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东汉神医华佗的《青囊书》是否真的存在?安徽举办首届徽骆驼大赛,优胜奖品竟是《青囊书》!夺宝猎人倾巢而出,志在必得!寻宝少年抖擞精神,不遑多让!九尾狐分身有术,牌坊人奋力出击,地藏王大显神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的九尾狐 第二章 古道大竞走 第三章 意想不到的考题 第四章 茶道大比拼 第五章 牌坊战队 第六章 寻找药王 第七章 法术对魔术 第八章 光明顶之战 第九章 戏中戏 第十章 神秘人现身 序言 相看两不厌,唯我大 安徽 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易 向军 白墙、青砖、黛瓦, 皖南村落积淀了千年的文 化古韵,如点点星辰,闪 耀在山川大地之间;松、 石、云、泉,黄山集天下 名山之所长于一身,步步 胜景,百看不厌。这两处 世界遗产,是安徽的地标 ,也是安徽的文化象征。 由此二者衍生而来的徽学 ,俨然与藏学、敦煌学并 肩,代表着自成体系的地 方文化,涵盖了各个方面 :新安理学、徽派建筑、 徽州三雕、徽派篆刻、徽 派版画、徽戏徽菜、徽墨 歙砚…… 文化体现在哪里?笔 墨纸砚,文房四宝。 第一是宣笔。当年蒙 恬行军至中山地区(今宣 城境内),发现中山兔肥 毛长,就以竹管为笔杆, 兔毛为笔头,制成毛笔, 世称“蒙恬笔”,此为宣笔 的鼻祖。此后,唐宋时期 宣笔流行,位列我国四大 名笔之一。遥想当年,多 少诗人文士手执宣笔,吟 诗作赋,真盛事也。 第二是徽墨。古人云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 之有良马也。”落纸如漆 、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的 徽墨珍品地球墨在1915 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 荣获金奖。胡开文、汪近 圣两位绩溪人办墨厂、开 墨店,制墨工艺超绝,赢 得“天下墨业在绩溪”的美 誉。 第三是宣纸。宣纸的 最大产地在泾县,宋代之 后名声大振。“轻似蝉翼 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明清以后的中国书画 几乎全用宣纸,其地位无 可替代。十几道工序下来 ,极其雅致的“红星牌”宣 纸成品出炉,化草木为神 奇。 第四是歙砚。歙砚为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尤以 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石材所 制为最优,所以又称“龙 尾砚”。造型浑朴、涩不 留笔、滑不拒墨的歙砚向 来是墨客的最爱,自唐代 就已驰名海内,如今也是 极受欢迎的本地特产。 当然,文化最终还是 要体现在人的身上,天下 最儒雅的商人莫过于徽商 。前有江春,后有雪岩, 奢华的生活抹不去他们文 化至上的风骨。“几百年 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 事只是读书。”徽商们建 宅院、造园林、筑祠堂、 立牌坊,并留传至今,物 质财富演变为精神标杆, 大量的地面文物形成了一 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代 代相传的并非封建礼仪的 重重约束,而是崇儒尚文 、光宗耀祖的游子之心。 《安徽寻宝记》细数 我安徽之宝,人文自然, 历史地理,堪称周到。画 笔之下,秀山丽水,观之 不尽。而以卡通形象讲述 游历安徽的故事,也属少 见,颇有新意。唯我所述 之文房用事,不知何故, 涉猎甚少,权作沧海遗珠 。 2014年5月写于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