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近代军阀的最后结局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帆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民国时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鲜明特色与争议的十位军阀,参考原始资料,褪去尘封已久的历史,以客观事实讲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迹、崛起,以及最后结局,力求客观、公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目录 北洋鼻祖袁世凯:“乱世枭雄”魂断帝王梦 豪门魔咒,袁寨人亡家散 国王赐婚,朝鲜走红发迹 小站练兵,奠定一生基业 出卖维新,是非谁予评说 拥兵自重,位及“共和”总统 倒行逆施,“洪宪”美梦难圆 再现魔咒,命丧“二陈一汤” 一妻九妾,关起门来做皇上 皖系军阀段祺瑞:“北洋之虎”“三造共和” 自强不息,暗中贵人相助 知恩图报,制造南苑“兵变” 反对帝制,与袁克定叫板 横遭贬黜,笑看护国战起 再造共和,段氏出掌中枢 兄弟阋墙,“虎狗”两败俱伤 直皖战败,小瞧了“吴小鬼” 傀儡执政,最后一点辉煌 二妻五妾,原来执政不风流 直系军阀冯国璋:“虎狗之争”和平统一梦难圆 吃粮当兵,不小心竖子成名 建功朝廷,巧妙周旋袁世凯 攻打南京,稳坐江苏督军 帝制兴起,总统拿冯当外人 总统梦碎,都是河间捣的鬼 入主中枢,“辫帅”成了冤大头 同室操戈,直冯皖段同下野 敛财无度,餐馆竞卖“总统鱼” 北洋军阀张勋:“辫子大帅”的复辟闹剧 浪子回头,尽享齐人之福 护驾有功,成了慈禧太后亲信 镇压革命,大帅丢了小妾 抵制民国,长袍马褂“辫子军” 率先进城,督军的位子有人 徐州会议,黄绫缎签字为证 万事俱备,徐树铮再送东风 复辟七日,“辫帅”做了阶下囚 痴心不改,遗产千万捐清室 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大器晚成 傻人傻福,拜了干爹拜干爷 南苑枪声,打出12尊金佛 终被重用,却是总统去世时 落入圈套,充当了皖系打手 一将擎天,做了北京“太上皇” 大权旁落,收回全不费功夫 千万贿选,最豪华总统“出笼” 变生肘腋,都是冯玉祥捣的鬼 息影津门,两姨太大战迭起 奉系军阀张作霖:大元帅殒命皇姑屯 巧妙招安,杀了朋友认义父 辛亥打手,与袁世凯较高低 扫平内乱,奉张升级东北王 直皖大战,张作霖坐收渔利 直奉大战,冯玉祥釜底抽薪 松龄倒戈,张作霖后院失火 战败出关,皇姑屯被炸身亡 子孝妻贤,大家庭有规有矩 直系军阀吴佩孚:秀才将军“大意失荆州” 秀才当兵,都是大烟惹的祸 前线造反,吴佩孚扳倒段内阁 大败奉系,掌控了中央政府 保洛之争,曹锟稳操胜券 祸起萧墙,直奉大战中惨败 起死回生,又遇劲敌北伐军 拒做汉奸,命丧日本人之手 一生戎马,晚年夫妻守清贫 东南军阀孙传芳:五省联帅放下屠刀难成佛 寄人篱下,孙传芳大展宏图 投靠曹吴,“后娘的孩子”没地盘 相机反奉,五省联帅战徐州 与蒋斗法,都是狂傲惹的祸 联奉反蒋,龙潭大战定生死 放下屠刀,居士林遭遇女杀手 琴瑟和鸣,馨帅家庭多温馨 直鲁军阀张宗昌:“三不知”将军的是与非 投机革命,一步登天当团长 出卖恩公,做了大总统亲信 征战疆场,又成了光杆司令 四处碰壁,千里迢迢投奉张 重整旗鼓,直奉大战中崛起 督鲁三年,督办的位子不稳 遭遇北伐,错失了投诚良机 拒绝“落水”,却落入谋杀陷阱 妻妾成群,难耐寂寞多下堂 山东军阀韩复榘:“草莽英雄”被诱杀谁之过 背离恩公,错走了一步棋 被迫投蒋,却是歪打正着 清除障碍,稳坐齐鲁江山 主鲁七年,轶闻笑话多多 联日抗蒋,夹缝里求生存 军法论处,一骑白马归西 一妻二妾,常见红杏出墙 序言 1916年6月6日上午,在 中南海居仁堂大总统的卧房 里,57岁的袁世凯躺在卧榻 上,面部浮肿,双目紧闭, 奄奄一息。这个曾经不可一 世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华 帝国皇帝,已经走到生命的 尽头。 床头一侧,侍立着他的 大公子,一心想继位当皇帝 的袁克定。 床前,站着他的老朋友 、把兄弟、北洋元老徐世昌 ;“北洋之龙”王士珍;辅佐 他多年的左膀右臂、“北洋 之虎”段祺瑞;另一位是他 的表弟张镇芳。这四人,是 袁世凯亲自选定的“托孤寄 命”之人。 此时袁世凯已陷入半昏 迷状态,久久才微微睁开双 眼,望着站在床前的各位, 嘴唇翕动半晌,终于说出两 个字:“约法”。 这是袁世凯留在人世间 的最后一句话:约法。既没 说明是新约法,也没说明是 旧约法,这正是袁世凯的高 明之处。民国时期有两部约 法,旧约法为民国元年所订 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约法为袁世凯制定的《 中华民国约法》。按照旧约 法,副总统为总统的法定继 承人;按照新约法,总统继 承人由现任总统提名三人, 写在“嘉禾金简”上,藏之金 匮石屋中,俟总统死后取出 ,在三位候选人中选一人继 任总统。 当天上午袁世凯去世后 ,众人打开“金匮石屋”,取 出“嘉禾金简”,只见上面三 个名字依次为:黎元洪、徐 世昌、段祺瑞。 据说原来袁克定的名字 位列其中,但袁世凯考虑到 自己已落入众叛亲离、四面 楚歌的境地,有谁还会拥立 他的儿子呢?与其遗人笑柄 ,不如顺应时势,于是以段 祺瑞取而代之。 按旧约法应由副总统黎 元洪继位,按新约法黎元洪 位居候选人之首。于是,袁 世凯去世当天下午,国务院 发表公报,宣告黎元洪继任 总统。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掌握中央政权的国务总理段 祺瑞与大总统黎元洪,拉开 了府院之争的序幕,民国史 上的军阀混战也由此进入更 为激烈的新阶段…… 由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后,驱逐国民党、解散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实行 专制独裁统治,给民国历史 留下一个不幸的开端,使不 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需的举措 ,如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 、以法治国等,都失去了健 康发展的契机,而明目张胆 的军队干政、政权之争、地 盘之争、革命与反革命的抗 争,则连年不断。 袁世凯死后,北洋派群 龙无首,很快分裂为以段祺 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 首的直系,两系为控制中央 政权大打出手,而随着皖系 的失败、直系的裂变,在北 洋嫡系新军阀辈出的同时, 非嫡系的奉系军阀问鼎中原 ,北洋军阀混战再度升级; 而北伐战争的开始,将几乎 从未间断的南北战争推向高 潮。北伐战争结束后,蒋、 阎、冯、桂四大军阀就势崛 起,使军阀混战方兴未艾。 直皖大战、直奉大战、 江浙战争、北伐战争、蒋桂 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 ,以及各地方军阀连绵不断 的征战,围绕着控制中央政 权与攻城略地而展开。于是 乎,北洋政府总统、总理、 内阁,走马灯一般轮换,乱 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此 后,南方国民政府宁汉对峙 ,亦动干戈。 继袁世凯“命丧二陈汤” 之后,北洋政府元首的位子 上,又有了黎元洪受惊吓而 逃,冯国璋被逼下野,徐世 昌被赶下台,曹锟被囚,段 祺瑞被逐,张作霖被迫下野 出关被炸,以及蒋介石三次 被逼宫下野…… 而每一任元首的上、下 台,几乎都伴随着一场军阀 混战。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 ,演绎了民国时期大混战、 大动荡的历史。就其军阀本 质而言,他们都是拥兵自重 ,大者掌控中央政权,次者 分疆裂土,小者坐拥一隅, 彼此为权力与地盘争相厮杀 。但就单个军阀而言,他们 的政治追求、品行操守、个 人作风等,又存在很大差异 ,其结局也往往大相径庭; 而同一军阀在不同时期,也 有着不同的表现。 然而,由于政治的、历 史的原因,许多军阀的个性 被模糊甚至被抹煞,取而代 之的是军阀的共性:穷兵黩 武,嗜杀成性。甚至出现舆 论一边倒的现象,即对于有 进步倾向的军阀进行美化, 对于口碑差的军阀全盘否定 ,大加挞伐,以致以讹传讹 ,面目全非。如家学甚好的 韩复榘变成了大老粗;从未 占山为王或落草为寇的张宗 昌变成了土匪;杀害张宗昌 的郑继成由郑金声的侄子变 成了儿子,随之变成了抗日 英雄…… 本书精选民国时期掌控 或左右中央政权,或在某些 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 影响、具有鲜明特色与争议 的军阀十人,参考20世纪原 始资料,以及相关人物口述 ,通过客观事实讲述他们在 特定历史时期的发迹、崛起 ,以及最后结局,力求客观 、公允,以还历史的本来面 目。 导语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北洋政府时期掌控或左右北洋政府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鲜明人物特点与争议的军阀。 本书语言通俗生动、事件记述详尽准确、人物描写细致入微。是一部有价值且有可读性的历史作品。 精彩页 豪门魔咒,袁寨人亡家散 1878年6月,一个噩耗传到项城袁寨:官居二品的朝廷大员袁保恒,在河南赈灾治所病逝。四世同堂的袁寨里霎时哭声震天。 ——这是袁氏家族近年来相继死亡的第三个男丁。 1873年,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病逝,享年51岁; 1874年,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病逝,享年48岁; 四年后的1878年,袁世凯的堂叔、51岁的袁保恒又一命归西。 而追溯到上代,使袁氏家族跻身名门望族的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也只活到了57岁;而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不到40岁便驾鹤西去了。 办完袁保恒的后事,袁家人开始满腹狐疑、惴惴不安,为什么袁家男人在未满花甲之年,便纷纷赶赴黄泉?袁家人觉得这其中是有些神秘的力量在作祟,赶忙请来风水先生到袁寨看风水,相阴宅。一番查看之后,风水先生铁口直断“豪门魔咒”:“袁家宅地长禄不长寿。” “那该如何是好?”袁家人焦急万分。 “办法倒是有一个,那便是分宅而居。”风水先生不紧不慢地说。 分宅而居,等于偌大的袁寨从此分崩离析,四世同堂的项城袁家从此解体,这是袁氏家族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袁寨地处项城东北40里处,是袁家为抵御捻军进攻,于1858年建造的。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寨子占地数十亩,规模宏大。四周墙垣高筑,墙外壕沟环绕,寨门前架设吊桥,寨门上及四角修筑炮楼,由乡勇严防把守。寨子中的东部、中部、西部并列三座三重四合院,楼堂瓦舍极尽奢华。若说袁寨风水不好,袁家哪个长辈都不愿相信。若说分宅而居,又有哪个子侄儿孙愿意搬出袁寨呢?但是风水先生的话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年,袁世凯19岁。也就在这一年,袁世凯的生活发生了根本转变。 袁世凯排行第四,非嫡出,七岁过继给叔叔袁保庆,跟随嗣父、嗣母先后到济南和南京生活。少年时的袁世凯贪玩,学业一直没有起色。但对为官之道十分上心。袁保庆将数十年官场经验、带兵心得整理出来,题名为《自名琐言》,有空便念给袁世凯听。袁世凯每次都听得十分认真,并默记在心,后来袁世凯在官场措置裕如,应该说与此间所受影响不无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1874年嗣父去世,袁世凯扶柩还乡,而此前他的生父也已去世,15岁的袁世凯失去人生依靠。好在堂叔袁保恒回乡,见他可堪造就,便将其带到北京,一边督促学习,一边让他多接触官场,开阔眼界。在其为刑部侍郎期间,为了锻炼袁世凯的办事能力,特意指派他处理一些杂务,而袁世凯的办事能力令他十分满意。于是,袁保恒赴河南赈灾时,便将袁世凯带在身边。 而如今,堂叔也已离世,袁氏家族也分家了,19岁的袁世凯仿佛成了离群的孤雁,不得不离开先后生活了12年的繁华都市,也不得不离开几乎与他同龄的袁氏大宅——袁寨。他在嗣父袁保庆名下,得到一笔丰厚的家产,然后移家陈州,开始了一段文人诗酒的生活。此间,他出房出资,组织了两个文社。由于他善于交际,又见过大世面,很快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文人雅士,居然成为一个小小的名士。当时尚未发达的徐世昌在淮宁县属处馆做塾师,专程前来拜访袁世凯,参加文社。 徐世昌比袁世凯年长四岁,由于两人对时局有颇多相同看法,尤其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因此相谈甚欢,很快结为异姓兄弟。当袁世凯了解徐世昌准备进京赶考却苦于没有川资时,便大方资助。后来徐世昌先中举人再中进士,成为袁世凯30年宦海生涯中的盟友。 但袁世凯的科举之路却不顺利,由于年幼时贪玩荒废了学业,懂事后所读大多是韬略、兵书之类,于1876年、1879年两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袁世凯一怒之下将过去所作诗词、文章全部付之一炬,大有壮士断臂之气概。 “大丈夫应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郁郁久困在笔砚之间,蹉跎了岁月?”袁世凯发誓不再与笔墨纠缠,从此另辟蹊径。也正因为恨透了科举制度,后来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联合其他官员,奏请废除科举,推广学校,从此中国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取消。这无疑成为袁世凯的一大功绩。 由于清末捐官风气大盛,几乎与两榜出身一样名正言顺。袁世凯放弃科考,自然就想到了捐官。但由于他诗酒风流,花钱如流水,如今盘点自家资产,才发现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紧张。他的生母、嗣母把私房钱都拿出来,也不够他进京谋个出身的。于是,他开始四处借钱,第一个借钱对象便是他的妻弟。 袁世凯17岁回乡参加乡试落榜后,生母与嗣母为他娶了原配夫人于氏。于氏是河南沈丘人,其父于鳌的土地超过2000顷。袁世凯觉得他家这么有钱,妻弟定会解囊相助。岂料,妻弟非但不借,反而讥讽他说:“我看你去北京也是白跑一趟,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倒是一位远房亲戚,借给袁世凯100两银子,令袁世凯十分感动。 后来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妻弟竟然跑到天津,希望袁世凯能给他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断然回话说:“外边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再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妻弟又到北京,再次找袁世凯谋官,袁世凯与他见了一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