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不是一座孤岛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胡素卿//柴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现实世界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生活与工作压力大,感觉自己承受了太多,濒临崩溃,却因为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感到孤立无援,继而产生沮丧、绝望、愤怒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化解这种困境,生活、工作以及个人的状态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甚至偏离正常轨道。
这本书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作,两位作者认为,这种困境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人与外界和他人的联结出现了问题,只要看到这一点,找到与外界和他人重新联结的方式与方法,就有可能走出绝望的心理困境。
结合自身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以及接访的现实案例,两位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个人感觉孤立无援的场景,解读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承受巨大压力时向外界求援,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境地,拥有更加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与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
胡素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高级企业EAP执行师;李子勋后现代整合应用技术课程地面督导师;素与朴心理工作室创办人;参与整理和审定心理学家李子勋遗作《自在成长》《婚姻的真相》。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超越自我
引言
你拥有雕刻生活的潜力
01 丧偶式婚姻:如何寻求另一半的支持?
02 职场上被孤立:太优秀的人注定孤独吗?
03 一力承担的痛苦:不会拒绝,也不喜欢求助
04 回家的路:发现近在咫尺的爱
05 过度付出的妈妈:当你学着去信任家人
06 付出最多却最不受尊重:重新思考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07 职业倦怠引发的精神危机:找回自主的力量
08 婚姻里的孤独:如何与伴侣建立真实的联结?
09 走出产后抑郁:与自己联结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超越自我
人类天生是群居动物,
需要和他人联结,加之各种
社会纽带的作用,人类天然
与社会密切相关。在这个网
状的现实世界系统里,任何
现实存在都不是绝对的孤岛
,都不是除了自身,不需要
其他现实存在的独立存在。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
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
活越发简化、便利,与生命
、生活相关的活动,大多可
通过自助服务得到完全的满
足。我们似乎变得可以不那
么依赖他人。然而,这一趋
势的副作用是,人类的存在
和自我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变
得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不
知不觉中,人类正在淡化或
忽略合作与服务等社会属性

当个人的需求太容易通
过“外求”得到满足时,人类
同时也会倾向于以外在物质
条件作为判断自我价值的标
准。这导致的结果是,人越
来越多地以自身为界,与他
人隔绝,忘掉了自己本是这
个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某
种意义上,人性正在经历某
种程度的物化,人越来越容
易固着在狭隘的自我之中,
忽略了他人与自我的不同,
也忽略了人际关系对自我的
深层意义。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
我们观察到,大部分自我的
痛苦都可以解读为关系中的
痛苦,而造成人际关系疏离
、隔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
概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由于经历、文化、意识形态
的差异——差异是现实存在
、内在固有的,无论如何都
无法彻底消除——人们难以
做到全面的互相理解,不能
完全分担彼此的痛苦或分享
彼此的快乐。
表面上,人际关系中的
痛苦是由差异带来的。然而
,如果更深入地探索,我们
会意识到,痛苦是由我们对
差异的不理解、不接纳造成
的。过程哲学认为,宇宙的
统一性是由其本身的差异性
来丰富的。在心理咨询师看
来,自我的成长,本质也是
一种接纳差异,自我丰富、
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
义上讲,理解他人、理解差
异就是在深入地理解自己;
接纳他人、接纳差异可以使
我们的内心获得平静和力量

本书通过相对具体的心
理咨询案例,尝试描述人们
在人际关系中可能遇到的不
同困境,以及在所处困境中
自我冲突与自我救赎的过程
。从事件审视者的角度,我
们也许会发现,多数情境下
,个体的烦闷苦恼,并非是
对现实事件的反应,而是与
自身的心理现实相关。一个
人与外界的关系面貌,正是
内在自我的投射。在自我中
心的状态下,我们容易在冲
突和误解中放弃沟通,把自
己固守在相对安全同时也相
对封闭的内在孤岛。然而,
如果我们愿意把注意力放在
对内在自我的照料上,以具
有开放性、成长性的心态探
索关系对于自我的意义,学
会接纳他人,就会发展出更
成熟、灵活、友善的自我,
同时收获能够滋养和支持生
命的人际关系。
书中有大量带有后现代
心理咨询风格的提问,这些
提问引发了当事人的反思和
觉察,加深了他们对所处困
境的理解。随着咨询进程的
深入,故事中的主人公放弃
或修改了原本的叙事方式和
内在假定,和真实的自我联
结,看到了面对生活的更多
可能性。
后现代提问技术本身具
有不确定性和暗示性,书中
描述的当事人的心路转化过
程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每
一位读者由于自身的状态不
同,在看到这些提问时,内
心感觉可能会不同,产生不
同的扰动与联想,继而有不
同的收获。
同时。书中也引用了相
关的心理理论来说明心理困
境产生的可能的原因。对于
渴望寻求确定性依据的读者
来说,这一部分说明,也许
能帮助他们获得更清晰的理
解。
我们试图将上述两种表
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呈现给
有差异性需求的读者朋友们
。在阅读心理故事的过程中
,随着当事人讲述内心变化
,我们可能会增加对差异性
的理解,也会增加对自我、
对他人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将发现,尽
管人与人之间有诸多差异性
,但在情感的最深处,对于
真诚联结的渴望,如出一辙
。由于自身势单力薄,有时
虽然我们极度渴望得到外界
的支持,却往往事与愿违;
而当我们主动尝试去理解并
支持他人,幸福之门将由此
开启。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我们意识到,每个个体
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小
社会”,并以自身独特的方
式影响并创造出我们当下所
处的位置时.我们便能获得
某种程度的独立和自由,并
发展出真正的责任感,体会
到自己的幸福有赖于他人的
幸福。同样,我们也可以为
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0年初夏,柴丹与我
相识,一开始她随我学习李
子勋后现代整合技术,不久
之后,我们的关系发生了新
的变化。成了工作上的伙伴

这种新的关系对我们双
方来讲都存在某种挑战。我
需要克服曾经作为她的督导
师带有某种指点性的倾向,
而她也需要在对职业背后的
我有更多真实的了解后仍能
保持一种平衡。也就是说,
我们都需要学习尊重以最自
然的方式呈现的独一无二的
对方。不过,在新的关系中
形成同盟对我们两人来讲并
不太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
的关系不断深化,似乎找到
导语
生活与工作压力巨大的当下,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身陷绝境感觉孤立无援的时候。《你不是一座孤岛》为心理咨询师胡素卿与柴丹作品,书内共9个心理咨询案例,涵括丧偶式育儿、职场孤立、过度付出、职业倦怠、产后抑郁、婚恋关系等常见场景,解读导致不同绝境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困境。
对于存有类似困境的读者来说,可在他人的故事中看见自己,沉浸式阅读体验心理咨询,获得温暖治愈。
对于新手心理咨询师以及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所呈现出来的咨访互动过程,是不错的观摩样本。
精彩页
01
丧偶式婚姻:
如何寻求另一半的支持?
两难的抉择
伊林35岁,是一名整理收纳师,两年前她开办了一间收纳工作室,凭借良好的信誉,在业内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她5岁的儿子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伊林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都在向着正面发展。要说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最近她的丈夫涂非状态很差。涂非几个月前失业了,精神状态很糟糕。
几个月以来,涂非显露出前所未有的倦怠和被动,伊林觉得无能为力,甚至感到焦虑。伊林并非单纯为丈夫失业造成的经济问题而焦虑,事实上,在经济上,伊林并不依赖涂非,结婚以来,家庭大块的开支多是由伊林负担的。涂非乐得清闲,一直保留着文艺青年闲散的生活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伊林经常开玩笑似的向朋友们抱怨自己的丈夫没有担当。
如今,伊林最为不满的是涂非失业后的精神状态。他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日益消沉,连扫帚也懒得拿。伊林希望涂非能尽快调整状态,即使短期内不出去工作,也得对这个家有所贡献。她给涂非制订了家务计划表,语重心长地开导涂非:你得积极做点什么,状态才能好起来。可是,有好几次伊林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时,发现早餐的饭碗还在水池里堆着,地面乱糟糟,床上的被子也没有叠。
伊林的心情糟透了,她愤怒又严肃地质问涂非,为什么不能在家做点家务,多少为自己减轻一些负担。可低潮中的涂非异常敏感,他跟气势汹汹的伊林针锋相对:
“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指挥我?我想做的时候自然会做!一定要按照你指定的时间、地点做事才行吗?”
涂非表现得好像比伊林更加委屈,他待在阳台的角落里,抽起了烟。
这样的争执在伊林和涂非之间不断上演。没多久,涂非不仅看上去更加迷茫和颓废,还变得易怒和暴躁。伊林内心崩溃,觉得自己的丈夫简直没救了。这些年,家里的重大开支大多是自己负担的,为什么涂非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做呢?她心里甚至冒出一个决绝的想法,要带着儿子离开涂非,让他自生自灭!
伊林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为什么是现在呢?丈夫陷入人生的低潮,夫妻关系也处于最不稳定的时期。她心里知道,这将是对她自己和这个家庭的重大挑战。平心而论,伊林原本确实想过再要一个孩子,而且,周围同龄的朋友们差不多都有两个孩子了,她也不想错过生育的最佳年龄。另外,她也想满足儿子对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热切期待。但是,考虑到涂非目前糟糕的状态,如果他不能做出积极改变的话,生养二胎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伊林不仅要承受生产、养育孩子的辛苦,很可能还要负担起比现在更重的家庭责任。她尤其担心的是,也许她会在必然的疲惫和辛劳中对涂非产生加倍的愤怒和失望情绪,他们的夫妻关系将变得更加糟糕,到时候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两个孩子。
如果说在此之前伊林还可以不那么看重丈夫对家庭的支持作用,甚至可以选择把丈夫排除在家庭系统之外,一力承担起所有的家庭责任,那么,现在;央定养育一个新生命则意味着,伊林必须得到丈夫的支持和帮助。可是,现在涂非连家务都不愿意做,也没有任何积极变化的迹象,怎么期待他在未来负起更大的责任?
伊林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痛苦。她原本设想通过简单、决然的方式解决目前的家庭纷争,但怀孕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与丈夫相处、如何有效地从丈夫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这是伊林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她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丈夫成为家庭生活的共建者,给予她必要的支持,而不是继续做一个消极的逃避者。
夫妻关系是从何时开始失衡的?
从伊林单方面的描述来看,她和涂非的婚姻关系,看起来陷入了严重的失衡。步入婚姻以来,伊林的事业蒸蒸日上,把自己和孩子都照顾得很好,还要花费精力替丈夫担忧未来。而涂非的事业陷入停滞,无论实际能力还是心理状态,都无法为家庭负起责任,事实上,目前他几乎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你希望丈夫为家庭做一些事的时候,会对他提出要求还是请求帮助?”这是咨询师向伊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应该是……提要求。可是,就是因为他从来都不主动帮我,我才强行要求他的。这么多年来,我对他有过太多次失望。说实话,我现在连要求都不愿提了,每次想让他帮我做点什么,我都觉得犹豫、内疚,生怕引发新的矛盾。毕竟,他现在非常敏感,状态确实很差。”
伊林一方面抱怨丈夫不尽责,一方面又提醒自己要体谅丈夫的局限和难处。这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她目前的婚姻状况,确实也陷入了两难。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