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冯骥才的写作课
分类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当代文学大家冯骥才关于小说、散文写作技巧的一部文章选集。
何为生动传神的小说?何为细腻、有画面感的散文?怎样才能写出生动传神的小说、有画面感的散文,有何秘诀?
在本书中,冯骥才从创作观、小说艺术、散文秘诀三方面,与读者坦诚分享自己数十年的文学观念、写作经验,体裁涉及小说、散文、小小说、非虚构文学,内容涉及思想、结构、语言、细节等,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也有具体的作品案例探讨,对于专业写作者、文学爱好者、写作学习者在小说和散文领域的写作颇有指导帮助作用。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冯骥才经典短篇小说、散文各五篇为范本。
一本书帮助你掌握当代文学大家冯骥才数十年的写作技巧精华。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
25岁时,开始经历“十年”的磨难,生活及工作颠簸多变,做过工人、产品推销员和美术教师等。生活事业豁然开阔,曲折艰辛亦增见识,人生百味俱得心尝。由于深感于千万人命运的苦乐,遂立志于文学。主要著作有《珍珠鸟》《俗世奇人》《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等。
目录
第一章 冯骥才自述创作观
我心中的文学
我为什么写作
刺激我写作的力量
写作的自由
是小说让我写
让心灵先自由
作家要干预人的灵魂
文学的生命
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
第二章 小说讲究艺术
创作的体验
解放小说的样式
小说的眼睛
小说的尾巴
小说的艺术
小说愈来愈有可写的了!
小说中是没有配角的,哪怕他只露一面
小小说不小
小小说特立独行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神鞭》之外的话
《俗世奇人》题外话
《艺术家们》的写作驱动与写作理念
第三章 散文其实有技巧
趣说散文
胸无成竹的快乐
文章越短越好
我写《散花》
关于散文写作的十一个提问
附录一 冯骥才经典短篇小说选
泥人张
快手刘
好嘴杨巴
刷子李
雪夜来客
附录二 冯骥才经典散文选
珍珠鸟
挑山工
黄山绝壁松
时光
苦夏
序言
中国当代文学大家冯骥
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
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以
小说、散文、非虚构作品
蜚声四海。其小说《俗世
奇人》《神鞭》《高女人
和她的矮丈夫》等描写民
间传奇、世态人情无不灵
动传神,表现了冯氏心中
追求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其散文《珍珠鸟》《黄山
绝壁松》《挑山工》等富
有生活气息,情趣盎然,
情理兼容,启迪人心;其
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
十年》忠于现实,刻录了
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忆,
发人深思。这些作品均经
久不衰,受人喜爱。冯氏
小说语言与散文语言迥然
不同,其小说语言充满地
方特色,善于运用天津方
言,使人物历历在目、活
灵活现;其散文语言则清
新质朴、雅致简洁,充满
浓厚的小说家或画家气息
,文气氤氲。但无论小说
还是散文,冯氏都善于捕
捉细节,文字的画面感极
为强烈。其创作风格则表
现为现实与传奇相结合,
对平凡人进行细致深入的
描写,挖掘生活的底蕴,
体悟人生的况味。
在数十年的文学创作生
涯中,冯氏自发或受邀发
表过不少文学创作心得(
如《作家要干预人的灵魂
》《我心中的文学》《小
说的艺术》《小说的眼睛
》《小说的尾巴》《趣说
散文》《胸无成竹的快乐
》《文章越短越好》),
既涉及小说,也涉及散文
;既涉及创作观,也涉及
写作技巧。其观点掷地有
声,令人拨云见日,表达
了冯氏对于文学创作的独
到认知,虽不成系统,却
仍值得参考,或有点石成
金之效。
为方便今天的读者研究
学习,本书以冯氏过往已
出版作品《我心中的文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一
九八六年版)、《我的文
化人生只修不改》(时代
文艺出版社,二〇一八年
版)、《俗世奇人》(作
家出版社,二〇〇八年版
)为底本,精选出冯氏数
十篇文论结集为一册,命
名为《冯骥才的写作课》
,以展示冯氏数十年创作
经验。现将编选、编辑原
则说明如下:
一、按内容分为创作观
、小说艺术、散文技巧三
大类;
二、为尊重冯氏作品原
貌,除修改校订错别字、
统一字词现今用法(如“的”
“作”)外,其惯用的表达方
式不作改动;
三、特别收录冯骥才经
典短篇小说、散文各五篇
为范本,供广大读者学习
参悟。
因编者水平有限,本书
或有错讹、不当之处,祈
望读者海涵。
导语
  冯骥才何以成为当代小说大师、散文大家?
冯骥才何以创造出行销千万、口碑相传的《俗世奇人》这一奇迹?
本书将揭示答案!
一部教你描写世态人情、阐述生活哲理的小说散文写作课!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以小说、散文蜚声四海。
但无论小说还是散文,冯骥才都善于捕捉细节,文字画面感强烈。
内容全面丰富,既有理论,也有技术,既有文学性,也有实用性,干货满满,助你成为写作高手!
精彩页
我心中的文学真正的文学和真正的恋爱一样,是在痛苦中追求幸福。有人说我是文学的幸运儿,有人说我是福将,有人说我时运极佳,说话的朋友们,自然还另有深意的潜台词。
我却相信,谁曾是生活的不幸者,谁就有条件成为文学的幸运儿;谁让生活的祸水一遍遍地洗过,谁就有可能成为看上去亮光光的福将。当生活把你肆意掠夺—番之后,才会把文学馈赠给你。文学是生活的苦果,哪怕这果子带着甜滋滋的味儿。
我是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生活是严肃的,它没戏弄我。因为没有坎坷的生活的路,没有磨难,没有牺牲,也就没有真正有力、有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相反,我时常怨怪生活对我过于厚爱和宽恕,如果它把我推向更深的底层,我可能会找到更深刻的生活真谛。在享乐与受苦中间,真正有志于文学的人,必定会心甘情愿地选定后者。
因此,我又承认自己是幸运的。
这场“大动乱”和大变革,使社会由平面变成立体,由单一变成纷纭,在龟裂的表层中透出底色。底色往往是本色。江河湖海只有在波掀浪涌时才显出潜在的一切。凡经历这巨变又大彻大悟的人,必定能得到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教训的价值并不低于成功的经验。我从这中间,学到了太平盛世一百年也未必能学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拿起笔来,无须自作多情,装腔作势,为赋新诗强说愁。内心充实而饱满,要的只是简洁又准确的语言。我们似乎只消把耳闻目见如实说出,就比最富有想象力的古代作家虚构出来的还要动人心魄。而首先,我获得的是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并发现我所能用以尽责的是纸和笔。我把这责任注入笔管和胶囊里,笔的分量就重了;如果我再把这笔管里的一切倾泻在纸上——那就是我希望的、我追求的、我心中的文学。
生活一刻不停地变化。文学追踪着它。
思想与生活,犹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从山坡上疾驰而下的马车,说不清是马拉着车,还是车推着马。作家需要伸出所有探索的触角和感受的触须,永远探人生活深处,与同时代的人一同苦苦思求通往理想中幸福的明天之路。如果不这样做,高尚的文学就不复存在了。
文学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又苦又甜的终身劳役。无怪乎常有人骂我傻瓜。不错,是傻瓜!这世上多半的事情,就是各种各样的傻子和呆子来做的。文学的追求,是作家对于人生的追求。寥廓的人生有如茫茫的大漠,没有道路,更无向导,只在心里装着一个美好、遥远却看不见的目标。怎么走?不知道。在这漫长又艰辛的跋涉中,有时会由于不辨方位而困惑;有时
-会由于孤单而犹豫不前;有时自信心填满胸膛,气壮如牛;有时用拳头狠凿自己空空的脑袋。无论兴奋、自足、骄傲,还是灰心、自卑、后悔,一概都曾占据心头。情绪仿佛气候,时暖时寒;心境好像天空,时明时暗。这是信念与意志中薄弱的部分搏斗。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克服外界困难的同时,又在克服自我的障碍,才能向前跨出去。社会的前途大家共同奋斗,个人的道路还得自己一点点开拓。一边开拓,一边行走,至死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真正的人都是用自己的事业来追求人生价值的。作家还要直接去探索这价值的含义。文学的追求,也是作家对于艺术的追求。在艺术的荒原上,同样要经历找寻路途的辛苦。所有前人走过的道路,都是身后之路。只有在玩玩乐乐的旅游胜地,才有早已准备停当的轻车熟路。严肃的作家要给自己的生活发现,创造适用的表达方式。严格地说,每一种方式,只适合它特定的表达内容;另一种内容,还需要再去探索另一种新的方式。
文学不允许雷同,无论与别人,还是与自己。作家连—句用过的精彩的格言都不能再在笔下重现,否则就有抄袭自己之嫌。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