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金(咖啡秘史)/世界史图书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英)安东尼·怀尔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咖啡近五百年的历史,讨论了咖啡的全球供应以及咖啡贸易对英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同影响,包括许多有趣的话题,比如拿破仑与咖啡、革命与咖啡馆、中国茶叶与咖啡的比较。在这本书中,作为咖啡贸易参与者和历史学家的安东尼·怀尔德,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揭开了过去500多年间蒙在咖啡上面的由炼金术、人类学、诗歌、政治、科学、奴隶制度等线索错综复杂地编织起来的神秘面纱,将咖啡灰暗的殖民地时代的往事与其在当今世界上充当的发人深省的角色联系起来,使围绕着咖啡业的令人震惊的资本剥削和殖民主义运作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作者简介
赵轶峰,男,1953年生,内蒙古开鲁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古代文明》杂志执行主编,河南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曾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布兰登大学、埃尔伯塔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史学理论、比较文明史。
目录
引语

第一章 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起源
第三章 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穆哈港的贸易
第五章 咖啡与社会
第六章 穆哈港的衰落
第七章 奴隶制与咖啡殖民地
第八章 大陆体系与拿破仑的咖啡替代品
第九章 拿破仑和圣赫勒拿岛
第十章 奴隶制、巴西和咖啡
第十一章 万国工业博览会
第十二章 哈勒尔与兰波:摇篮和炼狱
第十三章 现代
第十四章 咖啡、科学、历史
第十五章 半球之战:古老茶叶帝国面对新兴咖啡帝国
第十六章 公平贸易
第十七章 香浓咖啡:咖啡世界语
第十八章 黑暗的中心
尾声
附录:库什的考古发现
参考读物
译后记
序言
1502年5月21日,若昂·
达·诺瓦(Joao da Nova)
船长指挥的一支葡萄牙舰
队正从好望角出发,通过
广漠无垠的南大西洋水面
向北行驶,眼前意外地出
现了一片陆地。船队沿着
一个有淡水的小湾靠岸,
这是一个从前无人知晓、
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的47平
方英里大小的岛屿上唯一
的海滩。达·诺瓦把这个新
发现的地方命名为圣赫勒
拿岛——那是君士坦丁大
帝母亲的命名日的名字。
水手们对这个岛屿进行了
简单的搜索,发现这是一
个无人居住、没有任何大
型食肉动物和有毒昆虫的
伊甸园。陡峭的山峦上覆
盖着厚厚的火山灰土,长
满了黑檀、橡胶树和果树
。按照当时航海者的习惯
做法,他们在离开那里返
回祖国之前,在岸边留下
了一些山羊,以便将来的
来访者可以受用。
大约于同一年,在南阿
拉伯的也门,出现了一种
用原产自埃塞俄比亚的植
物的果实制作的新饮料,
这就是咖啡。咖啡随后迅
速在伊斯兰世界流行开来
。就当时的标准来说,咖
啡的消费数量已经很大,
1511年在麦加曾围绕咖啡
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冲突。
到16世纪末,欧洲商人和
旅行者小心翼翼地开启了
到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探险
,关于这种“阿拉伯酒”的报
告传到了西方。不久,欧
洲人也开始饮用咖啡。到
17世纪,咖啡在欧洲,尤
其是在英国、法国和荷兰
,已经非常流行。欧洲的
海上列强懂得,如果他们
在自己新的热带殖民地开
始种植咖啡,就可以削弱
也门穆哈港对咖啡贸易的
垄断。于是,首先是荷兰
人,随后是法国人,设法
在也门获取咖啡的幼苗。
英国东印度公司不甘其后
,也设法从穆哈弄到一些
种子,并于1732年将之带
到了圣赫勒拿岛。这些种
子在那里无人照管地生长
起来,直到晚近才被重新
发现。
到18世纪中叶,欧洲殖
民地主导了世界咖啡贸易
,用通常是在奴隶劳作或
者近似奴隶劳作条件下经
营的种植园产品来满足本
国急切的咖啡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圣赫勒拿岛这
个世界上最偏僻的岛屿在
英国维持其东方霸权的努
力中发挥了巨大的战略作
用。由于地处遥远,许多
从印度殖民地和其他地方
返回欧洲的重要人物都到
过这个岛屿,这个岛还被
英国政府看中,成了于
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的拿
破仑被放逐的最合适的地
点。
今天,世界上最稀少也
最昂贵的咖啡之一就来自
圣赫勒拿岛,这种咖啡产
自1732年东印度公司带往
那里的树种。这个岛屿至
今仍旧是一块英国的海外
领土,是已经衰落的“日不
落帝国”的一个不合时宜的
遗存。圣赫勒拿岛的咖啡
得到了品鉴专家们的赞赏
,但是这个岛屿的自然环
境却在它被人们发现以后
每况愈下。达·诺瓦留下的
山羊蹂躏了那里的树木,
当地的黑檀差不多已经绝
迹,其他人为的灾害剥光
了岛上厚厚的表层土壤,
把嶙岣错落的火山岩暴露
在光天化日之下,构成了
岛屿绝大部分的外表。在
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这
个岛屿失去了它的战略重
要性——那里没有飞机场
,同一时刻只能驶入一条
重甲装备的船。
圣赫勒拿岛黑灰色的玄
武石见证了世界历史上许
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
神秘故事,要破解那岩石
间隐藏的信息,就要找到
这个岛屿与当时那个更大
的世界上的重大现象之间
隐蔽的关联。站在岩石上
远远望去,仿佛可以看到
:达·诺瓦的舰队正在从印
度返回,而葡萄牙人正开
始在印度建立起一个将要
在后来的一个世纪中垄断
印度洋的贸易帝国;1659
年,当东印度公司拥有了
这个岛屿的时候,它威胁
要把那个贸易帝国夺为己
有;荷兰人和法国人在咖
啡种植上的成功使得东印
度公司相形见绌,东印度
公司的那些被忽略的咖啡
树苗遭受了南方季风的摧
残;拿破仑搞“大陆体系”的
时候,曾经把菊苣作为咖
啡的替代物介绍到欧洲,
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
时候,他还在自己的花园
里种了一棵咖啡树,那棵
树后来同样在肆虐的南方
季风中命归黄泉,这个岛
屿成了废除奴隶贸易之后
被捕获的奴隶贸易船的避
风港,其中的一艘船当时
正在驶往巴西,而奴隶制
正是那个国家咖啡工业的
基石。
圣赫勒拿岛有5000人口
,它最近成了想要研究不
久前才被引进到那里的电
视之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的
分析样本——他们想研究
电视对从犯罪率到女子协
会成员身份的所有事情究
竟产生了哪些影响。[1]在
这本书中,这个岛屿也要
被用作一个分析样本,我
们将不断地提起它,以便
研究咖啡的历史与殖民主
义的历史是怎样在过去的
500年间纠结演变,造就了
一个至今尚存的,为了西
方咖啡消费者的利益而牺
牲生产咖啡的第三世界国
家——通常是那些前殖民
地国家——的人民的利益
乃至这个星球本身利益的
并不神圣的同盟。
导语
一本揭秘优选咖啡种植与贸易之黑历史的趣味好书。
当下很多人每天都要享用的咖啡,通常被视为石油之外最有价值的合法贸易商品,然而围绕咖啡业的惊人资本剥削和殖民主义往事却鲜为人知。作为一名咖啡贸易商兼历史学家,本书的作者安东尼·怀尔德抽丝剥茧,揭开了过去五百多年间蒙在咖啡之上的,由炼金术、政治、科学、诗歌、奴隶制等线索编织而成的神秘面纱。
后记
咖啡业是世界上最大的
劳动雇佣行业,超过1亿人
通过受雇于咖啡产业维持
生计;它也是许多第三世
界国家的生命线,为其赚
取非常宝贵的外汇,同时
也把那些国家变成全球资
本主义的奴隶。
15世纪,在非洲东部地
区最早出现饮用咖啡的情
况,具体过程至今扑朔迷
离,难以详尽描述。最初
,咖啡是宗教信仰活动的
一种辅助因素,后来很快
成了帝国制度的要素。它
产自贫穷的、大多是欧洲
列强殖民地的热带国家,
而由富裕的温带国家来消
费。在资本主义及其相关
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咖啡
曾产生巨大影响。革命在
咖啡馆酝酿,商业同盟在
咖啡馆组织起来,秘密社
会在咖啡馆形成,关于政
治与艺术无休止的争论也
在咖啡馆里展开。在这本
书中,作为咖啡贸易参与
者和历史学家的安东尼·怀
尔德,条分缕析,抽丝剥
茧,揭开了过去500多年间
蒙在咖啡之上的由炼金术
、人类学、诗歌、政治、
科学、奴隶制度等线索错
综复杂地编织起来的神秘
面纱。
咖啡迄今一直被看作除
石油之外最有价值的合法
贸易商品。然而,在作者
写作本书的时候,世界咖
啡价格处于历史最低点,
很多生产咖啡的国家陷于
危机之中,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失业、农场废弃、强
迫移民和严重的社会分裂
等现象。《黑金:咖啡秘
史》将咖啡灰暗的殖民地
时代的往事与其在当今世
界上充当的发人深省的角
色联系起来,使围绕着咖
啡业的令人震惊的资本剥
削和殖民主义运作的秘密
大白于天下。它对于认识
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愈来愈
密切的咖啡,它的渊源、
品类、健康影响、社会投
影、时尚含义、经济角色
等等,都有参考价值。对
于历史专业的学者,则还
有一种别具特色的历史审
视和撰述方式方面的参考
意义。
本书翻译主要是在2007
年到2008年间完成的,其
间得到我的一些学生的帮
助,详见本书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8年译本中的“
译后说明”。此次蒙北京大
学出版社再度出版,我在
原书译稿基础上重新通读
,修正了一些错误,增加
了若干译者注释。该书
2005年英文再版改变了书
名,由Coffee: A Dark
History,改为BlackGold:
The Dark History of
Coffee,中译书名因之重做
推敲,如题。书中人名、
地名、机构名等的翻译,
仍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英语姓
名译名手册》和《美国地
名译名手册》为主要依据
,参酌约定俗成情况而定
。工具书不列的一些不常
见专有名词,尤其是地名
、品牌名,另做音译,并
将原文用括号标注在该名
词第一次出现处,以利需
要查找核对的读者之方便

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学宜
、修毅编辑为本书此次翻
译出版做了许多工作,特
致谢意。
赵轶峰
2018年3月3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文笔优美,诙谐生动,
涉猎广泛,细节丰富,发
人深省。
——Joanna Blythman
殖民史与对全球化批判
的芳香交融。
——Ecologist
历史概述和当代分析令
人印象深刻的结合。
——Time Out
精彩页
第一章 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我是苦涩的,但试问若无苦涩,谁人会写下这样的事情?
——穆尔塔图利(Multatuli):《马克思·哈维拉,或荷兰贸易公司的咖啡拍卖》(1860年)
目前付给咖啡生产者的灾难性的低价正在导致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工人失业。不过,对于究竟有多少人在依赖种植咖啡而生存,人们却令人惊异地缺乏一致的看法。据通常在报道商业信息时不事夸张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eetJournal)估计,在2002年有1.25亿人依赖咖啡生活。《行动扶助》(Action Aid)声称有6000万人,《公平贸易》(FairTrade)说有1亿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有2500万小生产者以生产咖啡为唯一收入来源,而每个这样的小生产者平均养活5个家庭成员。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第8人口大国日本全国的人口总数。世界银行进一步估计,全球有多达5亿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卷入咖啡贸易中。道琼斯商品服务机构关于咖啡对发达国家的重要性的判断与世界银行的估计相互呼应,前者指出:仅仅意大利的11万咖啡馆就容纳了30万人在工作,他们单日销售的香浓咖啡就达7000万杯。
美国咖啡市场每年的经营总额为190亿美元,涉及15万全时或者半时的工作者直接为1.61亿消费者提供服务。美国专业协会(Specialty Association of America)估计:如果把从咖啡机生产者到泡沫聚苯乙烯咖啡杯制造者都计算在内的话,卷入咖啡业的人数就会升至1500万。日本的一家主要咖啡加工企业声称,在日本有超过300万人的工作直接或者间接与咖啡业有关——这占日本劳动大军总额的4.5%。咖啡业热衷于强调咖啡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为了引起执政者们对正在影响咖啡业的各种问题加以重视,而人们对于咖啡业一定程度的依赖的确是一种国际性的现实。
只要咖啡在世界市场上出售的价格仍旧低于其生产价格,小咖啡业主和农场主就必须补贴消费者。他们不可能长久地这样做。结果就是失业和咖啡业雇佣劳动者失去生活来源。世界银行估计,在200年到2002年间,仅仅中美洲地区就有大约60万咖啡业工人失去了工作,这相当于整个布里斯托尔市的人口全部失业。没有任何确切的迹象显示咖啡价格会回升,因而失业危机还在迅速加剧并有向全球蔓延之势。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在那些原本经济不稳定和脆弱的国家引起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社会混乱、贫困与短缺。咖啡贸易提供给人们的利益份额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1年,全球咖啡市场销售总价值是300亿美元,其中咖啡生产国得到120亿,即40%。目前的统计显示,全球咖啡销售带来的年总收人额在550亿上下,其中只有70亿(13%)归于咖啡生产国。咖啡是世界上价值仅次于石油的贸易品,咖啡生产者在咖啡贸易中得到的份额却在10年间下降了2/3,而跨国咖啡公司却因购买咖啡所需价格的低廉而大发横财。付给咖啡生产者的国际平均价格已经从1997年的高点下降了80%,而美国的主要品牌咖啡的平均零售价格降低为每磅2.75美元,仅仅比先前的高点降低了27%。占全球速溶咖啡市场85%份额的英国速溶咖啡在同一时期仅仅下降了微不足道的5%。控制了世界咖啡贸易的4大跨国咖啡加工企业,宝洁(Procter & Gamble)、雀巢(Nestlé)、莎莉(Sara Lee)以及菲利普·莫里斯(Phillip Morris)—-它们共占有国际咖啡贸易份额的40%——则宣称它们实现了历史最高销售额和利润额。除了莎莉公布说它从其咖啡和茶业部门获利4.95亿美元以外,其他公司都小心谨慎地不肯吐露它们的收益中究竟有多大份额是来自其咖啡业部门。雀巢公司则把它2003年8月以前半年销售额净增5%的原因归于其速溶咖啡和瓶装净水业,说那是该公司的“明星部门”。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