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知名教师总结了几十年的研究与教学经验,提供了全新的18种思维流程训练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思维流程,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刻,让这一过程可见,从而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本书提供了新的研究,新的全球案例和新的一线课堂实践: 1.着重于思维可视化带给学习的力量 2.提供使用思维流程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实用见解 3.重点介绍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有效技术 4.确定真正使思维清晰可见所需的技能和思维训练法 5.提供可行的课堂策略,可应用于全年级和内容领域 专注于让思维可视化,可以改变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建立相互信任且尊重的师生关系,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清晰的认识,并加以改进。 这本书将解释思维训练如何在K—12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支撑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本书对于教育者与课程设计者是很有帮助的资源。 作者简介 罗恩·理查德是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零点方案”(Project Zero)的资深研究员,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老师。在成为研究员之前,罗恩先后在新西兰和美国做任课教师,拥有14年的一线教学经验。1993年,他获得了“美国卓越教学总统奖”。 罗恩·理查德出版了《智力的特征》一书,提出优质教育远不止于考试分数的体现,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成为思考者和学习者。后又与马克·丘奇和卡琳·莫里森共同完成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一书,这本畅销书入选了《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目录 致谢 关于作者 引言 第一部分 奠基 第一章 思维可视化的6种力量 培养深度学习 培养学生高度参与性 改变学生和老师的角色 加强形成性评价实践 改善学习(即使用标准化测试衡量) 培养思维能力 结论 第二章 思维可视化:一个目标和一套实践 让思维可视化成为教学目标 让思维可视化作为一套实践方法 组织思维流程 第二部分 18个强大的思维流程 第三章 与他人合作的思维流程 付出与收获 反馈阶梯 无领导讨论 SAIL:分享—询问—思想—学习 创造意义 +1思维流程 第四章 参与思考的思维流程 问题分类 剥水果 故事:主体—侧面—隐藏 美与真 NDA:命名—描述—行动 注意 第五章 参与行动的思维流程 PG & E:预测—收集—解释 ESP+I 制作必做事项清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三个为什么(3Y) 四个如果(4If) 第三部分 释放思维的力量 第六章 Z大化利用思维流程,提升教学效率 为思考制订计划 为学生的思考做好准备 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针对培养思维能力采取的立场 第七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老师间的相互支持 跳出现成工具:培养老师使用工具的技能 技能之上的层面:激发行动的思维模式 支持技能和思维流程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