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望南坡/当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吉方君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望南坡》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从年少参军至现在几十年间的部分散文和随笔。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共和国70年来的发展变化和伟大成就,也能看到一个农民儿子从高中生到海军战士、从退伍兵到民办教师、再到机关干部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吉方君,本名高永祥,湖北蕲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参军,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品散见《解放军文艺》《神剑》《北京文学》《中国铁路文艺》《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战士文艺》《山东文学》《延河》《安徽文学》等刊。作品曾获全国长篇小说一等奖、全国中篇小说一等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和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已出版长篇小说《资教生》、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等。 目录 望南坡 祖父是侠 父亲的鼓点 王娘 水中娘 故乡的河 邀来明月化新妆 恩者如灯 天涯海角圆军梦 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 父亲 神农山水 劈雷闪电 军旅天涯 为弱者呐喊 走进红安 我的故乡风情 有爱的天空才有太阳 阅读的天堂 对尴尬母性的悲情呈现 对“新闻小说”的成功突破 从一篇小说的发表说开去 寄语老汪 永远的“师魂” 蕲艾的恩泽 且说“大别山师魂”的“医道育人” 极纯至爱的一曲挽歌 古田圆梦 一抹受伤的乡愁 淘尽泥沙始得金 逆光反照的悲剧英雄 神奇的金沟 连部门前的那排椰树 与梦想同行 厚土之上的那片森林 父亲说书的一段往事 “鄂东怪杰”熊常青 最美的遇见 序言 《望南坡》原是怀念祖 母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在 《中国教育报》“佳作欣赏” 栏目里,其后《黄冈日报》 文学副刊转载,并获“胡风 文学奖”。走上教坛以后, 我写过一些散文随笔,调入 县教委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以 后,发表的文章就更多了。 但是能给朋友们留下记忆的 ,或者说是能够得到朋友们 首肯的,恐怕还是像《望南 坡》这样一些文字。父母逝 前住在乡下老屋,前去探望 的友人,但凡读过《望南坡 》的,必要去老屋后山的望 南坡看看。继母逝世那天, 一位县领导赶去祭奠,还记 得他十年前看过的《望南坡 》。 教育局机关事务繁杂, 尤其是在办公室,一天到晚 忙上忙下,不知时间去哪儿 了。1998年,我又开始了 隔三岔五的“借用”生活,从 县委组织部“借”到省委组织 部,又从省委组织部“借”到 市委组织部,时间更被切得 支离破碎。好在“借用”的日 子结束后,我真正有了属于 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 才有了一些值得铭记的收获 。正是有了这种机遇,才有 了这部作品的问世。 几年前有朋友建议我出 本集子。其实我也想借结集 文稿的机会,好好总结一下 自己的人生。现在总算如愿 以偿,可以告慰祖母、祖父 、生母、父亲和继母于九泉 了。 《望南坡》收录了笔者 从18岁参军至现在四十多年 间的部分散文和随笔。透过 这些文字,可以看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70年来的起伏跌宕 和发展变化,也能看到一个 农民儿子从高中生到海军战 士、从退伍兵到民办教师、 再到机关干部的心路历程。 她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缩 影。 出版之前谨述数语,权 以为序。 导语 《对“新闻小说”的成功突破》《从一篇小说的发表说开去》《寄语老汪》《永远的“师魂”》《蕲艾的恩泽》《且说“大别山师魂”的“医道育人”》《极纯至爱的一曲挽歌》《古田圆梦》《一抹受伤的乡愁》《淘尽泥沙始得金》《逆光反照的悲剧英雄》……《望南坡》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从年少参军至现在几十年间的部分散文和随笔。 书评(媒体评论)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 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 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 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 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 生活道路。——乌皮特 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 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 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 斯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 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 的源泉。——库法耶夫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 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 。——钦宁格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 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 能驱散的。 ——孟德斯鸠 精彩页 望南坡 望南坡是村后山的一片古老的坟地。上小学从山下的一条羊肠小道上经过,我总是结伴而行。有一回,因贪玩误了课,放学后被老师单独留下来补课,迟回家时独自走过这里,被一座连一座的坟吓得毛发竖立,跑回家心还在“咚咚”地跳呢。祖母见我被吓成这样,就跺着脚说:“天灵灵,地灵灵,快为我儿定了魂!”又安慰我说,“莫怕莫怕,那里有先人在护着你哩!” 这之后,我放学回家经过这里,祖母常在坟地周围的松林里拾柴火。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祖母对我的一种庇护。现在想来,这种庇护多么不易。祖母当时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加之年迈体弱,每走一段路或是做完一件事,要坐下来大口喘气。从家里到望南坡坟地虽隔不远,但是上坡,且乱石遍山,荆棘丛生,祖母上山的艰难可想而知。 1976年元月,家乡征兵。当时,我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当办事员。亲戚劝我不要应征,说我受不了当兵的那份苦;祖父和父亲也有些犹豫,认为还是在公社听差的好。而一心想穿军装的我,最担心的是祖母不会同意。我是三代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且自幼失去了母亲。在我一岁的时候,父亲在劳动中不幸被砸成重伤差点死去,是祖母一手把我带大的。儿时,我与祖母形影不离。读高中时,每个星期天下午,我背着米袋到十几里外的县城读书,一直到下周六亦回。这种短暂的分别,就使祖母异常的牵挂。每到星期五,祖母就忙着为我回家张罗伙食。从瓦坛子里抓咸菜,炒好装瓶;从米桶里弄些米,筛了又筛。星期六中午,她把饭菜热好之后,就坐在大门槛上,望着我回家的路,默默等待。若是我回来晚了,她就会着急起来,拄着棍子移着小脚往屋后山走,再累也要登到顶上,眺望我回家的小道。出远门当兵,一别可能就是几年呀!其时,六十八岁的祖母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她会同意相依为命十几年的独孙儿长别吗? 在部队首长登门送入伍喜报的那天,我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首长啊,娃儿我只一个,就交你啦!”祖母一反连日来的沉默寡言,显得十分高兴。但当她听说我将去的地方是海南岛,是她想象中最遥远最偏僻的天涯海角时,我分明看到祖母的眼里闪烁着隐隐的泪光,她晓得这将是与我的生离死别…… 在我离家人伍的这一天,祖母一早起床,坐在灶堂前默默地替掌勺的父亲烧火。我从吃完早饭到打点行装准备出发,一直没有与祖母照面。在踏出家门的那一刻,我犹豫地停住了脚步。因为,我想与祖母告别。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摆摆手悄声地说:“走吧。”于是,我就走了。后来我知道,在我出发后,祖母独自一人拄着拐杖,一步一喘地爬上望南坡,坐在一块石头上,默默地望着我从家乡的小道上消失。那一刻,老人经受了怎样一种生离死别的煎熬。 我参军后,祖母病情日重,不久就卧床不起了。思念至极时,曾几次从病床上爬下来,拄着棍子几步一歇地来到屋后的望南坡上,坐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坟地上向南天凝视。有一回,父亲收工回来等了许久,仍不见祖母,就找到望南坡,发现祖母泪流满面。父亲见祖母这样思念,就说发个电报招我回来。祖母摇头不依,只让父亲写封信,要我当好兵站好岗…… 在我参军的第三个年头,即1978年7月17日,祖母带着对远方孙儿的深切思念,与世长辞。前一日,多时不能下床的祖母突然从床上下来了,双手扶墙,来到大门前,眼望南方,说要上望南坡去。父亲连忙把她扶在门槛上坐着。见祖母病危,父亲就要去县城给我发电报。但深明大义的祖母还是不依,说只要我穿着水兵服站在海边的照片。父亲把照片找来了,祖母接过贴在脸上,泪水把照片全湿了…… 祖母逝后葬于望南坡。这是她临终的遗愿。与世永别时,祖母神智清醒,态度安详。她对祖父说,她要永远住在望南坡,看着我带着喜报回来…… 在南国接到祖母病逝的噩耗,我方知生死两别,才为离家时没有与祖母见到此生的最后一面而后悔,才突然想起在人世间熬过七十多个春秋的祖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才突然想起对我恩深如海的祖母没有得到一点回报…… 在我退伍还乡来到祖母坟前时,祖母逝世已经两年多了。坟草凄凄,北风呼啸。在这之后的二十多个春秋里,每当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我的心里就会浮现望南坡那座无碑的坟,就会想起祖母对我至死不渝的期待,就会有种神奇的力量走进我疲惫的身心……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