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历史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并尝试构建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历史课堂观察的方式,以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把脉和诊断。显而易见,本书最大的特色,是结合历史学科特色的视角开展课堂观察。 本书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典型历史教学案例,根据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析和诊断,力图给广大历史教师借鉴和反思。 本书还围绕课堂观察重点强调了如下论题: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开展大量阅读、主题研讨、开发观察表、课例打磨、教师团队合作研究等,可以有效促进历史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全面掌握进行长期性的主题式课堂观察方法与策略,实现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录 导论 回到教育原点看课堂 第一章 聚焦课堂观察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历史课堂的追问 第二节 一沙一世界:课堂观察的解读 第三节 范式的变换:从听课到课堂观察 第二章 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走进课堂观察 第一节 日常与规范:课堂观察的程序 第二节 主题与聚焦:课堂观察的视角 第三节 细节与深描:课堂观察的现象 第四节 诊断与思考:课堂观察的分析 第四章 课堂观察与历史教学实践 案例1 走向合作的团队观察 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为例 案例2 关注“过程与方法”的课堂观察 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课为例 案例3 课堂观察视野下的提高“学习参与度”策略研究 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 案例4 “虚”与“实”:对小组合作的课堂观察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为例 案例5 课堂观察视野下的史料教学探究 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 第五章 课堂观察与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升底蕴 第二节 在主题的研讨中深化认识 第三节 在量表的开发中强化研究 第四节 在挖掘与打磨中形成风格 第五节 在合作与行动中共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