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守望归途(铁路人的春运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铁路春运,事关亿万人民、千家万户的幸福团圆,牵动千家万户和全社会的神经,充满不同年代铁路职工与旅客的情感与记忆。为了更好地记录与传承铁路春运文化,展现春运变迁给旅客出行带来的变化,反映铁路发展尤其是高铁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所起的作用,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文联作家分会在全路范围内开展了主题为“我和春运的故事”的文学征文活动。本书将此次活动的优秀作品汇集成册,紧扣“铁路人的春运故事”这一主题,通过发展变迁、平凡英雄、温馨旅程三个篇章42篇文章,讲述了铁路春运中发生的各种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铁路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铁路努力营造美好出行方式、与人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目标。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变迁
难忘支南春运
铁路春运: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过年回家路
春运走了,人们笑了
70张车票一个家
窗外
情满春运
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和农民工专列的13年
与春运一起走过的日子
从春运开始·我与铁路的缘分
翻开记忆的卷轴
“候鸟”的春运历程
难忘的春运出行
乘坐“复兴号”去旅游
远去的火车
春运·新疆铁路的发展变迁
第二章 平凡英雄
冰雪发电车
驻站琐忆
难忘那年春运
“双胞胎”兄弟的春运情
段伯
“年”来“年”往——除夕添乘小记
难忘那年春运值乘
秦岭山上看焰火
营造女儿心中的“年味”
我的34个春运
春运手记
春运,火车司机的别样记忆
春运列车春运人
疫情下的春运
铁路上那坚守的身影
静待春暖花开
第三章 温馨旅程
难忘的座位号
那个被列车拯救的女孩
我的3406值乘日志
“暖宝宝”和一壶开水的故事
忘年约定
大山的血脉
春运归途
结伴而行
一趟惊心动魄的旅途
序言
回家的路
世界上有一条最温馨的
路就是回家过年的旅途;人
世间有一个最温暖的地方就
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每年,
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年三十
也要回家过年;无论列车有
多拥挤,也要赶在春节前到
家。那是一棵骨子里长出的
树,根系牢牢扎在了血液里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
,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改变。
于是,春运,这一世界罕见
、人数最多的大迁徙应运而
生。于是,有关春运的故事
,成为这个时代人人关心的
话题。
有人借用余光中的诗,
这样说:乡愁,是一张小小
的火车票,我在这头,故乡
在那头。就在“这头”和“那
头”之间,看似并不遥远的
距离,却成为每年艰难攀爬
的征程。这是一种牵挂和思
念,是一种拉扯和期盼,是
一种回望和记忆,更是一种
内心的温暖和亲人的呼唤。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
的就是一到腊月,没有什么
比回家更重要的事情了。尤
其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进
入年关,更是将回家作为头
等大事。我曾经采访过他们
,他们说,故乡虽然土地贫
瘠、生活艰辛,但民风淳朴
,乡亲热情,慷慨互助。那
里葱茏的山林、袅袅的炊烟
、绿色的田野、澄碧的河流
,以及屋子两侧的酸枣树及
其上面的喜鹊窝,都是我们
日思夜想的地方。当然更主
要的是,还有慈爱的父母、
勤劳的乡亲和儿时的伙伴,
都是我们非常想念的亲人。
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论人
有多多,回家的决心是不会
改变的。过年就是要回家,
和家人在一起才叫过年。
我知道了,世界上最美
丽的风景就是过年回家的路

人们总是不断地向童年
和故乡回望,这是我们中华
民族千百年的传承。有人说
,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父
母不在了,掩埋他们的地方
叫故乡。不管是家还是故乡
,春节是必须要回去看望的
。犹如水进入大海,更像游
子回到家乡。往小了说,这
是根,这是赖以生存的支撑
;往大了说,这是一种信仰
,是人的精神依托。所以无
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即便跨
越万水千山,过年也要回家

春运,对铁路人来说,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
可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
,过年回家在铁路人内心深
处和所有人都是一样一样的
意愿啊!当一列列疾行的火
车距离旅客的家乡越来越近
的时候,当旅客感觉到家乡
的味道越来越浓厚的时候,
当旅客即将与亲人见面的时
候,您是否知道,铁路客运
人员却离家越来越远,心中
对亲人的牵挂越来越深重。
他们还都年轻,上有老下有
小,中有夫或妻,然而,他
们甚至整个一个年,都不能
和家人团聚,而且几乎年年
如此。对于他们来说,春运
就是一次痛苦的折磨,掉皮
掉肉又掉泪,胆战心惊每一
天。“为了千百万人的家庭
团圆,为了亿万人能够幸福
过好年,我们的一切付出和
奉献都值了!”这是每一个
铁路客运人员的心声。
绵延的钢轨线,铺就了
回家的路,抚慰了殷殷思乡
情;疾驰的列车,缩短了回
家的旅程,贯通了艰难又温
暖的春运路。如今,经历了
几代铁路人的不断努力付出
,旅客出行条件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无人售
票、网上订票、手机支付、
刷脸进站、网上订餐、高铁
和客运专线。尤其高铁改变
了中国陆地交通运输的格局
,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我
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铁运
输大通道的不断完善,在不
久的将来,春运人潮大军将
离我们远去。
为了纪念和留存,我们
出版发行《守望归途——铁
路人的春运故事》这本书。
全书分为三章,计42篇文章
:第一章发展变迁。从一票
难求到高铁畅行,铁路人最
有发言权。这章的故事集中
在铁路人的感觉里。从支南
列车到基层采访,从改装货
车为短途“棚车”,再到带编
号的车票,以及“和春运走
过的日子”“我与铁路的缘分
”,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小场
景,将春运这一艰难又难忘
的故事,讲述得甜美又感人
。第二章平凡英雄。有写女
儿的,有写同胞兄弟的,还
有写乘警和机车乘务员的。
这一章融报社记者、供电工
人和火车司机于一体,让人
们知道,这世上哪有从天而
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
凡人。第三章温馨旅程。在
这一章里,无论一个小小的
暖宝宝、三张座位号,还是
被骗的那个“逆向打工”的特
殊旅客,当然还有难忘的慢
火车和疫情时期车厢中突发
的高烧旅客,大家都是同路
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春运的
故事。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
场景,串连成春运故事这本
大书。
小车厢大社会,小故事
大情怀。这样一本讲述铁路
人春运回家故事的书,将会
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恒的
记忆。
杨天祥
2021年11月23日
导语
绵延的钢轨线,铺就了回家的路,抚慰了殷殷思乡情;疾驰的列车,缩短了回家的旅程,贯通了艰难又温暖的春运路。如今,经历了几代铁路人的不断努力付出,旅客出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无人售票、网上订票、手机支付、刷脸进站、网上订餐、高铁和客运专线。
为了纪念和留存,出版发行了本书。全书从支南列车到基层采访,从改装货车为短途“棚车”,再到带编号的车票,以及“和春运走过的日子”“我与铁路的缘分”,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小场景,将春运这一艰难又难忘的故事,讲述得甜美又感人。
精彩页
难忘支南春运
作者/孙云海
单位/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长春记者站(退休)
我是一名记者,每年的春运都要做一些采访,采访形形色色的人。每次采访我都要问被采访对象一句话:春运在你眼中是什么?当然,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一次考验和历练,有的说是能力和毅力的体现,还有的说是一段难忘的工作经历。不经历过一次春运,你就无法理解全国几百万铁路职工的辛苦和艰难。更有人说春运就是一次痛苦的折磨,掉皮掉肉又掉泪,企盼着春运早点结束。我认识一个车站女客运车间主任,她身体强壮,工作很要强,有一年离春运结束还有两天,她突然晕倒在岗位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我问她春运在你眼里是什么?她摇摇头,垂泪无语。我问她你有什么希望?她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希望不再有春运。
因为有了春节,所以就有了春运。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几亿人次的人口大迁徙,给运输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铁路,旅客蜂拥而至,列车严重超员,趟趟爆满,到处是拖箱拎包匆匆赶路的旅客,一票难求。
记得2002年那年,过了春节,报社领导安排我去南方采访支南春运的本局职工,第一站是广州。我以前没去过南方,有了这样的出差机会,除了完成采访任务,还可以沿途浏览一番,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景,心里十分高兴。
在电视上看到,那年春节前,因雨雪冰冻,广州站滞留旅客40多万人,当时真是人如潮水啊,人们接踵比肩,一个个望眼欲穿。我正月十五下午到达广州,出站后站在“劫后余生”的站前广场,怎么也想象不到40多万人是怎么排列的。正思忖呢,一列从广西开来的火车进站了,出站口大门一开,背包拎筐的旅客潮水般涌了出来,一会儿站前广场就全是人了,连站前街道和过街天桥也拥满了人。我一度怀疑这些旅客是一列火车拉来的吗?是不是超长列车呀?
在随后的采访中,长春车辆段一名支南职工告诉我,广州有一半是外来人口,而深圳外来人口达到四分之三。这些外来人春节前走出去,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回老家过年,春节过后再从老家赶回来,一来一回,每年一次,如候鸟般迁徙。春节期间,几座南方沿海城市几乎成了空城。
沈阳局支南列车都是临客,绿皮车跑支线,客流大,旅客成分复杂。由于车少人多,旅客从车门上不去就从车窗爬进去,趟趟列车超员严重。车厢里人满为患,气味难闻,异常闷热。支南职工都是东北人,怕热不怕冷,在闷热的车厢里不动都一身汗,动一动就热汗直流,整天像洗桑拿,总是不停地擦汗。检车员的主要工作是维修设备,大站就下车看车轮弹簧弓子,压扁了抱闸了就赶紧发电报,否则列车就会有危险。
那年的正月十七,我在广州去福建方向的一趟临客上采访。车厢过道人挨着人,厕所里都站满了人,有的旅客钻到座席底下睡大觉,还有的旅客爬到行李架上,列车员怎么撵也不下来。我在车厢里从前走到后,足足用了1个小时,出了一身臭汗,汗水把眼睛都糊住了。那不应该叫走,而应该叫“挤”,总是侧着身子,如果你不挤,肯定寸步难行。而我们的支南职工每趟乘务要挤20多趟,下班到公寓就把自己扔床上,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想睡觉。而我还不能睡,要在宾馆把白天的采访素材整理加工,形成新闻稿件,再电传回沈阳的编辑部,每天睡觉都要后半夜。
那次采访支南春运,我从广州到贵阳,从贵阳到重庆、成都,又从成都到西安,到处都拥挤不堪,到处都人潮汹涌。我采访了20多个支南职工,他们有的是检车员,有的是列车员,还有几位铁警。尽管单位不同,职务不同,性格迥异,家里情况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给我说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春运结束,我就可以回家啦!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