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空间及规划设计类基础知识”为核心,吸收消化25类不同学科的知识,描绘出一幅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图谱。它尝试将众多涉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跨学科知识、方法和工具转译为景观规划设计自己的“实质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知识,凝结着岳邦瑞教授和“月饼宝盒”团队的心血、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作者简介 岳邦瑞,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西北脆弱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团队负责人。199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2003年以来,一直关注西北脆弱生态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西部乡土景观生态智慧、大秦岭生态保护等研究领域,同时专注于探索生态学原理空间化应用途径等生态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迄今子项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大课题10项,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绿洲建筑论——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大秦岭绿道网络规划与建设》、《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等著作。主讲《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景观生态学基础》、《乡土景观研究》等课程。倡导“彰天赋、追天命”的教育理念,践行“生态打底、人文造境”的设计思想。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跨学科知识 01讲 历史梳理:多学科知识介入LA的历程 02讲 知识体系:LA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方式 第二部分 学科内核:空间及规划设计类知识 03讲 景观空间:风景园林的研究对象 04讲 景观设计:结合自然的和谐空间创造 05讲 景观规划:基于资源本底的空间格局优化 06讲 景观工程:改造世界的手段 第三部分 纵向外入学科Ⅰ:地球及环境类知识 07讲 气候学:生命之“肺” 08讲 地质学:格局的摇篮 09讲 地貌学:高山变坦途的动因 10讲 水文学:维持活力的血液 11讲 土壤学:自然的界面 12讲 地理学:人类生存的地表载体 13讲 环境科学与工程:承载人类命运的方舟 第四部分 纵向外入学科Ⅱ:生物及农林类知识 14讲 植物学:生命的自身净化 15讲 动物学:地球生命圈的维护者 16讲 生态学: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17讲 景观生态学:“流”的传输与交换 18讲 林学与园艺学:植物造景的理性基础 第五部分 纵向外入学科川:社会及人文类知识 19讲 社会学:正义的天平 20讲 政治学:空间中的权力 21讲 经济学:调配资源的隐形之手 22讲 人类学:文化的理解与解释 23讲 历史学:绵延千年的长卷 24讲 伦理学:规范行为的标尺 25讲 美学:流淌的审美之川 26讲 环境心理与行为学:解译情境活动的密码 27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延续健康的未来 第六部分 横向外入学科:思维、管理与技术类知识 28讲 思维科学:揭示景观设计的思维途径 29讲 管理学:万物的掌舵者 30讲 制图学:地球信息加工厂 31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启景观新纪元 第七部分 案例分析:多学科知识整合应用 32讲 设计案例:绿建中心场地景观改造 33讲 规划案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