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准绳,忠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安徽实践。 编写人员秉持为民族复兴书写安徽“信史”、为新时代安徽留下“小康印记”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全景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绩、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全面展示江淮大地在小康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安徽人民持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科学总结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做法与经验,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历史借鉴,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不竭的奋进动力。 目录 一、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辉历程 (一)从一穷二白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1949—1978年) (二)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1978—2000年) (三)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000—2012年) (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2021年) 二、全面小康来自安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经济建设稳定健康发展 (二)文化建设谱写精彩篇章 (三)民生建设覆盖所有领域 (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安徽经验 三、全面小康惠及安徽全体人民 (一)解决贫困群众脱贫 (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全面小康凝聚安徽人民的艰苦奋斗 (一)小康路上的奋进者 (二)小康建设的创新案例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做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四)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 (五)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六)坚持团结协作、合力攻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为民族复兴修史 为伟 大时代立传 小康,是中华民族孜 孜以求的梦想和夙愿。千 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对 小康怀有割舍不断的情愫 ,祖祖辈辈为过上幸福美 好生活劳苦奋斗。“民亦 劳止,汔可小康”“久困于 穷,冀以小康”“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都寄托着中国人 民对小康社会的恒久期盼 。然而,这些朴素而美好 的愿望在历史上却从来没 有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拼 搏奋斗,为过上幸福生活 胼手胝足、砥砺前行。夺 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 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时代,经过百年 不懈奋斗,无数中国人摆 脱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 好日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万众一心战贫困 、促改革、抗疫情、谋发 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 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 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 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 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 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 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 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中国 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光荣!这是百姓的福祉、 国家的进步、民族的骄傲 ! 全面小康,让梦想的 阳光照进现实、照亮生活 。从推翻“三座大山”到“ 人民当家作主”,从“小康 之家”到“小康社会”,从“ 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 建成”,中国人民牢牢把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人 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 领导、亲自指挥下,我国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 成就,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社会保障体系,居民人均 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大 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 改善,公平正义的阳光普 照大地。今天的中国人民 ,生活殷实、安居乐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显著增强,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自信更加坚定,对创造更 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 全面小康,让社会主 义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活 力。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 跃上新的大台阶,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 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 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 的679亿元跃升至2021年 的114万亿元,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几 十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 超过1.2万美元。把握新 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 们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 更加坚实、更加牢靠。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 就充分说明,在中华大地 上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 会主义实践造福了人民、 改变了中国、影响了时代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 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 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 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 到极大彰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全面小康,让中华民 族自信自强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中华民族有五千 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 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 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 牲之大,世所罕见。中国 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沉 沦中觉醒、从灾难中奋起 ,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 一个个伟大胜利,创造一 个个发展奇迹,用鲜血和 汗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 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证 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创造力 、坚韧力、爆发力,见证 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守 正创新精神气质的锻造与 激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 力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今天,我们比历 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 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 气极大增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有着前所未 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 创造精神。 全面小康,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写就了不可磨 灭的光辉篇章。中华民族 素有和合共生、兼济天下 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 立志于为人类谋进步、为 世界谋大同。中国的发展 ,使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整体摆脱贫困,提前十年 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目标, 谱写了彪炳世界发展史的 减贫奇迹,创造了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 形态。这份光荣的胜利, 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事实雄 |