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靖告比文化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告比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永靖一带流传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生活、婚嫁、祝寿、丧葬及恭贺新居等方面搜集整理了永靖当地红白事宜、立木上梁、乔迁新居及开财门等代表性的民俗礼仪及告比词,以飨广大读者。 目录 第一章 生活礼仪告比 一、诞生 二、过满月 三、过百岁 四、抓周 五、升学宴 第二章 婚嫁礼仪告比 第三章 祝寿礼仪告比 第四章 丧葬礼仪告比 一、置办寿材寿衣 二、丧葬礼俗 三、告比词选录 第五章 礼宾礼仪告比 一、永靖公祭祝文选录 二、家奠礼仪 三、永靖家祭范文 第六章 恭贺新居礼仪告比 后记 序言 告比,即告禀,属说 唱艺术范畴,在喜宴上俗 称“说喜话”,丧葬仪式上 俗称“陪侍话”,以正式禀 说的方式表达感激、祝福 或希冀之情。告比文化是 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永靖 一带流传已久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 提起告比,在永靖无 人不知、无人不晓。告比 活动十分兴盛,也备受尊 崇。它既是一种约定俗成 的礼仪,也是农户在婚丧 嫁娶、立木上梁等事宜操 办过程中举行的一项必不 可少的仪式和规程。告比 有很强的互动性,首先由 东家向来宾、外家等说喜 话,表达敬奉之情,外家 、来宾等也要礼尚往来一 番。告比者声情并茂,听 者意气风发。 广义的告比是一种通 知、告示、宣示,可以通 过声音、文字、图像等载 体来表现,而永靖告比文 化范围显然要小得多,属 狭义的告比。为保持民俗 民风原貌和不同说辞风格 ,本书从生活、婚嫁、祝 寿、丧葬及恭贺新居等方 面搜集整理了永靖当地红 白事宜、立木上梁、乔迁 新居及开财门等代表性的 民俗礼仪及告比词,以飨 广大读者。 编者 2019年6月 导语 通过记述人们在生老病死过程中经历的婚嫁、祝寿、丧葬、恭贺新居等几个不同侧面的风俗礼仪及告比词,系统反映了永靖一带独特的风土人情。从这些质朴而充满泥土气息的告比词中可依稀领略到永靖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捕捉到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后记 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 的永靖本地人,出生于农 村家庭,虽然长辈们均为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受条件所限,大字不识几 个,但都非常钟爱传统的 说唱艺术。我高祖父就对 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财宝神”情有独钟,到曾 祖父一代时,因唱《三国 演义》故事突出,赢得了 “三国巷道”的赞誉。后来 “代有人才”,出了不少“ 财宝神”唱家。我从小就 成长于这样的环境,长期 受传统农耕文化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财宝神”熏陶, 而今又从事着地方史志工 作,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 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也对收集整理本土文化有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鉴于 此,《永靖告比文化》就 应运而生了。 告比即告禀,是一门 本土说唱艺术,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本地 乡民逢红白喜事或重大庆 典活动,均会有一整套时 代传承的礼仪和告比词, 将气氛烘托到一定高潮, 既反映当地民间传统文化 ,又不失礼仪之邦风度。 本书所收录的告比礼 仪及告比词,曾零星散见 于邑人的记述中,吴国琚 老先生也有所整理。为了 让告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 产完整地保留下来,永靖 县志办一班人在前人整理 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系统 梳理,通过记述人们在生 老病死过程中经历的婚嫁 、祝寿、丧葬、恭贺新居 等几个不同侧面的风俗礼 仪及告比词,系统反映了 永靖一带独特的风土人情 。从这些质朴而充满泥土 气息的告比词中可依稀领 略到永靖人民丰富的内心 世界和精神生活,捕捉到 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大部分告比词以方言俗 语的形式表述,话语虽粗 浅,蕴含的道理深刻,从 中可体悟出浓浓的家国情 怀、忠孝思想,对后人有 一定的启迪和教益。 告比文化涵盖的内容 广泛,鉴于精力所限,本 书所列只是万千其一,还 有更多内容,像说唱艺术 涵盖的花儿、贤孝、评书 、金石碑刻、酒曲、民谚 、三句半……需后来学人 继续挖掘和整理。值得一 提的是,本书所列告比词 为尊重当地语言表述习惯 ,基本内容保持其原貌, 因此,其中难免会出现一 错漏与不足,需读者甄别 之。 本书编辑出版,得到 了永靖县委、县政府高度 关注和支持,吴国琚、刘 世玉、刘文锦、孔德双、 齐正奎、翟文伟、张林堂 、刘明霞等传承人及文化 同仁也给予了大力协助, 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江 红婚庆、梦缘婚礼两家公 司为本书提供了精美照片 资料。郭友实先生为本书 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值 本书出版面世之际,一并 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不 足之处,诚望广大读者及 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6月5日 精彩页 第一章 生活礼仪告比 关于礼仪,有学者定义为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有人认为它是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也有人认为它是广泛存在于人类个体人生各个阶段的各种各样的礼仪规则,是随着个人人生不可逆时间的各个阶段顺序举行的连续性礼仪。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生命是起点、终点分明,直线演进的。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又称生命礼仪,国际上称作“通过礼仪”。传统的人生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笄礼、婚嫁礼、丧葬礼、祭礼等。传统礼仪不仅存在于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于家庭、家族中,而且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 可以说,人生礼仪仿佛一根长长的丝线,把人的肉体生命、观念(文化)生命的各个阶段串联起来,使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传统的人生礼仪积存着厚重的历史蕴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笔墨所限,本书仅选取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汉族群众的部分人生礼仪予以介绍。 一、诞生 天留日月佛留经,人留子孙草留根。婴儿出生,毋庸置疑是人生一大喜。古人谓生子日“弄璋”之喜,生女日“弄瓦”之喜。所以婴儿诞生是家庭、家族和亲族中的喜事,主人要向有关亲戚报喜讯,特别是婴儿的外祖父母,因而报喜成了婴儿初生时的一项礼仪活动。 女儿出嫁后,生活得怎么样,婆媳、夫妇关系融洽与否,最受父母牵挂。而怀孕生子是人生大事,孩子出生,须由女婿及时地向岳父母报喜。按当地风俗,平常报喜时,所带礼品一般为一包挂面或一包点心,这个喜讯须向岳父母当面报知,并陈述母子是否平安等。向其他亲友以口头捎话方式通知,不一一前去报喜。 穿毛衫 婴儿降生第三天,由接生婆、婆婆帮助产妇为婴儿穿上毛衫,毛衫并不是毛织品,而是用四尺白布(过去本地只有普通手工织成的口面仅有一尺的土布)缝制的一件上衣。只用四尺布,寓意“四季平安”“四季发财”。做毛衫也颇有讲究,缝制用料必须是从整匹布上扯下来的四尺白棉布,而且在缝制时不能用剪刀裁剪,而是用折叠手法缝制。关于四尺布的毛衫,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在老婆生下孩子后,因家中一贫如洗,没有做毛衫的布,只得去偷。趁着夜深人静,铁拐李钻到一家布料成堆的大字号商户,当时就被该字号的掌柜发觉并暗中监视。铁拐李翻开一大卷布,又卷起来,又翻另一卷,翻开又卷起来,反反复复地折腾了半夜,掌柜感到非常纳闷:这贼不偷东西,而是翻来覆去地翻布卷子,到底想要干什么?按捺不住好奇心,他便闪到明处问道:“哎!你这人翻来翻去的,到底要找什么?”惊吓之余,铁拐李向掌柜道出实情:“掌柜的你听,我老婆刚生下孩子,要给孩子做四尺布的毛衫,我只想偷四尺布就走,可是在大布卷中找不到四尺的一截,整匹布我又舍不得撕开,所以一直在翻找。”店掌柜听后,觉得这个贼还挺有良心,顿生恻隐之心,随手就从一整匹布上扯下了四尺布,给了铁拐李,让他去给孩子做毛衫。也许这就是从整匹布上扯四尺布做毛衫的来历。 洗三朝 洗三朝的习俗唐代已经出现,宋代已很盛行。苏东坡有诗云:“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洗三朝就是新生儿出生第三天,就要为新生儿举行洗礼,清洁婴儿身体。在永靖,此日婴儿的外家要烙上四枚大饼,其中两枚为实心饼,两枚空心(环形),携带二至四尺花布,并带点小米、红枣、红糖等滋补品,一般由婴儿外婆和舅母前往参加。 届时,请接生婆到家,在婴儿床前放一盆凉水,将鸡蛋、花生、苹果、红枣、桂园等盛于盆内。洗浴前选几粒花生等果品放人洗浴盆内,再加两勺冷水和数枚铜钱,谓之“添盆”。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一般由接生婆在家土法接生,为婴儿洗浴也是接生婆或外婆的事,他们将脐带盘于婴儿肚上,敷以烧过的明矾,即落脐灸囟。洗完后,外婆和祖母要为接生婆“抬钱”。此后六天或十天,外婆家派人携猪肘子、红枣、素盘、大炕子(大烙饼)前去看望产妇和婴儿。在古代,落脐灸囟、开奶与开荤同时举行。这天产妇开始给新生儿喂奶。为使婴儿将来能吃苦,喂奶前在奶头上先洒几点黄连水,使婴儿先尝到苦味,后吃到甜奶,以期婴儿从小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 在河州北乡,虽没有复杂的“洗三朝”程序,但外婆接到喜报之后,蒸上十个大素盘或烙上两枚卷油的大酥炕子,携二至四尺布料前往探视是必需的,俗称“看小月”。这次探视,母亲向女儿详细询问生育的过程,并嘱咐保养的细节,传授抚育婴儿的经验,并嘱托亲家母好好服侍产妇等。产妇也要注意许多禁忌,因产妇身体虚弱,一般要等孩子满月后才能出家门,而且坐月子期间,不能接触凉水,不能洗头、吹风,不能拿重物,等等,以免落下病症。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