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玉石分明(红楼梦文本辨)(精)/知趣 |
分类 | |
作者 | 石问之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包括了对红楼梦文体以及佚稿与脂评的研究。本书篇幅虽不大,却涉及了红学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具有开创价值,学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楼梦》文本疑难问题的新解读 “林黛玉进贾府”:疑似成书过程中的较早期文字 为什么是贾政与王夫人居住于荣国府的正位 荣国府平面图中的两个难题:凤姐院与王夫人的居处 薛家为什么不离开贾府——对与“薛宝钗进贾府”相关联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解读“葫芦僧”的新视角 “非曹雪芹文笔”对薛宝钗形象的负面影响 《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悬案:探春生日的日期 荣庆堂是贾母上房吗——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失误之处 第二部分 《红楼梦》文本的比较研究 脂评本《红楼梦》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可靠性辨析 程乙本《红楼梦》存在的问题 程伟元、高鹗对《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贡献 皆为赝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三种不同的结尾文字 从尤三姐形象的修改看程、高二人与曹雪芹之间的差距 第六十七回:他人增补的一回文字 第三部分 《红楼梦》诗词曲赋对联研究 《海棠春睡图》对联探究——“芳气袭人”还是“芳气笼人” 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新解——香菱的有关问题二则 红学难解之谜:何谓“虎兔相逢大梦归” 被误读的李纨判曲 沁芳亭对联内涵新证 蘅芜苑对联探究:“才犹艳”抑或是“诗犹艳” 《红楼梦》诗词曲赋对联中的讹误 薛宝钗暖香坞谜语谜底新证 第四部分 《红楼梦》文本校勘问题研究 《红楼梦》校勘的“文法、文理、文艺”三准则 《红楼梦》点校的原则、方法与常见问题——分段、断句与标点处理不当的实例分析 《红楼梦》文本中逻辑矛盾与校勘方法 《红楼梦》中的张冠李戴问题与校勘方法 《红楼梦》中的“错别字” 第三回中的一处文字脱落问题 第五十二回一处疑似深度隐藏的文本错误 第六十回中一处有待重新校勘的文字 序言 《红楼梦》这部古典 名著,思想性与艺术性俱 佳。尽管诞生于二百多年 前,而且中国社会自近现 代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革,但《红楼梦》 的很多思想光芒仍不褪色 。至于其艺术性,在古典 小说中更是登峰造极。读 《红楼梦》时每每有一种 感受:用最少的钱享受最 顶级的艺术,无需各种古 董字画装点门面,家中但 有一套《红楼梦》,就可 算艺术之家了。 但非常遗憾的是,如 今我们看到的《红楼梦》 文本,存在几个方面的缺 憾,仍需要学术界加强研 究。 第一,曹雪芹的原稿 并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程高本的 后四十回,学界主流看法 认为其并非曹雪芹原稿, 而是他人续写的文字。这 一部分原稿内容的丢失, 除了使得故事的完整性被 破坏以外,还有一个非常 大的遗憾.就是使得前八 十回中很多精彩的地方, 我们领略不出来了。尽量 将前八十回中被埋藏的金 子挖掘出来,是红学文本 阐释的一个使命,这还有 赖于广大读者们对文本的 进一步深入的研读。此外 ,即便是前八十回中,也 有部分内容未必是曹雪芹 文笔,如第22回结尾部分 的文字以及第67回在性质 上颇多分歧,对这部分文 字真伪的探究,是红学文 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的 地方。 第二,《红楼梦》版 本众多,彼此之间往往存 在众多文本内容的差异, 甚至是重大的文本内容差 异,比如第五回结尾部分 ,甲戌本与其它版本存在 显著的差异;再如第九回 结尾部分和第十六回结尾 部分,版本间也存在着重 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 原因多样,有的是因为传 抄过程中的讹误导致的, 有的是第三人修补或者改 写造成的。如何在纷繁芜 杂的版本异文中去伪存真 、去劣存优是文本研究中 的重大难题。 第三,《红楼梦》成 书过程复杂,“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其中尚存 在很多由于缺乏统稿而造 成的自相矛盾的问题。比 如在人物的年龄、叙事的 时序、故事的内容、人物 的姓名等方面书中尚存在 大量的彼此矛盾的内容, 例如,第三回中林黛玉进 贾府时到底是多大年龄, 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对这些自相矛盾的内容 进行深入分析,把握作者 创作意图的变动轨迹,确 定作者最后定稿的意思, 也是文本研究的一大课题 。 除了《红楼梦》文本 自身存在的这些客观性瑕 疵需要深入研究外,《红 楼梦》中的很多文本内容 在理解上也颇为困难,小 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 大到一个故事情节乃至一 个章回,都可能存在理解 不透的问题。比如,香菱 判词、元春判词、李纨判 曲、凤姐判词、蘅芜苑对 联、沁芳亭对联、秦可卿 卧房对联、薛宝钗暖香坞 谜语等等,皆存在理解上 的严重分歧。再比如,贾 政作为没有承袭爵位的次 子,为何居住在荣国府正 位?薛家为何长期居住贾 府而不返回金陵?“葫芦 僧”究竟是谁?这些都是 文本研究中需要认真回答 的基础性问题。 文本研究是《红楼梦 》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脱 离了文本研究的艺术研究 、人物形象研究、思想主 旨研究等很容易出现根基 不牢的问题,以错误的文 本内容或者误读的文本内 容来进行人物、思想、艺 术研究,只会是错上加错 。这类失误从清朝评点派 开始,直至今日,都是非 常普遍的,需要引以为戒 。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 ,我深深体会到《红楼梦 》文本研究需要处理好下 面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文本 研究与版本研究之间的关 系。版本研究是文本研究 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版本 研究基础,文本研究就是 无本之木。从事红学研究 的学者,应该养成研究版 本的习惯。尤其是在确定 了一个研究课题的时候, 先要掌握该课题所涉及文 本的所有的版本的情况, 这样我们的研究工作才能 做到基础扎实。另一方面 ,文本研究也有相对的独 立性,要秉持文学批评独 立的精神和品格,要勇于 针对文本问题进行符合文 学自身规律的探索,不能 完全依赖于版本,更不能 盲目迷信个别版本。因为 现存的《红楼梦》的版本 都不是直接来自曹雪芹的 原稿.除了每一个版本都 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字改动 和文字脱落、讹误等问题 外,各版本有时也存在共 同的文字脱落或者讹误问 题。我们的研究工作,要 敢于在缺乏版本支持的情 况下,基于语言学的一般 规律和文学艺术的普遍规 律,发现文本中的深层次 问题。这样我们的研究工 作才能不断走向深入,取 得突破。 第二,要处理好“回归 文本”与“索隐本事”之间 的关系。在红学研究历史 中,各种索隐方法曾经大 行其道.一度让红学研究 变了味道。今天,越来越 多的学者都在提倡红学研 究应“回归文本”,这是正 确的主张。《红楼梦》本 身是小说.文学性是它的 根本属性,它必须被看成 是逻辑自足的文学作品。 所以,《红楼梦》的文本 问题,首先应依据逻辑自 足性从《红楼梦》自身中 去探索答案。这是我们研 究文本问题始终要秉持的 基本思维。当提倡“回归 文本”的时候,是不是就 应该彻底摒弃“索隐本事” 昵?我个人的看法,这两 种方法并不完全互相排斥 ,“索隐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