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女主临朝(武则天的权力之路624-705)(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胡戟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女皇帝,一千多年来,关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赞扬和贬斥分化严重,有人甚至将之指斥为女祸,也有人赞扬其在打破士族门阀上的进步意义。本书的目的,就是从史料出发,逐一考察关于武则天生平中的各个谜团,以期澄清被历史恣意夸大和渲染过的史实,洗去泼在她身上的污水,在理解她的基础上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本书在写作上兼具史料的严谨与叙述的流畅,见识独到,在内容形式上图文并茂,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的作品。 作者简介 胡戟,1941年出生,上海市人。1959年至196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和研究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现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主任。著有《武则天本传》《隋炀帝新传》《敦煌史话》《中华文化通志·礼仪志》《中国政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珍稀墓志百品》,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史学名篇》《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唐代政治文明》《汪篯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等书。 目录 一 寒门新贵:武则天的家世背景及影响 二 广元流韵:第二故乡的不尽怀念 三 太宗才人:被冷落的寂寞青春 四 女尼生涯:青灯为伴的煎熬岁月 五 高宗专宠:后妃们的宫廷斗法 六 皇后废立:以女儿为代价的“惨胜” 七 贬逐国舅:奏响门阀制度的挽歌 八 诛杀上官:武则天的废黜危机 九 天后参政:权侔人主的女政治家初露锋芒 十 太子之薨:武则天生命中的一桩谜案 十一 逊位之议:“女主临朝”的端倪始现 十二 章怀被废:皇帝“婚外恋”的难题 十三 废黜中宗:被把玩于股掌之中的皇帝 十四 女主临朝:失意官僚掀起“扬州叛乱” 十五 裴炎之死:武则天的驭臣之术 十六 圣母神皇:女皇登基前的谨慎探试 十七 宗室起兵:李唐诸王的垂死一搏 十八 酷吏政治:临朝时期的政治清洗 十九 大周女皇:中国政治的乾坤倒转 二十 狡兔死,走狗烹:酷吏政治的终结 二十一 储君之争:暮年女皇的关键抉择 二十二 武周政绩:一代女皇的宏图与伟业 二十三 卢舍那的魅影:武则天佞佛的得与失 二十四 宠信二张:暮年女皇的情感是非 二十五 五王政变:生命中的最后一“败” 二十六 上阳正寝:一朝退位,油尽灯枯 二十七 身后褒贬:盖棺不能论定,功罪任人评说 附录 正说武则天 附记 序言 写在前面 说不清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富有历史 魅力的名字。一千三百余年 来,人们对她是非曲直的争 论喋喋不休,褒美和贬詈的 用语,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 地步。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研 究中,似乎还没有另一个人 物能使历史学家们有如此相 悖的评价。矗立在乾陵唐高 宗述圣记碑旁的那块武则天 的无字碑,好像就是有意要 挑逗起这场争论而一字不镌 。这真好极了!给历史留下 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显 然比杜撰一个结论去让人记 诵,会更有价值。 经验表明,对任何一个 经历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 要在“盖棺”时作“论定”是办 不到的,更何况是这么一位 中国正统王朝史上独一无二 的女皇帝。 历史不只是胜利者的宣 传,在我国以史为鉴的传统 文化氛围下,一切不合后来 统治者需要的历史都被改写 过。既然不知自渺茫幽冥的 远古时代哪一天起,华夏的 大地和天穹上已结结实实镌 刻下了“男尊女卑”四个大字 ,青史就再容不得一个有成 就的女皇帝堂皇公平地留驻 。虽然她曾空前绝后地在孔 孟之道已经流传千年的文明 古国里脱颖而出,但历史的 迷雾和那段本来就充满了传 奇和神秘色彩的历史,使我 们今天已难明其真面目。要 澄清被恣意夸大和渲染过的 史实,洗去泼在她身上的污 水,恐怕要比清除敦煌壁画 上的千年烟尘污渍更难。同 时,作为一个在后宫争宠的 昭仪和占据皇位可以滥施淫 威的女帝,武则天的性格也 有独裁君主残忍荒暴的一面 。要鉴别诠释这类充斥于史 书小说的材料,给她以切实 的揭露批判,全面评价其政 治,亦绝非易事。 史学家们正确地认定了 自己的首要任务:逐个找出 被篡改的史实,一一加以纠 正,将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过 来。不言而喻,哪怕只是澄 清一个很具体很细小的问题 ,也要花费极大的工夫。 正如一位法国历史学家 所说,“无疑,历史知识的 这种真实性或许是一种理想 ”,但“至少,历史总该是为 接近于真实而作出的最严肃 、最有步骤的努力的结果” 。 笔者并不敢抱把武则天 生平许多事情说对和说清楚 的奢想。武则天的历史魅力 就在她已是一个不容易,甚 至是不可能完全看透的历史 人物。人们常常习惯在持褒 、持贬或有褒有贬的史家间 徘徊选择自己的立场观点, 其实不妨先花力气做一点摹 写、复原历史本来面目的有 趣尝试,在更多地了解她、 理解她的基础上去思索和争 辩,考验知识,收获智慧, 增长撩拨历史迷雾的能力。 四十多年来,武则天这 个使人魂牵梦萦的题目耗去 了我不少的心力,而我乐此 不疲的原因,是至今还有许 多疑点需要用自己鄙陋的理 解去弥补有关史料的不足和 歪曲,尽管连“武则天皇帝 原来的名字是什么”这么简 单的问题,现在也无人能说 上来,我还是想在本书中对 与这个历史人物有关的一些 疑问和争论做出自己的回答 。令人鼓舞的前景是,她还 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据信是 没有被盗掘过的陵墓——乾 陵存世,就像一张没有亮出 的底牌,当这座文物宝库终 有一天被打开的时候,一切 关于她的无知妄说将受到无 情的奚落,而研究家们的真 知灼见被新史料证实时将大 放异彩。相信自陈寅恪以下 ,从汪篯、林语堂、郭沫若 到熊德基、雷家骥,从菲茨 杰拉德、崔瑞德到原百代、 气贺泽保规,二十余部武则 天传记和约四百篇专论的作 者,每一位潜心研究过武则 天的学者,无不热切盼望自 己能嗅到“思想——人间最 美丽的花”绽放出的令人心 醉的芳香。 导语 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聚讼纷纭,她到底是残忍好杀、篡弑大唐的“女祸”,还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一代英主? 从后宫才人到唯一女皇,她的权力之路艰辛曲折、残酷血腥,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背景、主观条件和历史机遇造就了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踏上权力宝座,武则天施展了哪些权谋与驭臣之术?武周时代又为后世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 隋唐史知名学者代表作,史料严谨,细致解读、考辩,不夸饰,不隐恶,以史学家的良心,直面历代关于武则天研究的重大争议问题,还原被夸大、歪曲的历史,拨开武周时代层层历史疑云,深动讲述一代女皇孤绝非凡的传奇人生。 叙事通俗流畅,画面感强,要点突出,以武则天的权力之路为线索,立体呈现武周时代的历史面貌和真相。 从女性视角书写历史,为具有“野心”的政治女性正名,凸显中国历史舞台上女性的巨大政治能量。 全书插图70余幅,多幅精修彩插,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武则天时代的历史风貌。 后记 附记 对武则天的研究,是在 北京大学求学时开始的,是 有幸在汪镶教授鼓励和指导 下做的。 北大历史系本科是五年 制,自1959年入学中国古 代史专业,1962年大四时 ,我分在隋唐史专门,就在 汪先生家听隋唐史课,并在 汪先生和陈仲夫先生指导下 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给我的学年论文题目, 是注释《旧唐书·姚祟宋環 传》,一年下来,虽然把《 姚祟传》的每一个词都注出 来了,可是对姚崇的历史贡 献并没有认识。听了汪先生 的课,从姚祟解决武则天晚 年政坛上遗留的导致政变迭 出的问题,稳定政局,开创 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历史上最 为人称道的时代,才认识了 这位开元名相的作用,悟到 要开阔视野,从历史长河面 临的问题里,研究历史人物 作用的研究方法。 五年级写毕业论文,我 自己选的题目是《武则天》 。后来才知道,那时他在中 央党校讲了唐太宗、武则天 ,唐太宗讲得很全面,而武 则天主要讲废王立武事件, 后面的内容比较简略,大概 是想知道我会怎样写武则天 ,当时他便点头同意了。 当时学校晚上十点统一 熄灯,论文稿在继蜡烛之后 又耗用了四斤煤油的煤油灯 下完成。内容正好是接着废 王立武之后的事写到去世, 很默契地把汪先生研究清楚 的阶段放过去了。自己的得 意之笔,就是把五王政变的 远因,归于当年的酷吏政治 ,借以讲述一个一切政治行 为都会有回馈报应的事理。 写好后拿给汪先生看,先生 在四万字的论文稿上只改了 四个字,“不用考证”改为“ 不用详加考核”,写了很称 赞的评语(见附汪先生所写 评语印件),并在历史系传 说。 1965年春节,毛泽东和 毛远新有个春节谈话,说到 北大历史系64级有个学生, 大意是平时考试成绩不在意 ,毕业论文最好,这个学生 会念书。我和李纳、毛远新 都相熟,在北大历史系和李 纳是同班同组的,中学时又 和毛远新一起在乐队。其实 谁也不明白,我当时那样写 武则天的错误,心里想的是 斯大林。我把他身后被一纸 秘密报告打倒的事,和他当 年大搞肃反联系起来:“当 年的武则天起来反对现在的 武则天了。那把当年很好用 的刑刀为现在的武则天君臣 关系中刻下一条深深的裂痕 。”这里说刀,是呼应那时 老人家说的“两把刀”,他不 高兴丢了斯大林那把刀。如 果当时真能看到我写的武则 天,看明白那层意思,对要 不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个 考虑,就好了。 接着我在1964年上汪先 生的研究生,入学第一次谈 话,汪先生要我读陈寅恪先 生的书,写读书报告。至于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说用这 篇就可以了,嘱把文字好好 改一改。 有意思的是,1980年初 ,我刚归队数月,在西北大 学评讲师开会时,刘伯鉴跑 出来问我,有没有写好的文 章,拿到会上去看看,说没 发表的也行。我找出写姚崇 的那篇学年论文给他,就是 后来发的《开元名相一姚崇 附:《“十事要说”考》一文 。不一会儿他就告诉我,通 过了。1994年我在陕西师 范大学越过副教授,直接评 了教授职称,申报材料中最 主要的就是《武则天本传》 。书的基础,自然是本科的 毕业论文。所以有时候上课 ,我会自我调侃,武则天当 才人,十几年没升一级,可 见她当时在唐太宗后宫,并 不得宠;我当讲师也是十几 年没进步,和她一样,混得 不好。不过也告诉学生,以 我两次评职称的经验,不要 把大学本科论文不当一回事 ,要认真写,可以写好,到 时候就有好运了。 附记再往下写,笔下变 得沉重,想着只活了五十岁 的汪铵先生。他教我时,我 才是个刚二十出头的“四零” 后,现在我已过古稀之年, 而老师离开我们将近半个多 世纪了,等他到百年冥寿之 时,我能拿什么告慰他?不 知道。我依稀感觉,如果他 在,唐史研究现在的局面有 望改观,至少能带出一批比 我有出息的学生。可是他早 就不在了。1998年的第六 次全国史学大会上,我说到 老师和老师的老师陈寅恪先 生的可悲境遇,在大会发言 中,当场质疑主报告对半个 世纪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成果 的赞誉。文章都不能写,活 都活不下来,真话不能讲, 不敢讲,还能有什么“伟大 丰硕的成果”! “唐史界一朵最有希望的 花,凋谢在北大的燕园。” 汪先生是“文革”中第一个自 杀的北京大学教授一“文革” 中,光北大历史系,自杀的 还有翦伯赞(夫妇)、向达 、李原、吴维能和两次自杀 大难不死的俞伟超一一当时 告诉我们,汪先生是服安眠 药死的,不久前知道,是服 DDVP(敌敌畏),痛死的 惨状不忍言传。中国文人的 劫难,自焚坑以来,竟如此 延续了两千多年,到“文革” 是个头吗?好像不是。所以 我不能没有这样的想法:“ 但愿所有跟我学隋唐史的学 生,我的已经在北大历史系 读完隋唐史博士的女儿,和 已经出生的希望未来也接班 做隋唐史的可爱外孙女,将 来再不用带着愤怒流着眼泪 写这样沉重的文字;但愿她 们再不会有我没能活下去的 老师汪镶先生,以及没能工 作下去的老师的老师陈寅恪 先生这些祖师们的噩梦。谁 和我一起来祈祷 精彩页 一 寒门新贵:武则天的家世背景及影响 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即624年2月17日,武则天诞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① 父亲武士彠(577-635),官拜正三品工部尚书,封应国公。生母杨氏(579-670),出身名门,其父杨达是隋朝宗室宰相。这是大唐京城里的一个达官贵人家庭。 传说武则天在襁褓中时,精通相术的袁天纲路过利州时曾到武士彠府第替一家人看相。这时长得“日角龙颜”“神色爽彻”的武则天穿着男孩子衣服,正被乳母抱在怀里。袁天纲走近端详一番,又让她下地试行几步,大惊道:“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又说:“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② 不论载入正史的这段看相故事是否无稽之谈,后来这个襁褓中的女主人公,确实成了天下之主,当了中国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家庭出身对她后来的发迹和一生的政治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武士彠先世的事迹,唐以前史书俱不载,武则天以后的材料,包括长安元年(701)武则天敕立的《攀龙台碑》③ 在内,多虚美之辞,唯《太原事迹》透露一点武士彠起家的真实情况,说他: 太原文水县人,微时与邑人许文宝以鬻材为事,常聚材木数万茎,一旦化为丛林森茂,因致大富……及高祖起义兵,以铠胄从入关,故乡人云:士彠以鬻材之故,果逢构夏之秋。④ 另外,敦煌卷子S.6502及S.2658《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谓武氏先世之姓氏为北方羽姓,柳存仁认为“此即史传所谓北朝胡姓也”,武则天之先世“亦即北朝时有汉族以外血统之家庭”⑤。联系旧题柳宗元撰的《龙城录》关于武则天高祖武居常容貌的描写:“人呼为‘猴颊郎’,以居常颐下有须,若猿颔也。”武则天的族属也成为扑朔迷离的谜。 大致武士彠先世不显。他长兄武士稜“勤于稼穑”,在家务农,后来官拜司农少卿,“常居苑中,委以农囿之事”⑥,是用其所长,和武士彠经营过木材,便做了工部尚书一样。早年武士彠走过请镇守太原的汉王杨谅引荐的门路。汉王反叛失败,武士彠受连累亡匿,改做木材生意,武家这才致富,是他抓住了隋炀帝大业年间到处大兴土木的发财机会。既“家富于财,颇好交结”⑦,后来弄了个晋阳宫留守司铠参军的职务,因此有缘结识后来成为李唐开国皇帝的李渊。 大业十一年(615),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翌年为太原留守,武士彠随之参与征讨历山飞等反隋武装,“行军于汾、晋,休止其家,因蒙顾接”⑧,引为司铠参军。武士彠“尝夜行,闻有称‘唐公为天子’者,登遣寻索,了无其人。又梦从高祖乘马登天,俱以手扪日月,于是具以状白,并献所撰兵书”⑨,此兵书即《古今兵要》三十卷。晋阳起兵后授中郎将兼司铠参军。霍邑之役,得封爵寿阳县公。从平京城,迁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赐宅一区,钱三百万,彩五千段。武德元年(618)八月六日诏表彰十六名“太原元谋勋效者”,武士彠位居第十二,俨然厕身于太原元从功臣之列。⑩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