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双项式并列短语的可逆性和词序制约因素的词序制约成功率,以语料库检索的方式,定量考察词序制约因素,并对比分析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英双项式并列短语中的异同。本研究有三个主要目标:考察词序制约因素的词序预测成功率,预测和说明短语固化的过程,描写和解释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英中的表现异同。 作者简介 刘世英(1973-),女,四川合江人,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外语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项目一项,主持和参与重庆市教委社科项目和教改项目六项。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由来和意义 一 选题由来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相关术语界定 一 短语的分类 二 并列短语 三 汉语和英语并列短语的外在标记和逻辑关系 四 本书中“双项式并列短语”包括的范围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假设 第二节 范畴的原型观和标记理论 一 范畴的原型观 二 标记理论 三 标记理论与范畴的原型观的一致性 第三节 语言的象似观 一 顺序象似原则 二 距离象似原则 第四节 概念整合理论、词汇化、短语固化 一 概念整合理论 二 词汇化 三 短语固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并列短语研究概况 一 研究内容、方法 二 并列短语的词序特征 三 概念语义语序原则和语用语序原则 四 制约并列短语词序的因素 第二节 汉英并列短语及词序对比研究 一 汉英并列短语的共性和个性 二 汉英并列短语词序的异同 第三节 汉英固化双项式并列短语的词序 一 汉语并列复合词、固定短语的顺序 二 英语并列成对词的词序 第四节 并列短语的词序制约因素及汉英对比研究 一 语义因素 二 语音制约因素 三 词频制约因素 四 汉英双项式并列短语词序原则的异同 五 各制约因素和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优选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双项式并列短语的词序制约因素考察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初步假设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初步假设 第二节 语料描述与分析 一 英语语料描述与分析 二 汉语语料描述与分析 第三节 汉英优势词序的频次和可逆度 一 优势词序的频次 二 汉英并列双项式的可逆度 第四节 汉英词序制约因素的词序预测成功率及排序 一 英语词序制约因素的词序预测成功率及排序 二 汉语词序制约因素的词序预测成功率及排序 三 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英双项式中的表现 第五节 汉英双项式并列短语的词序制约因素的制约力异同 一 相同之处 二 相异之处 第五章 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英中的异同及语境对词序的制约 第一节 语言本体 一 汉英并列连词系统上的异同 二 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 三 词汇化程度 四 固化程度 第二节 认知 一 认知视点 二 认知显著性 三 临摹程度 四 认知策略 第三节 民族文化 一 礼貌原则 二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第四节 语境对词序的制约作用 一 社会语境 二 上下文语境 三 劣势词序凸显的目的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 附录 附录1 汉语并列双项式优势词序的频次(按频次高低排序) 附录2 汉语并列双项式可逆度得分情况(按可逆度得分高低排序) 附录3 英语并列双项式优势词序的频次(按频次高低排序) 附录4 英语并列双项式可逆度得分情况(按可逆度得分高低排序) 附录5 汉语并列双项式词序制约因素分布 附录6 英语并列双项式词序制约因素分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