贫民区置产向穷人出租,把价格低廉的房子变成了一座金矿。 租房的穷人中,有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毒瘾缠身但心地善良的男护理师、给房东干活抵租金的残障人士。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水管常年堵塞,水电燃气说停就停;即便如此,一旦欠租,他们就会被扫地出门。随后房东再转手把房租给别人,如此周而复始…… 房东、房客、政府部门、私人住房市场,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深入两个贫民区,采访三十多名房东,出入驱逐法庭上千次,翻阅无数档案资料,以八个贫困家庭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围绕居住与生存经历的争吵、挣扎与哀求,呈现出一幅美国底层社会的鲜活图景,从中探问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根源。 作者简介 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作为一名民族志学者,德斯蒙德关注居住正义、城市生活、底层剥削等议题。已出版作品五种。他的研究曾获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他的文章常见于《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 2015年,德斯蒙德凭借对驱逐议题和住房政策的出色研究,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他被评为“影响全美政治议题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目录 推荐序 家:占有与驱逐/项飙 作者按 序曲:冷冽之城 第一部分 房租 第1章 房东这一行 第2章 凑房租 第3章 热水澡 第4章 大丰收 第5章 第十三街 第6章 鼠窝 第7章 病号 第8章 400室的圣诞节 第二部分 驱逐 第9章 外送服务 第10章 随叫随到的瘾君子 第11章 贫民窟是个好地方 第12章 “一次性”关系 第13章 E24号拖车 第14章 能忍则忍 第15章 妨害行为 第16章 雪地上的灰烬 第三部分 后来 第17章 这就是美国 第18章 用食物券买龙虾 第19章 小不点 第20章 没人想住在北边 第21章 大头男婴 第22章 如果他们要处罚妈妈 第23章 宁静俱乐部 第24章 永无翻身之日 终曲:家与希望 关于我的故事:研究始末与回顾 注释 致谢 索引 序言 家:占有与驱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爆发。谢伦娜·塔弗 (Sherrena Tarvet)觉得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 机。谢伦娜是威斯康星州密 尔沃基(Milwaukee)为数 极少的黑人全职房东之一, 靠出租房屋赚钱。次贷危机 后,她以每月一套房的速度 在贫民区置产。贫民区里大 量家庭因为不能按期还按揭 ,被扫地出门,房价跌至低 谷。被扫地出门的家庭不得 不租房,所以房租不降反升 。 谢伦娜买的这些房子特 别便宜,因为它们没什么升 值空间。但在黑人贫民区的 房租又高得出奇。穷人买不 起房,只好租;再者,他们 (特别是黑人)在别处租不 到房,只能在贫民区里租。 贫民区因而成了租房生意的 一脉金矿:不少在富人住的 郊区赔了本的房东,都指望 着在这里把钱捞回来。 然而,在贫民区出租房 产也有它的问题:穷人没钱 。很多穷人靠联邦政府发的 救济金过活;有时候房租要 吃掉家庭总收入的70%,所 以他们不时拖欠房租,导致 他们不断被逐出家门。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 的贫穷与暴利》一书,解释 了强行驱逐是将一些人的贫 困转化成另一些人的超额利 润的关键环节。2009年至 2011年间,密尔沃基每8名 房客中至少有1人经历过强 制性搬迁。2012年,纽约 的法院每天都会判出将近80 笔以未交租为由的驱逐令。 被驱逐过的房客因为有了这 个记录,很难再租到好房子 。他们只能住进条件更为恶 劣的社区。贫穷、暴力、毒 品进而聚集到了一起。为保 证按时交租、不再被驱逐, 他们更要节衣缩食。这样, 驱逐不仅是贫困的结果,还 是致使贫困不断恶化的原因 。贫穷能够成为利润的源泉 ,并不是因为穷人被剥削, 而是因为他们不断突破自己 生存条件的底线——吃本来 不能吃的东西,住本来不适 合住的地方——为没有价值 的房子创造出不菲的租金收 入。驱逐是不断突破底线的 重要驱动力。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 的贫穷与暴利》是一部非常 严肃的学术著作。除了历时 一年多的实地调查、大规模 的问卷调查、大范围的档案 检索,作者又在成书后专门 聘请了一名校对员,对他所 有的田野笔记进行一一核对 。但是,它又和通常意义上 的学术著作很不一样;这里 没有理论假设、没有框架, 甚至没有概念。学术作品中 常见的内容,比如文献回顾 和数据陈列,也都隐身于脚 注间。整本书像是一部深度 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 另一个场景。作者马修·德 斯蒙德(Matthew Desmond)直白而细致的 描写有如特写镜头,把各个 人物的表情语气、所感所思 直接呈现给我们。诸多具体 场景叠加在一起,逐渐呈现 出强制驱逐这一现象的历史 、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后果 。 最让我感叹的是,马修 能从“看到的东西里看到东 西”。我们时常无视眼前的 事物,又经常看见一些根本 不存在的东西。之所以对眼 前的事物熟视无睹,是因为 我们觉得它们不符合自己的 理论视角(比如阶级、性别 、自我意识),因而显得琐 碎而无“意义”。与此同时, 我们拿自己的框架去诠释世 界,生造出“意义”,好像看 见了一些似有若无的东西。 当我们看不清眼前琐事对于 受访人的意义、看不清受访 人的真实感受时,我们只好 灌入自己的想法,把不在眼 前的东西拉扯进来。事实上 ,直观的感受才是生活实践 的血液,观察者的臆想无非 是窗外的雨点。当我为了写 这篇推荐序和马修对谈时, 他援引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话说,如果你 在博物馆看到一幅画,说“ 它是新古典风格的”,这是 一种肤浅无聊的“看法”。站 在一幅画面前,为什么一定 要下这样的定义?为什么不 以自己的直觉进入画本身? …… 我完全同意马修对居住 权的强调。人人有房住,就 是居住权。但是居住权之所 以重要,无非是因为有个地 方住和有碗饭吃、有口水喝 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如 果把家提到人性、意义、精 神的层次,在今天的语境下 ,就可能在为双重异化添油 加醋了。人性、意义、精神 ,只能靠人的普遍社会联系 和社会交往实现,家只是其 中的一小部分。 把家神圣化,也是把家 和社会分割开来,甚至对立 起来。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 公共感,我们把家绝对化成 为一个私人祭坛。如果家是 我们“忙完工作、学习之余 ,在街头历劫种种之后的去 处”,那么,工作越折磨、 学习越有压力,街头越危险 ,家就越显得温馨而珍贵。 也许,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循 环里:为了买房安家,我们 承受更多的工作折磨;工作 折磨又让家这个避风港显得 愈加宝贵。于是,人之为人 的基本需求(住所)成了我 们全力拼搏的目标,实现人 之为人的基本手段(工作、 学习、在街上和人相遇交流 )成了折磨和负担。 占有者,是驱逐者,也 是被驱逐者——从安详、得 体、自洽的生存状态中被驱 逐。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已经看到这些问题,他们 在疑问,他们在反思,他们 在想象新的生活方式。敢于 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 享受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 每一天,这也许会是这个时 代的最大的革 导语 项飙教授专文推荐,入选贝拉克·奥巴马、比尔·盖茨年度最佳图书,赢得无数名人和媒体赞誉的非虚构佳作。 从住房问题切入美国底层社会的日常生活,揭开美国梦的瑰丽幕布,窥探贫富悬殊的险恶深渊。 工作经历、人际关系、违法记录、财务状况……立体地描绘书中人物,忠实呈现底层人民的面貌。 毒品小店、房车营地、火灾现场……出入眼花缭乱的社会场所,全方位感受美国穷人的生存环境。 不摆学者架子、不玩深奥概念、不用艰深术语,书写人人都能读懂的社会学田野调查记录。 精彩页 第1章 房东这一行 密尔沃基的冬天像修理工手中的扳手一样冰冷晦暗,但在冬天来临前,在阿琳说服谢伦娜让她跟孩子搬进第十三街的双联式公寓之前,密尔沃基的旧城区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9月初的密尔沃基气候宜人,车载音响播放的乐曲在街上流淌。孩子们有的把人行道当作游乐场,有的则在高速公路的匝道口做起瓶装水的生意。老奶奶们坐在门廊前的椅子上,看着赤裸上身的年轻人经过,大笑着奔向篮球场。 谢伦娜一边开车在密尔沃基的北部兜圈,一边摇下车窗听节奏布鲁斯音乐。对密尔沃基的中产阶级来说,走高速公路穿过旧城区是常态,房东们则会开进巷弄;但去那些地方,他们一般不会开自家的萨博或奥迪,而会开专用的“收租车”。以厢型车或卡车为主的收租车特色鲜明:车体生锈,漏油,车内装有延长线、梯子、一把装好子弹的手枪、管道螺旋钻、工具箱、防狼喷雾、射钉枪和其他一些必需品。谢伦娜多半会让大红色的雪佛兰科迈罗——也就是电影《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跑车——在家里留守,另外开一辆有着22英寸轮毂、1993年出厂的米黄双色雪佛兰萨博班“巡房”。萨博班真正的主人其实是昆汀(Quentin),昆汀的另一个身份便是谢伦娜的老公兼事业伙伴,同时也是名物业经理。昆汀拿来发动萨博班的不是钥匙,而是螺丝刀。 当地的有些白人还是习惯称呼密尔沃基的北部为“市区”,这是从20世纪60年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往里走,你会看见街上那些参差不齐的双联式公寓、褪色的壁画、全天营业的日托中心,以及悬挂着“接受WIC”。招牌的街头小店。密尔沃基曾是美国第十一大城,其人口总数在1960年是74万,现在却不到60万。它的衰败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废弃的住宅、杂草丛生的空地,一点点布满了密尔沃基北部。一条典型的居民街上往往有几座独栋房屋,业主年纪偏长,喜爱莳花弄草,还在房屋外悬挂美国国旗;更常见的是双联式公寓或一栋四户的公寓,油漆斑驳的外墙挂着床单当窗帘,出租给捉襟见肘的家庭;还有不少空地,以及一些门窗被钉死的空屋。 这一切谢伦娜都看在眼里,她还发现了一些其他东西。和许多“身经百战”的房东一样,谢伦娜知道公寓的业主是谁,教堂、酒吧和街道归谁管。她知道每一处地方经历的枯荣沉浮,也知道它们的风格和气氛。她知道哪些是热门街区、哪些是毒品的集散地,也知道哪些地方安静稳定。她深谙贫民窟的价值所在,也懂得如何从看似一文不值的房产中赚取别人没本事赚的钱。 娇小的谢伦娜有着栗色的皮肤,身着轻薄的红蓝色夹克,与下身的长裤恰成对照,而裤子又跟头上斜戴的NBA棒球帽成套。她喜欢仰头大笑,有时需要扶住他人的肩膀,以防笑到跌倒。但当她转出北方大道,要去第十八街和莱特街的交叉路口探望房客时,她放慢了速度,深深叹了口气。驱逐房客对房东这一行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这个叫拉马尔(Lamar)的租户失去了双腿,而赶走一个没有腿的男人并不是一件带劲的事儿。 一开始,当拉马尔交不出拖欠的租金时,谢伦娜并没有发驱逐通知单,也没有搬出“在商言商”的那套台词。她左右为难,嗯嗯啊啊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真的很不想这么做,”到了最后关头她这么和昆汀说,“你懂我的苦衷,对吧?”谢伦娜皱起了眉头。 昆汀没开口,静静地让老婆把话说完。 “事情还是要讲求公平嘛,”谢伦娜思索了半晌说,“我觉得小孩很可怜,而且拉马尔还跟儿子同住……何况我觉得拉马尔挺讨人喜欢的。问题我赚的是钱,不是喜欢,喜欢没办法付账单。” 谢伦娜要付不少账单:房贷、水费、维修费、房地产税。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冒出一笔大开支,比方说锅炉坏了、市政府巧立名目要收个什么费用。在月初收到租金前,她几近破产。 “我们没办法等他,”昆汀说,“我们等他,税可不会等我们,房贷也一直在涨。” 做房屋出租这一行,就没有规避风险这一说。房客不付500美元房租,房东便立刻少了500美元的收入。无法收租,房东就只能吃老本或靠正职去补房贷,否则就等着银行发通知说要查封房子。这门生意可没有什么委婉语:所谓的“缩小营业规模”“季度亏损”都是瞎掰。房东直接自负盈亏,赚或赔都是一翻两瞪眼。不该赔的赔了,或者该赚的没赚到,对房东来说即是“切身之痛”。经验老到的房东都喜欢回忆他们第一次大赔的故事和第一次与租户正面交锋的场景:有房客自行将天花板拆了,拍照留存,然后跑去房屋法庭给法官说是房东弃的;还有夫妻被逐出家门前拿袜子塞住洗碗槽,将水开到最大。新手房东只得硬撑起腰杆子,要不就干脆退出。 谢伦娜点头如捣蒜,也不知道她是在对着昆汀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我看我应该少替这些人担心才对,我担心他们,谁担心我?如果我没记错,借钱给我们的公司可没说房贷不用付了。” P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