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形与几何系列: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
作者 | 徐雪霞,吕琼华,严虹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紧紧围绕小学数学中“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长方体的体积”这三节课,从上位数学知识(解决一桶水的问题)、课标(从高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这节课的定位)、教材比较(教学的蓝本,需要认真研读)、学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教学前的准备)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度、系统研究,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重、难点课的有效教学,并启发其进一步思考教学,为其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蓝本和思路。适合教师阅读和培训。 作者简介 徐雪霞,教育硕士,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杭州市上城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曾获杭州市上城区第壹届“新秀奖”,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届“能手奖”。多篇论文及案例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吕琼华,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上城区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杭州市教坛新秀,上城区十佳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30余节,曾获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课例及录像课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严虹,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小营小学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优秀教师,上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曾参与《整体化教学设计探索》《为学习与发展而评价——小学生电子档案袋的研究与实践》等书的编写。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20余篇论文及案例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目录 上篇 长方体认识的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上位数学知识与解读 长方体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正方体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如何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属于哪种定义方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如何表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其他知识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长方体认识教学的启示 长方体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选择哪些实物或图教学比较好?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画图对学生理解概念有帮助吗? 容易表达错误或不确切的语言有哪些? 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2.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体认识的教学要求 何时开始在小学进行长方体认识的教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是如何安排教学年级的? 1949年至今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提出了哪些教学要求? 2.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年段放在五年级或六年级进行比较合适 加强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在活动中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3 教材比较研究 3.1 如何安排教学年级? 3.2 采取了哪些引入方式? 3.3 采取了怎样的编排顺序? 3.4 呈现了哪些研究方式? 3.5 怎样呈现长、宽、高等概念? 3.6 怎样处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4 学生课堂前测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前测的设计、对象与过程 前测的设计与目的 前测的对象 前测的过程 4.3 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学生能否识别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能否明确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是否建立了"高"的概念? 学生能否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5 教学设计研究 5.1 教学设计综述 教学设计是如何进行课堂引入的? 教学设计是怎样教学面、棱、顶点的特征的? 教学设计采取了哪些操作活动? 教学设计带给我们哪些教学启示? 5.2 同课异构 从发展思维的角度如何设计教学? 从动手操作的角度如何设计教学? 6 学生常见错误研究 6.1 学生常见错误的理论分析 6.2 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6.3 预防错误发生的策略 7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7.1 活动目标 7.2 活动内容、形式与时间 7.3 活动前准备 中篇 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研究 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1.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要求 1.2 课程标准f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解读 让学生初步形成三维空间观念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是学生掌握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 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价值 1.3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习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 注重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 注重数学思考 2 教材比较研究 2.1 如何安排教学年级? 2.2 知识范围和要求是什么? 2.3 怎样设置章节? 2.4 选取了哪些素材? 2.5 采取哪些呈现方式? 2.6 怎样表述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7 呈现了哪些计算方法? 2.8 提供了哪些思考、交流的空间? 2.9 怎样编排练习? 2.10 介绍了哪些数学史知识? 3 教学设计研究 3.1 教学设计综述 教学设计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 教学设计是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 教学设计是怎样进行计算公式推导的? 教学设计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2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4 学生课堂前测分析 4.1 前测的设计、对象与过程 前测的设计与目的 前测的对象 前测的过程 4.2 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学生是怎样理解表面积概念的? 有多少学生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是如何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的? 4.3 前测对教学的启示 5 学生常见错误研究 5.1 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题型有哪些? 5.2 学生作业中有哪些错例? 5.3 错误原因是什么? 对计算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 对表面积计算与图形的实际联系不够 对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时题目的意思不够理解 题目本身叙述不够确切明白 5.4 有哪些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 联系实际,注重长方体特征教学 让学生理解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一题多练,变式训练 一题多想,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等良好习惯 分层设计练习 6 教与学的评价研究 6.1 评价标准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标准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标准 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6.2 评价方法 7 学生思维测试分析 7.1 问题的提出 7.2 测试的问题、对象和过程 测试的问题 测试的对象 测试和访谈过程 7.3 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是否提供立体图对学生解题有很大影响 是否提供立体图会影响学生解题的策略选择 数学成绩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选择有关 7.4 测试对教学的启示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有意识地训练有困难的学生画图 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其抓住要点解决问题 下篇 长方体体积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