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两门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既与课程体系的纵向整合、建立“学科基础课程群”的理念相适应,又可较好地适应高校缩减学分、学时的需求。 本书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从计算机整体结构框架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细化,逐步深入到计算机的内核,论述了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实现方式及整机的工作原理,提升计算机性能的技术,性能模型及评价方法。全书讲解了系统互连结构、存储系统、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信息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器、指令系统、CPU的结构与功能、控制器的功能与设计、指令流水线、并行计算机系统、多处理机系统、计算机性能量化评价方法等内容。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1.1 计算机简史 1.1.2 摩尔定律 1.1.3 计算机系统 1.1.4 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与实现 1.3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1.3.1 分类依据与方法 1.3.2 微型计算机 1.3.3 超级计算机 1.4 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1.4.1 冯·诺依曼结构 1.4.2 哈佛结构 1.4.3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 1.5 计算机系统的组织 1.5.1 虚拟机的概念 1.5.2 虚拟机的层次结构 1.5.3 硬件和软件的逻辑等价性 小结 习题 第2章 系统互连结构 2.1 计算机系统互连结构 2.1.1 互连结构的作用 2.1.2 静态互连网络 2.1.3 静态互连网络性能分析 2.2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2.2.1 总线特性 2.2.2 总线性能指标 2.2.3 总线内部结构 2.2.4 总线连接方式 2.2.5 总线标准 2.3 总线设计要素 2.3.1 总线仲裁 2.3.2 总线定时 2.3.3 总线数据传输模式 2.3.4 总线宽度 2.3.5 总线复用 2.4 PCI总线 2.4.1 PCI多总线分级结构 2.4.2 PCI总线内部结构 2.4.3 PCI总线周期类型 2.4.4 PCI总线周期操作 2.4.5 PCI的总线仲裁 2.5 固定连接和可重构连接 2.5.1 固定连接 2.5.2 可重构连接 2.6 交换式互连结构 2.6.1 PCI Express 2.6.2 InfiniBand 小结 习题 第3章 存储系统 3.1 存储器的特性与分类 3.1.1 存储器的特性 3.1.2 存储器的分类 …… 第4章 外围设备 第5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6章 信息表示 第7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第8章 指令系统 第9章 CPU的结构与功能 第10章 控制器的功能与设计 第11章 指令流水线 第12章 并行计算系统 第13章 多处理机系统 第14章 计算机性能量化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