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寒烟衰草,古木遥岑,丰碑特立,四无行迹,观此使人有古今之感。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传统中国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视觉文化;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当中华民族走出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那些昏暗而危险的废墟应该何去何从? 本书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废墟的故事”。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拓片:废墟的替身 迹:景中痕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如画废墟”的流布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尾声 国家遗产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这本书的一个宏观目 标是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 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为 此目的,我的研究在观念 和历史这两个相辅相成的 层面上展开。在观念的层 面上,对中国美术和视觉 文化中“废墟”的研究不仅 希望辨识出废墟的一个地 域性另类历史,更关键的 是要承认不同文化和艺术 传统中关于废墟的异质性 观念和特殊再现模式的存 在。英语中的ruin,法语 中的ruine,德语中的 ruine,丹麦语中的ruinere 都源于一种“下 落”(falling)的观念,并 因此总与“落石”(falling stone)的意念有关;其 所隐含的废墟主要指石质 结构的建筑遗存。无数作 家、艺术家和学者基于这 种观念,乐此不疲地一遍 遍讲述着西方废墟的故事 。这类故事进而影响了人 们对非西方文化中的废墟 的考察、图绘和解读。艺 术史学者保罗·祖克(Paul Zucker)在一篇重要的论 文中写道:“我们这个时 代有关废墟的流行观念都 是18、19世纪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霍勒斯·沃 波尔(Horace Walpole) 等人的浪漫主义的产物。 ” 不仅欧美如此,由于殖 民化和全球化造成的西方 文明的流布,祖克的结论 也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其 他地方。柬埔寨的吴哥窟 、苏丹的博尔戈尔山神庙 、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城, 还有中国的万里长城—— 这些建筑遗存现在不仅是 世界的奇景,也是它们所 在国家的骄傲,同希腊万 神殿、罗马斗兽场、英国 的丁登修道院一起出现在 各种画册和旅游指南中。 这些石质或砖制的建筑结 构已经成为各国文明起源 的象征,激发出被认为是 普世性的美感和敬畏。不 知不觉,西方的废墟观念 已经融入全球的废墟话语 和想象中。 因此,当我们把非西 方视觉传统中的废墟作为 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 的时候,首先需要考察的 必定是本土的原生废墟观 念和再现模式。比如说, 在一个以木结构为基本建 筑形态的文明里,当这类 古代建筑需要不断地翻新 和重建,并常常由于火灾 、地震或疏于护理而几近 消弭时,它会造就什么样 的废墟观念呢?再如,当 一个绘画传统极少表现废 弃的人造建筑,而是以山 丘和树木的无穷变奏作为 主要描绘对象的时候,这 种绘画传统又如何传达时 间的流逝?但是本项研究 的目的又不仅仅是对中国 本土的废墟观念和时间图 像进行发掘,也包含了以 这一考察为基础,进而为 审视中西文化在历史上的 互动提供一个起点。众所 周知,这种互动主宰了19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 和艺术的发展。与之相随 ,“中国废墟”(Chinese ruins)的图像出现了;摄 影为记录废墟和战祸提供 了前所未有的有效媒介; 一个特殊的战争废墟—— 圆明园——得到了重视和 保护,成为中华民族的纪 念碑;近期的城市建设进 程更激发了大量与废墟相 关的当代艺术作品。如果 说“废墟”这一概念将这些 事件连缀成一个历史叙述 ,那么相异的废墟图像和 定义则提供了具体的历史 例证,把这一叙述分割为 不同的章节和时段。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因 此包括了中国从古至今的 废墟观念和图像。如此宏 观的考察自然拒绝任何有 关“中国废墟”的总体观念 。事实上,我在本书中希 望呈现的,既不是某种不 变的思维模式,也不是一 个关于视觉再现的目的论 式的线性发展。这项研究 实际是以寻找各种与“废 墟化”(ruination)和“碎 裂”(fragmentation)有 关的图像开始的,进而发 掘这些图像各自不同的历 史、文化、艺术和技术条 件。正是通过这个研究过 程,独立的个案和它们各 自特殊的背景不断地对“ 废墟”进行重新定义,并 使我对描述和解读所涉及 的方法论上的复杂性保持 警觉。 本书第一章,“废墟的 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 ‘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讨论传统中国文化中的 废墟概念、再现模式及相 关问题。这些问题涉及“ 迹”的观念及其视觉表现 ,绘画与木质建筑传统的 关系,图像在指涉时间流 逝上的喻意性作用,以及 对损坏和颓败的本土方式 的记录。 第二章,“废墟的诞生 :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 觉文化”,讨论19世纪和 20世纪初新出现的废墟再 现模式。在这个时期里, 废墟的表现不仅在借喻的 层面上展开,而且出现了 大量对建筑废墟的写实描 绘。这些图像最初由西方 画家和摄影师创作,随后 被他们的中国同行踊跃接 受。虽然不少中国作品沿 循了来自欧洲的“如画废 墟”(picturesque ruins) 的模式,但这类忧郁伤感 的图像不管是在数量上还 是在影响上都无法与差不 多同时出现的“战争废墟” 相提并论——这些严峻而 悲惨的战争图像或为殖民 侵略歌功颂德,或意在激 发求独立、求解放的民族 情感。与如此这般的历史 变化相应,我对这些现代 废墟图像的讨论也采用了 新的分析框架,把它们同 当时的跨国图像技术和艺 术家的交流联系起来,并 结合技术现代性 (technological modernity )、殖民视觉性(colonial visuality)以及把中国重 塑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深刻 的社会政治运动等问题放 在一起考察。 这一解读策略在第三 章,也是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