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与协调发展研究(精)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解决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问题为目标,围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安全与风险管控一体化四个方面,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开展战略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本书读者对象为城镇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 作者简介 胡昊,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负责人,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担任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中国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5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SSCI、EI收录50余篇。其成果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ICTPP 2011最佳论文奖等奖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长三角城镇建设规划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2.1 城镇规划建设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2.1.1 长三角城镇现状与问题 2.1.2 一体化理论基础 2.1.3 研究框架 2.2 城镇建设规划一体化着力点 2.2.1 城镇建设国土空间规划跨区域协同 2.2.2 城镇产业空间统筹集约建设 2.2.3 智慧城镇群建设 2.3 城镇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范式 2.3.1 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天空城镇”模式 2.3.2 太湖西智慧城镇群示范区 2.4 城镇建设规划一体化建议 2.4.1 打破行政壁垒设立一体化行政机构 2.4.2 低碳、水网、农业、智慧、法规等方面建议 第3章 长三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3.1 基础设施研究背景与建设原则 3.1.1 基础设施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原则 3.2 水安全一体化 3.2.1 水资源现状 3.2.2 水安全情况 3.2.3 水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3.3 城际交通一体化/8l 3.3.1 城际交通发展现状 3.3.2 城际交通问题及应对措施 3.4 内河港口与水运一体化 3.4.1 港口分布 3.4.2 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概况 3.4.3 内河港口与水运一体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3.5 绿色人文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3.5.1 绿色一体化 3.5.2 人文一体化 3.5.3 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4章 长三角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4.1 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现状与改革探索 4.1.1 我国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现状分析 4.1.2 长三角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4.2 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健康发展 4.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4.2.2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4.2.3 装配率: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双刃剑 4.2.4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借鉴 4.2.5 基于我国国情的装配率政策分析 4.2.6 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4.2.7 合理制定装配率的政策建议 4.3 工程建设信用一体化 4.3.1 工程建设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4.3.2 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历程及问题梳理 4.3.3 国内外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4 长三角深化信用体系建设配套政策建议 4.3.5 推进长三角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一体化的举措 4.4 工程建设操作模式创新 4.4.1 推广REITs融资模式,促进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4.4.2 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提升长三角工程建设质量 4.4.3 借鉴集成项目交付理念,优化工程总承包模式 4.4.4 发展区块链技术,赋能工程建设管理 第5章 长三角城镇建设安全与风险管控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5.1 安全风险管控一体化现状与前景 5.1.1 城镇建设重大安全风险 5.1.2 城镇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现状 5.1.3 安全风险管控一体化目标 5.2 城镇建设安全风险韧性治理 5.2.1 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模型 5.2.2 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机制与对策 5.3 城镇建设安全风险智慧协同管理 5.3.1 智慧协同管理模式 5.3.2 智慧协同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4 城镇建设安全风险韧性智慧管控 5.4.1 安全风险管控共同体的建立 5.4.2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 第6章 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建议 6.1 将安徽纳入示范区范围,成立涵盖沪苏浙皖的太湖西示范区 6.2 推行节约用地集约建设的“天空城镇”模式 6.3 城镇与核心城市之间应具有质量上的同城效应 6.4 建立支撑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的饮用水源系统 6.5 加快建设“四网融合”的长三角市域线铁路网 6.6 推进装配率市场化,践行“放管服”行政体制改革 6.7 统筹长三角安全与发展,加强韧性空间建设 6.8 节约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6.9 推行垃圾分类和本地无害化处理模式,保障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2018年11月5日,国家 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 演讲中宣布“支持长江三 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 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 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 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 也是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的 空间布局。然而,当前长 三角各地的城镇化率和城 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长三角城镇发展不均衡 问题突出。城镇是连接城 市与乡村的枢纽,是城市 产业、文明、文化等要素 向乡村辐射的基地,是城 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 而当前的长三角一体化研 究中,城镇建设方面的研 究虽是重点环节,却也是 薄弱环节,所以,对其开 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本书以2020年中国工 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 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与 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 号:2020-XZ-15)为 依托,项目下设四个课题 :①长三角城镇建设规划 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②长三角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③长三角城镇建设管理 体制机制一体化与协调发 展研究;④长三角城镇建 设安全与风险管控一体化 与协调发展研究。该项目 承担单位包括上海江欢成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 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 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事 务中心等机构,由江欢成 院士领衔负责。 课题研究工作始于 2019年5月,到2021年4 月结题,历时近两年。本 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解 决长三角一体化中城镇建 设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问 题为目标,以规划一体化 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 一体化为支撑,以管理体 制机制一体化为抓手,以 安全与风险管控一体化为 保障,聚焦长三角一体化 城镇建设开展战略性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 发展提供支撑。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 组成员查阅了200余份文 献资料,开展了历时63天 的实地调研,走访了32个 城镇、20多家政府机构与 企事业单位,其调研足迹 覆盖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 区、雄安新区、深圳特区 、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 ,举办了近20场座谈研讨 会,访谈了100多位政府 管理者、企业家和专家学 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 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 ,项目组从规划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管 理体制机制一体化、安全 与风险管控一体化4个方 面开展战略性研究,提出 了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建设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①将安徽纳入示范区范围 ,成立涵盖沪苏浙皖的太 湖西示范区;②推行节约 用地集约建设的“天空城 镇”模式;③城镇与核心 城市之间应具有质量上的 同城效应;④建立支撑长 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 的饮用水源系统;⑤加快 建设“四网融合”的长三角 市域线铁路网;⑥推进装 配率市场化,践行“放管 服”行政体制改革;⑦统 筹长三角安全与发展,加 强韧性空间建设;⑧节约 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 障粮食安全;⑨推行垃圾 分类和本地无害化处理模 式,保障环境安全。本项 目研究成果经中国工程院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 部常委会的咨询研究项目 结题评审会的严格评审, 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除了本书编委会成员 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工程 管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王文、硕士研究生郭思清 和马文迪,以及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硕士研究生高 慧,也参与了本书的统稿 工作。本课题组全体成员 以及项目调研过程中涉及 的诸多城镇建设行业的领 导、专家、学者,也为本 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对所有为本项目 研究和本书出版做出贡献 的领导、专家、学者、老 师和同学,一并表示衷心 的感谢! 希望本书能够为长三 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 参考,也可以对京津冀协 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 同发展等起到一定的参考 和借鉴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