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 我们无法改变每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那么,什么是精力?如何管理我们的精力才能做到对人生的全情投入?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从与职业运动员的合作中总结出经验,指出我们的精力分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维度,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了全情投入精力管理训练系统,帮助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上佳表现,为生活注入不竭动力和热情。 按照本书的理念和方法,你只需要做出选择,用一种不同的方式真诚地面对自己:改变思维、简化生活、制定计划、确立目标、健康饮食、坚持锻炼。通过管理好工作、休息、锻炼的节奏,通过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获得精力再生,从而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遵循精力管理系统,你将能够: 调动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种精力源 驾驭劳逸结合的生命脉动节奏 像精英运动员一样系统提升能力 建立起高度精确的精力管理习惯 总之,《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精力管理》为你铺开一张全新的生活蓝图,让你的生活发生看得见的积极改变。 作者简介 吉姆·洛尔,著名心理学家,其革命性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他指出,个人性格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精力管理训练塑造的,其合作客户包括宝洁公司、雅诗兰黛、FBI人质营救小组、网球冠军吉姆·考瑞尔以及奥运会速滑冠军丹·詹森等。洛尔还是美国心理协会、美国体能协会、应用运动心理学协会等专业组织的正式会员。 目录 第一部分 如何做到全情投入 第一章 什么是精力及如何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二章 成功人士罗杰遇到的5个障碍 体能不足是罪魁祸首 情感账户告急 徒劳地强打精神 到底什么最重要 第三章 高效表现有节奏——劳逸结合的平衡 遵循生命的节奏 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休息 工作中如何休息 团队如何休息 第二部分 精力的四个来源 第四章 体能精力——为身体增加动能 调整饮食方式 精力不够的乔治 调整生理周期与睡眠 注意力分散的乔迪 调整每天的工作节奏 失去平衡的布鲁斯 间歇性训练的价值 增加力量训练提高精力 无法承压的弗兰克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五章 情感精力——把威胁转化为挑战 如何获得正面情感 焦虑生硬的艾丽卡 学会从跌倒处站起 让人际关系促使精力再生 缺乏深度交流的杰德 积极扩充情感容量 不安的朱迪思 不会倾听的阿伦 急躁而挑剔的保罗 学会接纳不同的情感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六章 思维精力——保持专注和乐观 在放松中思考 精力恢复产生创造力 思维固化的杰克 重塑大脑 悲观消极的爱丽丝 无法专注的莎拉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七章 意志精力——活出人生的意义 冷漠疏远的加里 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 重视他人 优柔寡断、逃避冲突的杰里米 失信于人的琳达 言过其实的迈克尔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三部分 精力管理训练系统 第八章 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衡量人生目标的力量 积极的人生目标 内心的目标 超越个体的目标 价值观与美德 言行一致 全情投入的构想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九章 正视现实——你的精力管理做得如何 防御系统 影子中的自我 未察觉的事实 收集事实 观点与现实 “我也可能是错的” “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人”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十章 付诸行动——积极仪式习惯的力量 应激性适应 压力与恢复的仪式习惯 持续性与改变 关键的行为 精准具体的规划 做还是不做 量变达到质变 基本训练 你要记住这些要点 第十一章 又见罗杰——重获新生 人生目标是动力 回归家庭 看得见的改变 更进一步 路途漫漫 实用资料 精力管理训练提纲 组织的精力动力源 最重要的体能精力管理方法 食物升糖指数表 罗杰的精力管理计划 个人精力管理计划 导语 《精力管理》是一本能让你的新年愿望实现的书! 每一天的时间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用的精力的储备和质量却可以改变。认识到这一事实就会让你拥有颠覆生活方式的力量。 稍微调整你的早餐,整个上午就会表现更好;抽五分钟做几个动作,下午的工作很有可能提前结束;花点时间重拾过去的兴趣爱好,你会发现生活重新变得新鲜有趣……而所有这些看得见效果的改变,都需要积极的仪式习惯支持,让你的精力得到恢复和重生,为迎接下一次挑战准备好信心与实力。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2004年接触到《精 力管理》这本书,从那以后 ,我的时间管理,实质上已 经转为精力管理。这本书给 予我深远的影响,让我注重 精力超过单纯的时间,也使 我的生命品质得以提升。我 曾经向无数人推荐过这本书 ,我自已更是身体力行。在 反复的阅读和持续的实践中 ,深感受益。 ——萧秋水,作家,知识 管理专家 学会从整体角度来考虑 问题,坚定地去做那些对你 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有 益的事情。精力管理让你真 诚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知名博客“战隼的学 习探索”博主,战隼 这本书以最真实的案例 和最贴切的解决方案,解答 了许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遭 遇的精力问题。现代人拥有 高科技和不知疲倦的心,却 渐渐在忙碌中忘却了放松与 放手的悠然。让自己的精力 在放松与仪式感的调整下, 更加充盈,你会更爱自己和 生活。 ——媒体人,《最好的时 光刚刚开始》作者,小木头 将运动员模式应用在高 效能人士和组织身上了不起 的实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 习惯》作者,史蒂芬·R.柯 维 我管理着上干名金融顾 问,精力管理训练改变了他 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 及对工作的责任感。 ——原美林集团首席副总 裁、常务董事,罗布·纳普 本书是给你自己,你所 在团队以及那些你在意的人 的一件礼物洛尔和施瓦淡以 非常直接、请楚,实用的方 式为读者们提供从体能、情 感,思维和意志层面改变其 生活的仪式习惯。我真正感 受到,虽然我不能挤出额外 的时间,也无法减轻自己的 压力,但我可以调动更有价 值的东西:更多的精力! ——麦当劳公司学习和发 展副总裁,帕特·克鲁尔 精彩页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节奏如电光火石般迅猛,似乎永不间断,时间被打碎成了比特和字节。我们对广度的热爱超过了对深度的关注,注重反应速度却不愿深入思考。我们流连于事物的表象,满足浅尝辄止的片刻欢愉,却几乎从不久留。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争先恐后,却吝于用片刻思考目标或方向。我们事务缠身,却又总是筋疲力尽。 大多数人仅仅希望竭尽所能,而当生活的要求超出能力所及,我们会着眼现状提出权宜之计,或许在短期内会运作良好,而负面效应却往往在长期过程中慢慢浮现。我们吝惜睡眠,用外卖填饱肚子,用咖啡提神,用酒精和安眠药放松身心。面对工作的无尽索取,我们变得暴躁易怒,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结束漫长的一天,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又常常发觉家庭也不再是欢乐和力量的源泉,只是为超负荷运转的生活又增添一项负担。 我们随身带着日程表和待办事项清单,揣着掌上电脑和黑莓手机,即时通讯和提醒窗口布满电脑屏幕。这些都是原本旨在帮助人类更好管理时间的伟大发明。我们为一心多用的能力自豪,将长时间伏案工作视作荣誉微章。“全天候”可以描述这个连轴转的世界。“痴迷”“疯狂”“崩溃”不再是心理学术语,如今已变成了日常生活的标签词。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的唯一办法只有在每一天里最大程度地生挤硬塞。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再高效的时间管理也无法确保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处理每一件事。 请思考以下场景: 你参加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会议,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废话—但是刚到下半场你的精力就急剧下降,连集中注意力都变得极其困难。 你精心规划了一天的12小时,但是到了中午你的精力就走向了负面,毫无耐心,焦躁易怒。 晚上你专门为孩子腾出时间,却仍旧被工作的思绪烦扰,不能专心陪孩子。 日历和掌上电脑都提醒你今天是爱人的生日,傍晚来临时你却因为疲倦失去了庆祝的心力。 这条理论革命性地刷新了我们对高效表现来源的认知,也极大地转变了我们的客户管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每件事情——不管是与同事的互动、做出重要的决定,还是陪伴家人,都需要精力。精力的重要性看似显而易见,却经常被人们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忽略。如果精力的多少、质量、集中程度和力度不恰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所有的想法、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命的终极质量并非由寿命衡量,而是由我们如何在拥有的时间里投资精力决定。本书的基础概念简明易懂,我们每年为数千位客户制定的基本培训理念同样如此: 人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差劲的老板,糟糕的工作环境,困难的恋爱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危机。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可以比现在更好地掌控精力。一天只有固定的24小时,但精力的储备与质量却没有定数。精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越是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待它,越能变得多产而高效。反之,越是怨天尤人,我们的精力会变得越是消极、质量低下。 如果明天早晨你醒来的时候,带着对工作和家人的积极、专注的精力,你的状态会有多大程度改善?如果你是领导或经理,积极的精力和激情将会给公司环境精力带来多大的价值?如果员工们拥有更多的积极精力,同事关系、客户服务质量又会有多大的提升? 领导是组织精力的统筹人,在公司、机构及家庭中均是如此。要想树立威信,首先要依靠个人精力管理,然后才是调动、集中、投入和发展团队集体的精力。依靠对个人和团体的有效精力管理,我们才能实现全情投入。 P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