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世界文明史(上)(精)》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伯恩斯等著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它初版于1955年,此后屡次修订再版,至1991年共出版了八版。80年代中期,我馆曾出版了该书1974年第五版(中文本共分为四册),在读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并曾被列入《家庭书架》。此次我馆购买了该书最新版即第八版的中文版权,重新组织翻译出版。 新版扼要考察了自远古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文明演化的历程,内容涉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它保留了第五版的基本特色,即关注人类在文化、思想、制度和知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叙述政治史时侧重于介绍它们与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史相关的内容;注重人类文明的继承性和不同文明的碰撞,既注重各主要人类文明的独特成就,又让人了解到其局限性;插图丰富,且与行文密切配合。与第五版一样,新版以西方文明为重点,虽关注拉美、亚非等地区问题,却难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但与第五版不同,新版更加强调各个文明与民族互惠、互相依赖的一面。它在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旧版做了彻底的修订增补,重写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部全新的著作。 目录 第一章 最早的开端 人类的特出之处在哪里?首先,人类不论什么时候都用后腿直立行走;对哺乳动物而言,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行走方式。另外,人类的头颅也有一些非凡特征,尤其是脑容量非常大。……我们的上肢不再起佐助行走之职,具有非常高的操作技巧。这一技巧部分上是手的解剖结构造成的,但最关键的因素自然在于大脑的机能。……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的最明显的成果是技术。世上再无别的动物能像人类那样广博、自如地控制世界。白蚁能够建造结构精致的巢丘并在穴内创造它们自己的“空调”环境。但是白蚁却不能选择建造一个教堂。人类的特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随自己的心愿做事的能力。 ——理查德·E.利基:《人类的形成》 一、历史的本质 历史不只是战争和条约 凯瑟琳·莫兰是简·奥斯汀的小说《诺桑觉寺》的女主人公,她抱怨历史“告诉我的都是些令人烦恼、让人厌倦的东西。教皇和国王之争,战争和鼠疫,充斥历史的每一页;男人均一无所用,妇女几乎根本没有一席之地,真是令人烦透了。”尽管简·奥斯汀的这位女主人公是在1800年左右说这话的,但她可以把上述抱怨原封不动地搬到前不久,因为直到20世纪很长一段时期,多数历史学家仍认为历史不过是“昔日的政治活动”——以及一份枯燥无味的已往政治活动的年表。历史的内涵主要限于战争和条约,政治家的个性和手腕、统治者的律令条文。但是,尽管这些内容非常重要,它们绝非历史的全部。尤其是在最近数十年来,历史学家逐渐认识到,历史是人类昔日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不只是政治发展,而且包括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男男女女们所创造并反过来塑造了他们的生活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家庭和社会阶层;庄园制和城市生活;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等——也是如此。另外,思想态度,不仅有知识者的思想态度,而且包括那些其生平实际上从未被“经典著作”触及的普通人的思想态度,都是历史学家所关心的内容。而至关重要的是,历史包括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人类组织和思想模式的探究——探究推动人类从事其伟大使命的力量以及人类成败的原因。 新的史学方法 在扩大他们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史学家还用新的方法和工具武装自己,以更好地研究历史。他们不再像过去的史学家那样苦苦钻研古老的编年史和文献档案,来弄清胖子查理887年7月1日到底是在英格尔海姆还是在卢斯特瑙。为了引入统计学证据,他们学习计算机学家的方法。为了阐明生活费用上涨的影响,他们研究经济学。为了推导出婚姻类型或评估战争和瘟疫对整个人口的影响,他们掌握了人口统计学家的本领。为了考查穴居或现代城市化现象,他们变成了考古学家,研究化石遗存、陶片或现代城市景观。为了理解活动于往昔的男男女女的行事动机,他们借鉴了社会心理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见解。为了说明那些没有或极少留下文字记录的人的生活和思想,他们寻找其他文化遗存,诸如民谣、民间传说和墓碑。 证据有限与有根据地重建过去的追求 自然,无论多么富于才智,历史学家都不能创造证据。近乎不可胜数的已往事件无法回溯,因为它们未留下任何痕迹就消逝了;其它许多事件虽为人所知,但说到顶也是不完备的。因而,关于过去“情况如何”的某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要么无法解答,要么只能根据非常受限制的推断作答。由于其他种种原因,有关动机和原因的问题可能不会有确定的答案。由于单个个人经常不怎么清楚自己行事的动机,因而,认为有人能完全确定别人的动机是什么实属胆大妄为。至于像战争、经济增长趋势或艺术风格变化之类集体发展的原因,它们实在太复杂了,难以科学地予以解答。但不管怎样,我们掌握的证据越多,就越接近于真实地再现过去,越能对过去发生的事作出解释。此外,对出于历史分析目标而搜集和解释各种资料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应以悲观的态度视之,应当把这些困难视为激发知识的挑战。 P8-10前言 第一编 历史的黎明 第一章 最早的开端 一、历史的本质 二、走出非洲 三、由能人到智人 四、早期人类艺术和早期人类遗存 五、食物生产的起源 六、村落、贸易和战争的产生 七、文明的诞生 大事年表(一)古代东方和西方的文明 第二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一、古代苏美尔:最早的城市 二、古巴比伦的发展 三、喀西特人和赫梯人插曲 四、亚述人的霸权 五、新巴比伦的复兴 六、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 第三章 埃及文明 一、法老统治下的政治史 二、埃及的宗教 三、埃及人的知识成就 四、光彩夺目的埃及艺术 五、社会和经济生活 六、埃及人的成就 七、库什文明 八、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王国 第四章 希伯来文明和早期希腊文明 一、希伯来人的开端 二、政治抱负和一再受挫的记录 三、希伯来宗教的发展 四、希伯来人的律法 序言 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 在以前的一版中曾评述道: “在现代人中,世界是由欧 洲和美国构成的观念早就过 时了。自然,西方文化主要 产生于欧洲。但它从来就不 是绝对排他的。它的最初的 根基在西南亚和北非。此外 ,印度的影响,最终还有中 国的种种影响,也起了作用 。西方从印度和远东获得了 零、指南针、火药、丝绸、 棉花的知识,还有为数众多 的宗教和哲学概念。” 在现代最初的几百年间 ,得益于它们在科学技术方 面史无前例的进步,欧洲各 国把其影响扩及整个地球, 对亚洲和非洲人民产生了革 命性影响。这些大陆的大片 大片地区成为西方的附庸, 但本世纪开始出现了逆转的 趋势。欧洲人和北美人长期 保持的政治和经济优势,由 于自然资源的衰竭、两次世 界大战的毁灭性的影响以及 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 权而进行的徒劳的竞争,因 而受到了侵蚀。而今,随着 亚洲各大国乃至小国狂热地 进入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 大潮,西方不再能决定它们 的命运,同时也不能把自己 与世界其余地区分开。以往 十年最后几年的标志就是由 来已久的欧洲和美国权力结 构的解体;这是一种令未来 国际政治进程变得模糊不清 的意外发展,但在同时为消 除国家之间导致分裂的意识 形态藩篱提供了可能。 在通往文明的进程中所 有民族彼此互惠;他们在政 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越来越 互相依赖;另外,他们负有 共同的责任来确保人类和所 有其它生物的生存;凡此种 种,均使传统的偏狭课程失 去效用。教育的范围必须扩 大,以让学生对他们置身其 中的世界有更深刻、更现实 的印象。再没有别的地区能 比美国更为迫切的了,因为 美国是在相对孤立的背景下 于20世纪上升到领导地位的 ,因为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 界中领导的必要条件正在变 化。要想成功地应对现时的 复杂性,就必须考察它们的 根源,而这些根源扩大到许 多方面。大约十年以前,亚 洲研究学会会长提醒学会会 员:“正如亚洲成为我们未 来的一部分,它也成为我们 过去的一部分。……现在需 要的是痛苦的反思,因为我 们主张中国和印度历史在课 程表中不是一种附加上的东 西,而是必需的。”同样的 警告也适用于拉丁美洲、非 洲以及其它太久太久不为人 熟悉的地区的历史。在把世 界各有组织的共同体分开的 差异之上架设桥梁的尝试, 必须不仅建立在对这些共同 体独特性的认可上,而且建 立在对铸造它们的历史力量 的理解上。用已故加拿大史 学家赫伯特·诺曼的话来说 ,“历史是一门使整个世界 亲近起来的学科,是让个人 遐想、针对全人类的学科” 。 本书试图扼要考察人类 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 。各重要地区或国家均有所 涉及。欧洲、北美、中美和 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 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 本均得到适当重视。很明显 ,本书不可能详述它们的历 史。本书的一贯目的就是让 学生既了解到各主要人类社 会和文化的独特成就,又了 解其局限,并让学生关心当 代问题。政治事件被认为是 重要的,但政治史的事实以 与文化、社会和经济运动相 关的方式显现出来。本书作 者们认为工业革命在重要性 上不亚于拿破仑战争。他们 相信,了解佛陀、孔子、牛 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比 能够历数法兰西诸王更具有 重要意义。与此较宽广的历 史观念相应,与古斯塔夫· 阿道尔夫和威灵顿公爵的军 事成就相比,本书把更多的 篇幅留给了约翰·洛克、卡 尔·马克思、约翰·斯图尔特 ·穆勒、圣雄甘地、毛泽东 和莱奥波德·桑戈尔的学说 。如果说这种叙述方法背后 隐含有某种哲学倾向的话, 那么它源于这样一种认识, 迄今人类的进步大多产生于 智力的进步和对人权的尊重 ,其中含有未来更加美好这 一主要希望。 《世界文明史》第一版 出版于1955年,第二版在 1958年,第四版在1969年 ,第五版在1974年,第六 版在1982年,第七版在 1986年出版。每一版都全 部收入了爱德华·麦克诺尔· 伯恩斯的《西方文明史》, 非西方部分例外,它们在本 书中得到较充分的介绍。《 世界文明史》第六、七、八 版分别收入了由西北大学的 罗伯特·E.勒纳和得克萨斯 大学(在奥斯丁)的斯坦迪 什·米查姆修订的《西方文 明史》第九、十、十一版。 在保留伯恩斯的独特优点的 同时,《世界文明史》的各 位作者在利用当代学术成果 的基础上,把重点扩大到今 日学生最为关心的领域上, 包括古今人类社会中的居住 条件、妇女的地位和少数民 族的处境。组织方针和解释 方案都加以修正,课程的进 展已要求采取这类步骤。在 最近几版中,这导致对有关 中世纪时期、近代早期、19 世纪和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 的材料作重大重新加工。第 八版引人注目的特征有:在 第一部分中收入了古人类学 者在最早的人类共同体方面 激动人心的最新发现,从发 展的角度对美索不达米亚作 新的考察,考虑完全重写希 伯来史,强调他们对后世思 想和行为影响之巨大;另外 ,在第七部分,对二战以来 欧洲各社会内部的复杂变化 和国际关系作了审慎的分析 。 导语 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伯恩斯著的《世界文明史(上)(精)》试图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在书中,各重要地区或国家均有所涉及,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得到适当重视。该书在美国不断再版,其一贯目的就是让学生既了解到各主要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成就,又了解其局限,并让学生关心当代问题。 精彩页 第一章 最早的开端 人类的特出之处在哪里?首先,人类不论什么时候都用后腿直立行走;对哺乳动物而言,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行走方式。另外,人类的头颅也有一些非凡特征,尤其是脑容量非常大。……我们的上肢不再起佐助行走之职,具有非常高的操作技巧。这一技巧部分上是手的解剖结构造成的,但最关键的因素自然在于大脑的机能。……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的最明显的成果是技术。世上再无别的动物能像人类那样广博、自如地控制世界。白蚁能够建造结构精致的巢丘并在穴内创造它们自己的“空调”环境。但是白蚁却不能选择建造一个教堂。人类的特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随自己的心愿做事的能力。 ——理查德·E.利基:《人类的形成》 一、历史的本质 历史不只是战争和条约 凯瑟琳·莫兰是简·奥斯汀的小说《诺桑觉寺》的女主人公,她抱怨历史“告诉我的都是些令人烦恼、让人厌倦的东西。教皇和国王之争,战争和鼠疫,充斥历史的每一页;男人均一无所用,妇女几乎根本没有一席之地,真是令人烦透了。”尽管简·奥斯汀的这位女主人公是在1800年左右说这话的,但她可以把上述抱怨原封不动地搬到前不久,因为直到20世纪很长一段时期,多数历史学家仍认为历史不过是“昔日的政治活动”——以及一份枯燥无味的已往政治活动的年表。历史的内涵主要限于战争和条约,政治家的个性和手腕、统治者的律令条文。但是,尽管这些内容非常重要,它们绝非历史的全部。尤其是在最近数十年来,历史学家逐渐认识到,历史是人类昔日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不只是政治发展,而且包括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男男女女们所创造并反过来塑造了他们的生活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家庭和社会阶层;庄园制和城市生活;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等——也是如此。另外,思想态度,不仅有知识者的思想态度,而且包括那些其生平实际上从未被“经典著作”触及的普通人的思想态度,都是历史学家所关心的内容。而至关重要的是,历史包括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人类组织和思想模式的探究——探究推动人类从事其伟大使命的力量以及人类成败的原因。 新的史学方法 在扩大他们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史学家还用新的方法和工具武装自己,以更好地研究历史。他们不再像过去的史学家那样苦苦钻研古老的编年史和文献档案,来弄清胖子查理887年7月1日到底是在英格尔海姆还是在卢斯特瑙。为了引入统计学证据,他们学习计算机学家的方法。为了阐明生活费用上涨的影响,他们研究经济学。为了推导出婚姻类型或评估战争和瘟疫对整个人口的影响,他们掌握了人口统计学家的本领。为了考查穴居或现代城市化现象,他们变成了考古学家,研究化石遗存、陶片或现代城市景观。为了理解活动于往昔的男男女女的行事动机,他们借鉴了社会心理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见解。为了说明那些没有或极少留下文字记录的人的生活和思想,他们寻找其他文化遗存,诸如民谣、民间传说和墓碑。 证据有限与有根据地重建过去的追求 自然,无论多么富于才智,历史学家都不能创造证据。近乎不可胜数的已往事件无法回溯,因为它们未留下任何痕迹就消逝了;其它许多事件虽为人所知,但说到顶也是不完备的。因而,关于过去“情况如何”的某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要么无法解答,要么只能根据非常受限制的推断作答。由于其他种种原因,有关动机和原因的问题可能不会有确定的答案。由于单个个人经常不怎么清楚自己行事的动机,因而,认为有人能完全确定别人的动机是什么实属胆大妄为。至于像战争、经济增长趋势或艺术风格变化之类集体发展的原因,它们实在太复杂了,难以科学地予以解答。但不管怎样,我们掌握的证据越多,就越接近于真实地再现过去,越能对过去发生的事作出解释。此外,对出于历史分析目标而搜集和解释各种资料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应以悲观的态度视之,应当把这些困难视为激发知识的挑战。 P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