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年度报告》(2020—2021年)由武汉大学编写,设置年度特稿、年度聚焦、中国声音、热点追踪、年度案例、规则选登等栏目。 第一部分年度特稿(第一章),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引发的国际投资仲裁危机及其应对。 第二部分年度聚焦(第二章到第七章),关注ISDS改革。 第三部分中国声音(第八章到第九章),重点关注中国在ISDS机制改革方面的声音。 第四部分热点追踪之一(第十章到第十二章),关注2020年初生效的中国《外商投资法》。 第五部分热点追踪之二(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关注《新加坡调解公约》生效后的投资争端调解。 第六部分为年度案例,本年度选取了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诉蒙古仲裁案予以分析。该案是中国投资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政府解决投资条约争端的典型案件,并且涉及中国“第一代”BIT争端解决条款中的普遍争议——对“涉及征收补偿款额的争议”这一术语作何种解释。在“谢某深诉秘鲁案”“世能公司诉老挝案”“北京城建公司诉也门案”三个案件中仲裁庭均作出广义解释的背景下,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诉蒙古案仲裁庭却“打破常规”作出狭义解释。因此,分析本案将有助于多角度理解中国BIT中类似管辖权条款的具体含义及仲裁庭的条约解释倾向。 第七部分为规则选登,本部分选取了2018年12月20日通过、2020年9月12日生效的《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该公约有望缩小投资调解与投资仲裁在可执行性方面的差距,从而增强调解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作者简介 漆彤 男,汉族,湖南省祁阳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海外投资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武大国际法评论》副主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家库首批专家、最高人民法院首批法律研修学者、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东北亚国际法论坛(ILNEAF)特邀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西藏大学客座教授、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国家发改委、荷兰皇家科学院等国内外课题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代表著作有《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国际贸易法新编》等。曾获商务部“第七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一等奖、教育部20l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咨询报告等项奖励。 目录 序言 年度特稿 第一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投资仲裁危机及其应对 一、防疫相关措施与东道国投资保护义务 二、现有国际投资法治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困境与不足 三、投资仲裁机制的内在缺陷可能放大危机 四、危机应对下的国际合作路径及其有效性 五、结论与建议 年度聚焦:ISDS改革 第二章 文献综述视角下的ISDS上诉机制改革——分歧与展望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歧之一:设立ISDS上诉机构的理论起点 三、分歧之二:ISDS上诉机构改革的制度设计 四、分歧之三:国家间分裂的政治立场与动力困境 五、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改革方案——分歧、借鉴与妥协 一、问题的提出 二、ISDS改革分歧的形成原因 三、不同的ISDS改革方案 四、不同ISDS改革方案的相互借鉴 五、妥协的可行性 六、结语 第四章 USMC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兼论区域自贸协定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安排 一、USMCA缔约方关于ISDS的政策取向 二、USMCA项下ISDS的变革 三、USMCA后美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选择 四、未来区域自贸协定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安排 第五章 ISDS中投资者弃权义务争议及晚近投资条约的回应 一、问题的提出 二、ISDS中投资者弃权义务的争议点 三、晚近投资条约中弃权条款的发展及其对弃权义务争议的回应 四、结语 第六章 从一裁终局到上诉机制:ICSID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的新发展 一、背景 二、上诉机制改革下ICSID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的变化 三、上诉机制改革下ICSID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的构建 四、中国因应 五、结语 第七章 投资仲裁员行为准则的晚近发展——兼评《ISDS审裁员行为守则草案》 一、投资仲裁员行为准则的现行法律框架 二、ISDS改革:制定统一的投资仲裁员行为守则 三、《守则草案》的亮点及不足 四、投资仲裁员信息披露义务的落实 五、总结与展望 中国声音 第八章 中国关于ICSIDWORKINGPAPER4的评论意见 一、关于条约解释和适用规则 二、关于第三方资助的披露 三、保护机密信息 第九章 中国的ISDS改革政策:多元化时代的制度选择 一、从规则遵守者到规则引领者?多元化时代的制度选择 二、中国主导ISDS机构的愿望、能力及障碍 三、结论 热点追踪之一:《外商投资法》 第十章 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 一、序言 二、安审决定国内司法审查的三种立法模式 三、安审决定国内司法审查规则与实践的晚近发展 四、安审决定国内司法审查问题的复杂性 五、我国外资安审救济制度的构建 六、结语 第十一章 外商投资法司法解释下投资合同的效力认定 一、引言 二、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及其司法实践 三、新《司法解释》下外商投资合同效力认定规则的基本导向 四、外商投资合同效力认定规则之检视 五、完善外商投资合同效力认定问题的法治建议 第十二章 《外商投资法》视野下的大湾区投资法治的协调与统一 一、引言 二、《外商投资法》对港澳投资的定位 三、投资法制区际协调与统一的检视 四、投资法制国际协调与统一的检视 五、结论 热点追踪之二:投资争端调解 第十三章 《新加坡调解公约》对投资争端和解协议的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是否“因调解所产生” 三、是否“为解决商事争议” 四、是否“以书面形式订立” 五、是否满足《公约》的“国际性”要件 六、结论与展望 第十四章 投资调解机制的晚近发展与制度困境 一、国际投资争端调解概念辨析 二、国际投资争端调解的早期实践及其特点 三、国际投资争端调解机制的晚近“复兴”及其原因 四、“复兴”投资争端调解机制所面临的制度困境 五、可能的出路 第十五章 投资争端调解制度的透明度 一、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透明度需求 二、投资调解与投资仲裁透明度的差异 三、投资争端调解的保密性需求 四、调解保密性与透明度需求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五、结语 第十六章 《新加坡调研公约》商事保留条款与中国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二、商事保留条款的形成过程 三、《纽约公约》和《海牙公约》提供的有益参考 四、商事保留条款的中国对策 五、结论 年度案例 第十七章 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诉蒙古国仲裁案分析 一、案件事实 二、主要法律争议 三、简要评析 规则选登 《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 本卷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