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独特的框架分析与深入的案例解剖,有力揭示了产业数智化发展新趋势: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将构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借助数据贯穿,依托产业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基座,在产业公共服务的强劲助力下,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才组织流将协同发力,带来崭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实践正逐渐展开,在领军企业的探索下,初步显示出变革的威力。本书围绕数智化突破创新的点(关键环节)、线(产业链)与面(产业生态),重点介绍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显著特征与落地路径,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本书适合作为广大制造、服务企业的企业家与管理者,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从业者,关注科技与商业变革的读者及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建锋(花名:行癫),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负责阿里巴巴云与科技板块。于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主导阿里巴巴系统架构迭代升级的全过程,推动阿里巴巴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曾负责天猫、淘宝、聚划算等业务板块,并创办阿里巴巴达摩院,布局基础科研领域;创新地提出“云智能”“新一代以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发展战略与理念。 带领阿里巴巴云与科技板块发展成为以核心技术为引领、产业发展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服务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获得全国争先创新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大奖。 目录 第1篇 经济增长新动能: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势不可当 第1章 消费互联网:增长显著,难题待解 1.1 数字化加持的消费者——日益崛起的消费者主权 1.1.1 网络消费规模惊人 1.1.2 网络消费范畴广阔 1.1.3 消费决策体系正在重构 1.2 数字化陈列的商品——无限扩张的商品货架 1.2.1 容量无限,新品迭出 1.2.2 便利购买,陈列多样 1.2.3 品牌原生,物种创新 1.3 数字化构建的场景——随心变换的购物氛围 1.3.1 全息互动 1.3.2 购物节庆 1.3.3 社群推荐 1.3.4 社区团购 1.4 难题待解——消费互联网升级呼唤供需联动 1.4.1 三项不足 1.4.2 三大挑战 第2章 产业互联网:势头强劲,亟须突破 2.1 产业互联网正值发展机遇期 2.1.1 产业互联网特征浮现、持续演进 2.1.2 四项利好揭示发展新机遇 2.2 产业互联网应用的趋势分析 2.2.1 数据化驱动 2.2.2 新技术融合 2.2.3 商业新模式 2.3 主要国家产业互联网的探索 2.3.1 德国:工业4 2.3.2 美国:先进制造 2.3.3 中国:多元主体推动 2.4 五大瓶颈——产业互联网发展如何破局 2.4.1 产业链协同程度不足 2.4.2 消费者(客户)需求考虑不够 2.4.3 中小微企业支撑不够 2.4.4 数字技术和人才投入有限 2.4.5 管理模式变革不彻底 第3章 经济增长新动能: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 3.1 双轮驱动的基本原理 3.1.1 双轮驱动的四大特征 3.1.2 双轮驱动的运作原理——B=C2B2Cn 3.1.3 双轮驱动的发力点——G=(P×O×C)i 3.1.4 双轮驱动的实现方式 3.2 双轮驱动的预期效果 3.2.1 双轮驱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2.2 双轮驱动促进商家健康成长 3.2.3 双轮驱动提高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 3.3 双轮驱动的建设路径 3.3.1 平台化、生态化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2篇 数智驱动新蓝图: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重构产业 第3篇 多元纵深新实践: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威力初显 后记 序言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 术在各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 用,以及在产业全链条中产 生的像研发、生产、制造、 供应链、营销,包括服务等 方面的模式创新。 产业互联网兴起之后, 特别是移动化兴起之后,企 业合作边界从原来的工厂向 两端延伸,即向上游延伸和 向下游延伸。它的组织非常 复杂,协作也非常复杂,这 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最终会 带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 网双轮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 产业互联网除了生产、 营销,管理也非常重要,特 别是现在的企业内部可能有 几万名员工,上下游加起来 可能有几十万名员工。这些 员工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对他们进行协同管理,平台 上非常多的应用,从趋势来 看就是用低代码甚至无代码 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目 前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产业互联网要有基础 非常良好的新型IT设施;第 二,产业互联网的创新将极 大地依赖数据化、智能化, 因此要有一个标准化的大数 据平台;第三,数据应用的 特点,以智能化的算法为主 ,大量的数据需要用人工智 能进行计算;第四,产业互 联网兴起之后,商业模式需 要不断创新。 产业互联网需要在生产 、制造、研发、营销、服务 等环节综合应用数字信息技 术。因此,需要有些企业提 供底层基础平台,比如阿里 云提供的基于云的IT解决方 案,提供了产业互联网的技 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基座,以 满足通用需求。 如今,企业要实现产业 互联网,要依赖大数据技术 。数据来自什么地方呢?来 自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制 造环节等,这些环节需要一 个支撑平台来快速获取数据 ,计算完毕后通过平台执行 这些操作,这都是阿里云可 以做出的贡献。 消费互联网不难理解,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淘宝等电 商业务早已在全球扩张,而 产业互联网在很长一段时问 却是普遍的“盲区”,原因是 其跨度之广、信息密度之大 让企业无从下手。 对产业互联网而言,云 计算最重要的是,坚实的底 层技术保障。2021年的全 球数字经济大会指出,云计 算在产业互联网的基础、平 台、行业三个层级中属于基 础层,稳定、可靠是最重要 的。 面对产业互联网,云计 算另一个问题是,必须拥有 针对不同行业的经验——解 决方案精准对应行业特点。 阿里云已发布数字化转型成 长模型,并宣布建立“数字 样板工程”长效运营机制, 近乎标准化的流程背后,阿 里云和生态合作伙伴的实践 经验正在释放给广大企业, 成为数字化红利。 阿里云不仅是一家云计 算公司,更是数字化转型的 服务提供商。为推动消费互 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 ,阿里云将努力形成一个多 方参与、共生共赢的生态平 台,一个1+N的大平台,在 N个行业中实现共同的创新 。 云为产业互联网提供了 统一的IT基础设施、数据化 和智能化技术、全产业链协 同平台和生态系统平台四项 新价值。依托数据化和智能 化,可以实现从研发、采购 到生产、销售的全局性智能 。 我们将与业界各位同人 携手,借助消费互联网和产 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为产 业升级做出新贡献。 张建锋(行癫) 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 巴巴达摩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